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诺",字典解释是"表示同意"的意思.古代公文往来,官员只需在上面写上一个"诺"字(也叫画诺).它可以表示"同意",可以表示"知道了",也可以表示"先这么办着",还可以表示"这事先放一放".总之,下属怎么理解都行,怎么办都可以.所以古代官员为官时间一长,许多人就只会画个诺,而不会干别的.  相似文献   

2.
何谓"公贿",即用公款集体行贿受贿.有人美其名曰,我们是为"公"而"贿",虽然不能说"无私",起码是"先公后私".  相似文献   

3.
和光辉 《学理论》2013,(14):315-316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分析背诵这种语言输入方式的利与弊。可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固然有其可取性,但并不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背诵必将阻碍学生发散性思维、影响着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浪费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因为任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这种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灵活地加以采用,尽量用其他配套的教学手段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4.
"大地"是海德格尔对于他的"存在"的一种隐喻性道说.大地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存在的诗意性,而且深刻地隐喻着存在之于人的底蕴性.如果说传统哲学的存在是一个静止的抽离了一切杂多的理想而圆满的"一",那么由大地表征着的这个存在却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无限丰富而又充满缺失的"多".人沉入大地,就是进入自己的本质性生存,就是走进自己生命的魂根.人之于大地,不是消极地去体验,而是积极地去生成.天空是人沉入大地的必要通道.大地与天空的关系既是生和死的关系,也是有和无的关系.进入天空可以让我们更真实地回归大地.  相似文献   

5.
崔聪  张励仁 《理论导刊》2020,(1):112-117
在网络新媒体赋权和"互惠性"利益诉求驱动下,"网络民粹主义"持续滋长,并且耦合其它社会思潮衍变新形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仇视精英、解构权威,造成社会分化和对政治国家的"拒斥性认同",割裂了爱国主义的"整体之爱";形塑想象的"中心地区",排斥"他者"和"他国",生成"狭隘和盲从"的爱国主义;侧重问题批判,只破不立,煽动群体非理性激情,阻碍爱国主义美德的适度表达。对此,必须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净化爱国主义情感表达的网络空间环境,正视普通民众权益诉求,并且借助规范性力量,引导爱国主义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决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这句话或可诠释现今中国"房地产泡沫"之争。 虽然已持续了一段时间的这场争论至今难决胜负,虽然中国房地产业的"一头热"最终会把国民经济引向何处仍难以辨清,但邻国的遭遇已历历在目。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已使其身陷"失望的十年"而不能自拔,韩国政府为走出"泡沫"阴影不惜谋划迁都之举。这些国家的城市在泡沫破灭之前,无不遍尝经济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而持续攀高的房价如影相随,横空鼓出一个巨大的"泡沫",成为梦想的"终结者"。 他山之石会给迅猛发展的中国城市产生何种影响?东亚超级城市的悲喜剧是否已能让我们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两派观点交锋仍在相持。 位处这场激战漩涡之中的,正是上海这个中国经济"航空母舰"级的城市。论战几起几伏。上海市官员表示: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应对挑战。就在这时,消息传来:11月15日,上海房市均价首破每平方米万元大关。 种种迹象暗示,泡沫之争或已进入最后的"决战",其胜负将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读过一点历史的人,不会不知道"七君子"的,王造时便是"七君子"之一,并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王造时是江西安福县江南乡人,1903年9月2日出生在一个小商人之家.小时聪慧好学,过目成诵,被乡人誉为"神童".  相似文献   

8.
波普尔提出,知识本质上是猜测性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家们的大胆猜测,他们都是一种猜想.①在向科学进军的道路上,大多数的人和大多数的时间实际上是耗费在那些最终没能得到实验证据支持的假说上.但这就是真真切切的科学上的探究,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会否定这种探索的价值.③其实问题是多样的,知识也是永远讲不完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错误的.如果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善于发现"惊奇",一个随着课堂情境出现的好问题能推动情境的发展.④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空间",而对于不同的问题,同一个学生的问题空间集也会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以期望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教会学生生成教材内容的意义,即用教师的"生成"来应和学生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每当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官员因堕落成为腐败分子而受到应有惩罚之后,他们往往对"如今的下场"后悔不已,甚至"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表示忏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为时晚矣。无疑,走入歧途,知道后悔,总比冥顽不化好一些。  相似文献   

