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斌常 《中国民政》2012,(11):54-54
甘肃省陇南市民政局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在西和县西高山乡朱河村开展规范农村低保申请评议试点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有进有出、进退有序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了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程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2.
群众评议是近几年实施农村低保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程序,是强化村民群众民主意识,规范农村低保的关键。群众评议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有目标性的网上群众评议;二是有代表身份特征的考评评议:三是随意性的群众座谈评议。农村低保的群众评议在低保中坚持公平公正起到了一定作用。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评议程序简单。没有程序,  相似文献   

3.
德江县稳坪镇自7月8日全面启动农村低保人户调查工作后,镇、村迅速成立县、镇人大代表组成的农村低保评议小组,对整个人户调查、张榜公示进行“保驾护航”,接受群众监督。各村人大代表在评议农村低保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李江 《楚天主人》2012,(10):19-20
"召开城乡低保联审联批听证会,困难群众面对面陈述申请理由,评议小组成员背靠背地进行评议,这样就确保了评议结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不失为城乡低保史上的一次‘破冰’之举。"7月30日,当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该市城乡低保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时,与会人员对市政府及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城乡低保联审联批听证机制、打造阳光低保的创新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民有所盼我有所办当阳市城市低保制度于1999年7月启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于2007年7月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5.
刘喜堂  李辉 《中国民政》2015,(6):42-43,32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科学核查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是准确认定低保对象、合理确定救助金额、及时发放救助金的前提,是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内在要求。民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工作,确保农村低保制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自2007年国务院部署全面建制以  相似文献   

6.
赵卫东  张宝 《中国民政》2008,(11):59-59
山东省昌乐县民政局大力实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三大民生工程”,使全县的贫困群体得到了有效救助。一是城乡低保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规范申请审批程序,实行受理、审批相分离和公示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规范低保资金发放程序,建立了“民政核标、财政核资、银行打卡”的管理模式,确保了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每位低保对象手中;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11,(6):50-50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街道办事处王惠卿认为,低保工作要把好民主评议这一关。对申请低保的家庭,社区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是确保低保工作质量,避免“关系保”、“人情保”产生的重要关口。要规范民主评议的操作程序,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做保证。  相似文献   

8.
徐田民 《中国民政》2006,(11):39-39
笔者在实践中感到,科学、规范地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应着重把握好“十个基本流程”。一、居民申请凡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应按属地管理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其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家庭收入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居民,由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协助办理申请手续。  相似文献   

9.
<正>晋民发[2015]40号各市民政局、统计局:为进一步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我们制定了《山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各市民政部门、统计部门要充分认识科学核查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本办法提出的各项任务,不断健全农村低保申  相似文献   

10.
袁正玉 《中国民政》2012,(11):58-58
湖北省郧西县民政局健全完善城乡低保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一是严格申请审批程序,公开公正确定低保对象。城乡低保审核、审批工作始终坚持“严把人口、敞开出口”的原则。在低保对象纳入过程中,按照本人申请,村(社区)人户调查和开展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和公示,县民政局评议、审批、公示的程序办理,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当阳市从规范评议程序、完善评议机制人手,大胆实践,迈步创新,成功探索城乡低保评审听证机制并在全市推广,让城乡低保这一惠民政策在阳光下安全运行. 一、 "三方参会"体现对象广泛性.一是镇(办事处)低保评审小组主动参会.包括镇(办事处)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镇"两代表一委员" (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室、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二是村(社区)民主评议小组依规参会.  相似文献   

12.
各区县(自治县、市)民政局:为认真贯彻执行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对城市低保对象实施分类救助的通知》(渝民发[2004]178号),经与市卫生局、市医疗保险中心研究,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一、关于申请程序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分类救助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人申请,入户调查,居委会评议及审查,街道审核,张榜公布,区县(自治县、市)民政局审批,再次张榜公布,发放救助金"等程序进行申请。二、关于申请人必备申请要件(一)申请享受分类救助的"三无对象"必须出具低保证及街道证明。(二)申请享受分类救助的残疾人员在申请时必须出具低保证、残疾证等证明;(三)申请享受分类救助的患重大疾病人员在申请  相似文献   

13.
季清惠 《中国人大》2012,(12):55-55
日前,肥西县人大常委会为了确保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健康运行.杜绝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建议县政府做到以下几点:一、严格审核程序。严格执行农村低保户主申请、村(居)初审、乡镇(园区)审核、县民政局审批和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的规定程序。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共有低保对象 2655户、4269人。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 活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路 桥区强化低保运行的“七大”工作机制,不 断完善低保制度。主要做法: 一是程序规范化。低保对象的确定,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形成“六三 一”工作运行机制,即经过申请、评议、 调查、复核、审批、答复六道程序;实行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15年9月开始,郑州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查询全市低保救助人数、救助标准和资金支出情况等详细信息了。对市民提出的低保救助、受灾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救助等申请,全市任一个民政服务窗口都要按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要求受理……这些喜人的变化,发生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并对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之后。2015年以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专项工作评议主题突出、程序严谨、针对性强的特点,先后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森林城市建设等十余项工作进行了评议,总结提炼出"准、严、实"的"三字诀",使专项工作评议真正评出实情、议出成效。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松滋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局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实现了7项工作创新,提高了低保救助效果。 一是创新低保工作网络体系。在全市各社区居委会聘请低保专管员44人,挂牌上岗,设立低保政策咨询、登记窗口,建立低保评审小组。乡镇成立低保评审委员会,市成立城市低保局,全市形成三级低保工作机构。困难群众可随时随地申请低保,改  相似文献   

17.
杨莹 《中国民政》2012,(9):58-58
安徽省凤阳县民政局探索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操作,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规范申报审批。对于城乡低保、五保、孤儿等保障,严格按照困难家庭申请、社区调查、民主评审评议、三榜公示、乡镇审核,县民政局抽查、召开听证会和公示的程序进行审批。二是规范资金管理。对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经费等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人审核、审批和发放,杜绝挪用、侵占等违规违纪使用资金现象。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民政厅副厅长王保珍认为,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不仅是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历史性进步和突破,也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只有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才能长期有效、稳定解决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各级政府对保障标准、保障范围、资金来源、申请审批程序等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使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更加规范和有效,确保了社会救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市城乡低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扭转"只进不出、终身享受"的错误做法,民政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市城乡低保工作,最终形成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的工作思路,并从2003年10月起,对全市1997年以来列入农村低保的3115户、6054人和1998年以来列入城市低保的2413户、5660人进行了逐户逐人普查、清理、登记、审核.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07,(3):62-63
广西百色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建立全市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科学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和标准,规范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程序和保障金发放办法,以及如何等措农村低保资金等进行明确规定。从2007年1月起,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