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特色经济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选择。宣威火腿是饮誉中外的华夏三大名腿之一,是宣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优势,是富民富市的最大希望所在。本文试对宣威火腿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目标。对策作初步探讨一、宣威火腿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宣威火腿是中国三大名腿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于世。宣威火腿是天光地气的慷慨赐予,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营养丰富的各种饲料,精细考究的喂养方法和独特悠久的生产、加工工艺,形成了宣威火腿红白分明、肉质滋嫩、清香…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8,(9)
正近年来,宣威农业局紧扣市委、政府明确提出打造"现代农业强市"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引领,以产业脱贫为重点,在持续打造宣威火腿、宣威良种2大品牌,巩固提升玉米、马铃薯、生猪3大基地,做强种业、火腿、特色经作、林果4个产业,扶持建设50个特色产业园和培育  相似文献   

3.
《创造》1999,(7)
云南省宣威市苏氏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创业开拓,已形成了以宣威市虹桥水泥厂为龙头,集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煤炭、商贸、运销为一体的跨省市、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下属六家企业:宣威市虹桥水泥厂、宣威益民火腿厂、宣威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虹桥石料厂、来宾振兴煤矿、云南宣威苏氏集团石柱文华火腿公司。该公司的发展经历了在曲折中起步、在发展中壮大、在拼博中发展和在发展中超越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起步1990年,苏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文方将跑运输积累的200多万元资金全部投出建成了…  相似文献   

4.
高兴文 《创造》2003,(12):46-46
格宜集镇位于宣文公路与格阿公路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宣威东北片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境内已发现古生物化石点两处;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尖角洞;唐朝形成过磨弥部,元朝设过石梁县,1941年创办宣威较早的中学之一--启文中学;1947年,举行了"六六起义",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云南第一支反蒋武装"六六分队"。格宜镇集镇区域5平方公里之内,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曲靖、宣威积极培育旅游产业和宣威举办火腿节以及旅游、消闲、娱乐时尚兴起等有利时期,为格宜建设集生态、人文、旅游、…  相似文献   

5.
吴晓 《今日民族》2016,(3):24-28
正"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邓盐均匀地抹上……"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其中有六分钟关于诺邓火腿的介绍。揉搓的动作、拍打的声音、精致的特写,共同营造出诺邓火腿的千年韵味,让人垂涎欲滴。"效果太好了。"谈到对产品的宣传,云龙县诺邓火腿加工厂厂长杨伍松如是说。事实的确如此,诺邓火腿一夜之间成为网  相似文献   

6.
唐英  刘顺华  高云 《创造》2001,(11):35-37
“宣威”在云南人来说,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地名词。这魅力之所在,又多是因为此地的典型物产——火腿。这种魅力当然也不仅仅在于人们的言说,走遍云南全省大大小小的超市,你就能真切地感觉到它的市场存在。光光是前些时才过去的中秋节,做月饼要用去的宣威火腿,大概就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火腿是浙江金华市的城市名片,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了,它的美味是通过特别的选料和金华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再加上流传千年的腌制加工方法生产出来的。可最近央视记者了解到,在金华有的厂家生产的火腿却用上了“新”的生产工艺———用“敌敌畏”浸泡,而用这种新工艺做出来的火腿连苍蝇都不敢往前凑。据说,在当地,往火腿里添加敌敌畏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金华火腿的制作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生产过程必须在冬季进行。因此在收购的旺季,符合要求的猪腿肉就十分昂贵,今年的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14元左右,而在非收购旺季,猪腿肉的价格只有每公斤9元…  相似文献   

8.
朱党柱 《创造》2014,(11):34-41
正宣威是云南省人口大市、入滇的"锁钥".也是中国火腿文化之乡、山歌之乡,曾被首批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共同努力,宣威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很多工作走在曲靖市甚至全省前列,多次受国家、省、曲靖市表彰,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2014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煤矿停产整顿等因素影响,一至三季  相似文献   

9.
《创造》1996,(2)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地方工业发展宣威市市长陈世贵当前,宣威经济全面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快市乡工业发展步伐,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高起点、高效益的市乡工业,增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适应...  相似文献   