10.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不是仅指"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西方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而不是"精英化"、"学术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而不是"教条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整体化",而不是"图谱化"、"肢解化".  相似文献   

11.
蒋玉林 《理论探讨》2005,46(3):67-70
我们曾经说过,加入WTO不仅是一个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观念形态与行为方式,尤其是支配行为的思维理念.同样,当执政能力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的时候,"官"念恐怕就成为压力最大、包袱最重、影响最深的东西.在中国,"官"念往往构筑"等级"、造就"专制"、追逐"权力"、崇拜"人治"和拥戴"暗箱",由此造成人格歧视,缺乏民主,看重权力而弱化权利,践踏法律和规则,阻碍"阳光行政".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下工夫淡化"官"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大众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0)
合理运用地域文化资源,既可以起到弘扬优秀地域文化的作用,又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特色性、正面性、整体性、针对性及发展性原则,搭建地域文化资源系统,让思政课教学内容从陌生到熟悉,变"坐着学"为"动着学",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苑华 《理论探讨》2008,3(1):39-42
"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进程中仍然遭遇多种困境.为此,我国理论界曾经提出三种主张:一是"回到马克思",努力掌握马克思的原生态思想;二是"回到实践",在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理论的前提下,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思想;三是"重建",恢复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思想.我们认为,这三种主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正确地理解马克思,而不是针对如何创新"马克思".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是理论创新.因而,我们强调"信仰意识"、"问题意识"、"原创意识"和"当代意识",要在不断进步的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人生格局是一个人的内化修养,一旦自然生成将会受益终生。要重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青年学生人生格局生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青年学生以人生大格局的坚定性支撑起人生理想的崇高性、人生信念的坚定性、人生奋斗的持续性、职业规划的长远性。为达到此目的,就要务求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教学素材选择方面实现从试题化到生活化,教学理念方面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思想政治课教师成长方面做到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5.
"堵"与"疏"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对于这一点,人们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堵"与"疏"的辩证关系,在努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功能、组织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批判功能和疏导功能,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不是那么顺利,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以重视. 一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堵"和"疏",是从广义来讲的."堵"是指"堵塞"、"抵制"、"批判"、"斗争"而言;"疏"是指"疏通"、"引导"、"调解"、"化解"之意.  相似文献   

16.
提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可就是身为物理学家的杨振宁先生,不久前应邀到山东大学做客时,不给大学生们讲物理,却讲"历史",不但使有幸聆听的学子们颇有感触和倍受教益,而且使我等普通百姓也感到新鲜和大为感慨。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4,(48)
一些长年工作在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训为,增强高校"两课"的有效性、针对性,关键在于"入耳入脑",要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断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使"两课"真正成为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5)
深入研究现地教学特点和规律,对于进一步完善现地教学组织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京历史遗迹和资源为依托,开展"民族解放"主题的现地教学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沉浸入"情",着力增强现地教学的情感温度,需要充分发挥现地场景的感染性、充分发挥多种仪式的体验性,充分发挥影视资料的教育性。二是聚焦于"问",努力强化现地教学的问题热度,需要提前布置思考选题、需要提示现地学习要求,需要提供拓展阅读书目。三是辨析明"理",有效提升现地教学的理论深度,需要用集中研讨构建辨析明理的平台,用撰写心得形成辨析明理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缓说"盛世"     
中国人爱说"盛世",这多半是为了恭维皇帝。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往往经不住检验。那些臣子们方才唱罢"盛世"便蘧然覆灭的王朝不去说它,就是文景、贞观、开元、康乾,到底"盛"得如何,也经不住认真的追问。  相似文献   

20.
徐才 《理论探讨》2007,(4):41-45
老子的"无为"是"大道无形"之为。但我们仍可在那些人们早已习焉不察的平平作为之中捕捉到它的基本原型,并循此理顺出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核"和本体论的寓意:在个体人格意义上,它是以"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的本体论蕴涵,赋予个体"无欲、无名、无功、无己"的人格模式和行为模式;在统治意义上,是以"三十辐而共一毂"的哲学寓意,赋予统治者"无为而无不为"的统治模式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哲学期待。其所蕴涵和揭示的行为真相和价值真相,有助于我们共产党人对自身作为做深层的价值审视;能为我们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人格模式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无尽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