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互助和团结合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特色。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早在1950年7月21日接见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南团时,就深刻地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是空的。”他还强调指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邓小平同志对民族问题的许多精辟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  相似文献   

2.
覃章厚 《湖湘论坛》2002,15(4):61-62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民族工作,他在强调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同时,还一再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思想内容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一)发展民族经济是搞好民族自治的基础。早在建国初期的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政治要以经济做基础,…  相似文献   

3.
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种自治权利,是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的法律保证。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洲的自治机关充分运用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各项权利,努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使全州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第一,用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加速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他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正确解决民族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的发展。它对于调整我国的民族关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成长,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着法律保护的作用,也必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想是邓小平民族理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现阶段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它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  相似文献   

7.
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曲靖地区把加强民族执法立法,搞好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作为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绩。继1979年恢复成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后,全区又相继恢复和建立了8个民族乡、问个民族村公所(办事处入现在,全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口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60%,民族地区帕治县、民族乡、民族村公所)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50%。曲靖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共有42万,仅占全区总人口775%,且居住较为分散,是个典型的散杂居民族地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十年来,全区制定审议通过了一批…  相似文献   

9.
一、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邓小平同志在各种场会上多次对民族工作、民族问题进行过阐述。邓小平同志对民族问题的论述,是我党民族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关于发展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关于立足民族平等,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关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把经济搞上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各个方面。1950年,邓小平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世界上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6年2月8日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江泽民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提供了法制保障,是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的一座里程碑。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进一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政治制度,促进我省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的大事。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南。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实事求是,一却从实际出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说:“找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确定一个原则,就是在汉族地区实行的各方面政策,包括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时期,云南省民族工作必须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两件大事,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要抓住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咬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小平同志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严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在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切政策,都要着眼于把这些地区的生产力发展起来,经济建设已成为现阶段民族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发展是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之关键。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核心、把发展民族经济同民族团结紧密结合、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把握四个环节推进依法治市余鼎革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近几年来,萍乡市为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积极探索,做了一些工...  相似文献   

16.
胡艳丽 《湖湘论坛》2001,14(3):52-5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这个世纪工程的实施,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具体演绎和最伟大的实践,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一、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发展问题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搞好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加强中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为全党确立了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政治路线。要贯彻好党的十四大精神,必须有正确的组织路线作保证,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实行干部交流”。这是搞好班子建设的需要,是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干部管理使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干部交流回避、异地任职,古来有之,某些朝代还比较严格。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从加强民族地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并实行干部交流…  相似文献   

18.
实施依法治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也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其意义深远,任务十分艰巨。当前,要把依法治市工作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必须注意“六要六忌”。一要高度重视,切忌敷衍塞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党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措施。法律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法制建设的发展由社会调整的客观需要所决定。任何社会为了有秩序地进行生产和生活,都必须把各种社会活动纳入一定的规范之内,否则必将陷入无政…  相似文献   

19.
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董必武认为只有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经济建设才能健康、均衡地发展,提出尊重民族自治权,用法律和自治机构保障民族经济发展,强调民族经济要遵循自力更生与团结互助结合和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出发展经济培养本民族人才是关键,改善人民的生活是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民族法制,是国家整个法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列宁指出:“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对于贵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来说,树立民族法制观念,搞好民族法制建设,保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维护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