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遇到了很大阻力,都受到了不合理的政治体制的束缚。这说明,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前进,仅仅有经济方面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与之配套,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就很难有新的大的突破,已经取得的经济方面的改革成果也很难加以巩固。因此说,政治体制改革,是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2.
3.
《党课》2012,(17):21-2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共产党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有机结合、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4.
包心鉴 《新视野》2013,(1):16-21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要求必须积极稳妥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体制改革,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关键性组成部分;同时,反腐倡廉又不是孤立的,必然涉及现行政治体制的许多方面,内在地要求并启动相关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当前围绕反腐倡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是从“高度集权”到“党内民主”;改革的关键生长点是从“权力委任”到“权力民授”.  相似文献   

5.
徐学江在《新华网》发表文章说:最近有三个重要事例表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继续保持稳步推进的势头:一是正在选举产生的党的十七大代表,按中共中央通知的要求,代表差额比例不低于15%,比5年前党的十六大提高了5个百分点;二是上海等地根据中共中央有关文件要求,政府工作部门将按一定比例配备党外干部,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三是去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期、交流和回避的三个文件。党代表差额比例的提高,说明党内民主的扩大。党外人士在政府部门任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对政…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根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提出来的,它集中地体现在“十三大”报告中。几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我们在社  相似文献   

7.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政治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启动和支持了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效率优势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并且成为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通过体制创新发挥效率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吉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郎毅怀的文章《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扬长避短》综述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认为应从抑制和消除腐败、削弱和克服特权等方面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有学者指出,在社会转型期,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目标合理性与过程合理性的统一。所谓目标合理性就是要通过改革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这样才能巩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规范政治权力的合理运行限  相似文献   

9.
《新视野》1989,(2)
1988年6月,苏共十九次代表会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0月底和11月初,苏联最高领导层进行了重大人事变动。11月中旬又将宪法修改草案和选举法修改草案提交全民讨论,以便为1989年4月正式改革苏维埃体制作准备。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标志着苏联政改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为深入研究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探讨其发展前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国际组邀请在京的部分苏联问题专家,就苏联1988年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过去三十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中国已基本摸索出了一条以政治体制改革为特征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以具体政治运作体制为对象的政治体制改革,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目标,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和明确了改革所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在目的和原则的导引下,中国探索性地进行着分阶段有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一条兼收并蓄、渐进可控和稳步变迁的政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消除在改革问题上的种种疑虑和糊涂观念,使改革顺利进行,着重说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和性质,是十分必要的。 改革姓“社”不姓“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 所谓改革的内涵和性质,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1,(2)
政治最浅白的解释,是动用国家的强制力和一切政治组织的力量解决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需求所需要解决的一切问题。我们动用全国之力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包含的国家和社会变革绝不仅仅限于经济主体所进行的资源交换和满  相似文献   

13.
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同大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同时还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改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必然呼唤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目前,全国各地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纷纷举行,理论工作者献计献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内涵、突破口、改革的目标、重点和途径等,进行理论探讨和科学论证。我们把其中部分观点摘选汇集,与大家互通信息,交流情况,热诚欢迎同志们、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参加到这一讨论中来。本刊拟以一定版面登载这方面的文章、发言稿,望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5.
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本着这一精神,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刍议如下: 一、十七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了重要的论述,全党全国也有共识。“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总之,今天我国的繁荣发展,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我们确确实实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不能否认的。苏联东欧,同样也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他们的后果却是党和国家的瓦解,社会的动乱,经济大滑坡。以苏联东欧经验教训为参照,可以清楚看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起码有以下四条经验应该肯定。  相似文献   

16.
《党风建设》2001,(9):15-15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大体有11个应税项目,如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偶然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相似文献   

17.
汪永兴 《新长征》2014,(9):60-62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破解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体制问题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刻思考,是一个内容完整且正确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丰硕的理论成果。深入学习和科学实践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对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辛宇 《廉政瞭望》2009,(8):46-47
如果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面积推广和大范围成功,直接得益于深圳等经济特区和10多个沿海开放城市,那么,我们这些年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也多由于始终没有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特区或综合试验区。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阶段。其中,政治体制改革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巩固和发展依赖于多方面的条件: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文化条件,人的主观条件,等等。它们不可能随着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而立即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为了稳步而卓有成效地进行这场改革,必须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现阶段政治体制的特征、功能和运行机制,追究政治体制不完善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性,抓住改革的关键,把握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山河可以改变,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摧毁不了我们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救助灾区人民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