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东方》2017,(5)
牌坊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海口市卜宅村节孝坊及其余文物的调查;分析传统村落对现代全域旅游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村落可持续利用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蒲月英 《乡音》2015,(3):18+24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保护传统村落对记住乡愁、延续文脉、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石家庄市为例,截至目前,共有8个村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井陉县7个、石家庄市鹿泉区1个。由于认识不足、措施单一等原因,一些传统村落仍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各  相似文献   

3.
蒲泽敏  姜龙 《前沿》2013,(4):169-171
越是古老的文化遗产就越能成为本土文化的代表之作,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是地域特色项目的载体和灵魂。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面临同化与消逝的趋势,就连地处偏僻的山区平地迤沙拉村(俚濮文化)也面临拯救的局面。迤沙拉村为攀西大裂谷的土著民居,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如何既能延续俚濮彝族祖先千百年所创造的文化遗产,又能适应当代人们的生活是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苗成斌  柯华龙  赵扬波 《群众》2023,(14):44-45
<正>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让乡村“美”出新高度?响堂,一个曾经“鸡犬相闻”的传统村落,如今成为人们追求田园梦想的现代版“桃花源”。南京市浦口区响堂村以美丽田园为韵、村落肌理为形、艺术文化为底,让一朵栀子花飘出“共富香”,一杯村咖啡唤醒“新时尚”,一间老民宿体验“慢生活”,一座讲习所滋育“新农人”,探索着都市近郊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特色田园乡村梦从这里点染、升腾、激荡,精致乡村与乡野潮牌、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地方物产与时尚业态相互交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响堂探索在山谷里放射出新时代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正翻开我区悠久的历史长卷,很容易拾到一些看似平凡却遗存丰厚的小城镇、小村落。它们既反映了我区社会发展的聚落形成和历史演变,又展示了优秀传统建筑风貌和优秀建筑艺术,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1年以来,我区各地推进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并以18个"广西特色文化名镇名村"为重点,示范带动全区村镇建设探索以文化培育发展优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性现代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当今时代,村落文化承裁着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新文明、新文化生成的双重重任.对于打工潮背景下出现的"民工村",农民工是村落与现代性接触的一座桥梁,是影响和改变村落文化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所带来的现代性与农村传统村落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汇,催生出新的村落文化,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从传统村落走出来的农民工,面对现代性的同时更摆脱不了农村传统文化的约束,他们在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同时扮演着文化寻根者和文化担当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2012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先后公布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云南省有615个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国首位,大理白族  相似文献   

8.
仇保兴 《今日浙江》2012,(16):12-13
最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开展传统村落调查,争取花三个多月时间,在全国进行一次比较细致深入的调查,全面掌握我国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以及生存状况,包括村落基本情况、村落传统建筑、村落的选址和周边自然格局的融合、村落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双乳村被命名为山东省第二批传统村落。2016年,双乳村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保留了较丰富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之一。双乳村是怎样的一个古村落,让我们一起走进双乳村,一探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0.
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是北京3000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象征,是北京农耕文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地和代表性文化空间。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北京郊区拥有一批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是北京3000年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象征,是北京农耕文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呈现地和代表性文化空间。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北京郊区拥有一批富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村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遏止传统村落频遭破坏现象的蔓延,制止对传统村落无度无序开发,防止和避免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永久的"文化遗憾",立法保护传统村落文化迫在眉睫。传统村落的立法保护不仅包括建筑保护、村落文化的生态保护,还包括村落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与实践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认知传统村落的"活态性",强调如何协同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但传统村落"活态化"的方式、内容、目标及运作机制又因中国的特殊国情而有差异。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因群山峻岭的自然屏障,西南侗寨传统村落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获得有别于其他传统村落的"活态"特征及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西南侗寨传统村落的"活态化"能基于其独特的历史、社会和空间背景,生成自我运行的内在发展机制,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达成。要做到一是加强对原住居民主体性的认知与保障;二是建立以传统为根基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三是依托传统产业升级,突破当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矛盾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据传,澄迈县美亭乡美朗村姐妹双石塔建于宋末元初,为乡人陈道叙因其两个女儿修行善道施爱与民而造塔祭祀。双塔构筑工艺精湛奇绝,乃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相似文献   

14.
宿南丽湖     
徐吉 《今日海南》2008,(12):48-48
据传,澄迈县美亭乡美朗村姐妹双石塔建于宋末元初,为乡人陈道叙因其两个女儿修行善道施爱与民而造塔祭祀。双塔构筑工艺精湛奇绝,乃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其发展目前面临着空心化、文化流失等问题。贵州榕江县栽麻乡及该乡大利侗寨、宰荡侗寨是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寨,本文以这两个村寨为调研对象,探究传统村落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完善乡村治理、保护传统村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刊综述 《创造》2014,(8):17-19
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要让农民不仅有美的家园、美的产业,还要有美的发展方式。"每年推进500个以上以中心村、特色村和传统村落为重点的自然村建设,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不超过2年。通过典型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带动全省面上新农村建设。"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到2018年,在全省的中心村、特色村和传统村落建成一批富有云南特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4,(16):24-25
正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通过摸底调查,并在全国各地评介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于2012年、2013年确定了两批共1561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浙江共有90个村入围。杭州市富阳市龙门镇龙门村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桐庐县江南镇深奥村桐庐县富春江镇石舍村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呈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历史记忆,最能激发远方游子和家乡人民的爱国、爱乡情怀。2017年3月3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苏州,这座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农耕文明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有包括以昆曲、古琴艺术、宋锦、缂丝、香山帮技艺等为代表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有着非遗项目的传统自然村落被拆除或重建,使依附其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濒危境地。如何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科学有效地保护好非遗传统村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村落,主要是指晚清、民国时期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居住的村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精神家园。但是,近些年来,有些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