10.
宣威市政协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纳入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协调各方关系,认真作好调查研究,为民族散杂居地区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去年4月中旬,市政协组织有关人员,分别深入到宣威市热水乡的叠水将、宝山乡的裸落雨、海岱乡的发格村、沙长村、倘塘镇的平山顶苗族村等12个乡(镇)20多个自然村,走访农户,与干部群众交谈了发展民族散杂居地区经济的意见,最后形成《宣威市政协关于民族散杂居地区经济发展调查的情况报告》,对民族散杂居地区经济工作提出了建议,受到宣威市委和曲靖地区政协的高度重视。阿都乡是宣威有名的贫困乡,…  相似文献   

11.
徐宏波 《创造》2001,(3):27-27
曲靖、宣威两级市先后提出了薯类经济、城郊经济、交通干线经济、城镇化四大发展战略。落水乡作为近临宣威市郊的乡镇之一,发展城郊型经济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落水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及方向   1在继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依托城市经济发展种  相似文献   

12.
代表微语     
正南平拥有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工艺、纺织和食品加工等一批优势产业已形成集群效应,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和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观光工厂"正成为旅游产业链上的一个新亮点,建议以武夷新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县市,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打造一批"观光工厂",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南平市人大代表黄蕾  相似文献   

13.
子肃 《创造》2000,(12)
如果是别人告诉我们的,那绝难以相信——云南省最令人惊叹的中学硬件环境,竟然不是在昆明、玉溪、个旧这样一些城市,而是在滇东北宣威的一所中学里。当我们亲眼看到宣威榕城镇第三中学里的现代化校园,同行者中有人甚至感叹连意大利足球赛都可以拉到这儿来举行的时候,我们觉得更应当感慨并告诉读者的,是这所了不起的中学,竟然是由一个乡镇——宣威市榕城镇出资兴办的!  宣威人讲话有一句口头禅,谓之为“狠”。意思是做事有大气魄,大眼光,出手不凡,举措惊人。你搞改革敢于冲破世俗传统的束缚,开风气之先,宣威人会说你“狠”;你一头扎进苦寒山区帮助百姓摘穷帽子,创造了大功业,宣威人会说你“狠”;你走南闯北做成了大生意、大实业,宣威人也会说你“狠”。这回,宣威榕城人自己在教育上也火火地“狠”出了一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文章!  人所共知,宣威市是云南省人口第一大县(市),光榕城镇就有人口14万多人,长时期以来,孩子们的上学难,一直是群众十分关心的大问题。而榕城的发展根本,也在于人口素质的提升。如此,这两年,年财政收入仅为一千多万元的榕城镇,举全镇之力抓基础教育可谓憋足了劲,累计投入资金达六千多万元,扩建或新建了以榕城镇第三中学为代表的一批中...  相似文献   

14.
子涵 《今日民族》2013,(10):23-26
当下,发展绿色经济是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结合云南省实际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解读。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范畴中,生物产业的地位居显要位置。值得关注的是,在被誉为“中国最南端春城”的屏边苗族自治县,近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建设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的重大机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整体规模为目标,坚持走“规划引领、产业集聚、园区支撑、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贸易、现代中药和生物创新服务产业,打造集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行政、居住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生物科技产业基地和省内生物物流、贸易、文化和科技先进的外向型生物科技产业新基地。  相似文献   

15.
郭永海  从海燕  王春霞 《群众》2018,(14):28-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制造业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江苏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各类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集群)等为载体的集群化发展格局,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6.
张霞  秦琪 《岭南学刊》2013,(2):90-94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忽略其中任何的重要因素都可能影响到集群的发展。本研究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将影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从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采用31个省份的统计资料,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数学检验,以期为集群形成和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并且为通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搞好边远贫困山区经济开发,制订出适合本地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寻求一个适当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本文特提出如下加工导向型山区经济的构想。粗线条描述什么叫加工导向型山区经济?它是以家庭经营和合作经济为经济主体,以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业为产业主干,用加工业指导农业  相似文献   

18.
赵保华 《群众》2009,(8):28-29
近年来,我们丰县依托资源优势,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重点.以发展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为抓手。突出培育优质果品、创汇蔬菜和木业加工三大产业,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转换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地域性方面表现为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扩展,行业性方面体现为以纺织业为主到行业的多样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依托于资源优势,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产品以初加工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构筑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赵建  华冰 《人民论坛》2010,(4):226-22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时尚产业崛起,时尚产业从业人员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发展。这也就要求为其发展提供人才的高校教育根据产业的发展深化其学科建设,以适应和促进时尚产业的发展。认清艺术设计与时尚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双方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