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析多边主义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边主义包含工具性多边主义、制度性多边主义和战略性多边主义三个层次的内容。多边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1648年国际关系史出现之前、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从国际联盟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联合国成立到冷战结束从冷战结束至今。经过这五个阶段,多边主义实践由零星到频繁,由自发到自觉,由局限于某一区域到遍及全球,由被作为工具的多边外交行为到被作为一种战略选择,由作为暂时妥协、以备再战的手段到作为实现长久和平目标重要途径的理念,其制度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松散的国际机制到完备的国际组织等过程。多边主义的历史演变表明,多边主义伴随着国际关系史的发展,是符合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是与世界潮流的要求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交:从多极化到多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多极化战略也需与时俱进。本文认为,我国应在坚持多极化战略的同时,弘扬多极化战略所蕴涵的多边主义理念,大力开展多边主义外交,拓展21世纪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一、多极化战略开拓了冷战后外交新局面 苏东剧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外交封锁等手段对华实施全面遏制政策,企图实现“和平演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为了抵制美国的遏制政策,分化反华力量,中国在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六方会谈与朝鲜弃核:多边主义为什么能发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3年8月第一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启动之后,政治与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多边进程曾长期处于停滞局面。2007年"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的签署打破僵局,以"去功能化"为导向的弃核进程开始启动。尽管未来六方会谈机制仍可能遭遇坎坷,但多边主义在解决东北亚棘手的地区安全热点问题上已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认为,在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中,多边主义进程的"问题解决能力"应优先于"制度建设"。而大国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是保障安全领域多边主义合作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多边外交,指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多种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交往、协调的行为和方式.作为一种外交战略,多边外交在中国和世界各国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5.
韦宗友 《当代世界》2014,(10):20-23
<正>自1954年中国参加关于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以来,新中国的多边外交已经走过了整整60个年头。60年来,中国通过多边外交,传播了中国对国际关系及国际事务的理念与诉求,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有力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通过多边外交,中国还有力促进了本国及地区经济发展,维护了地区及全球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多边主义制度、六方会谈与朝核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的地区主义开始出现,旨在解决共同关心问题的地区层次的多边合作机制纷纷建立。多边主义是后冷战时代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调适国家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六方会谈虽然存在某些缺陷,但却是缓和朝鲜半岛的核危机、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六方会谈的模式有可能成为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基础。本文在阐释多边主义概念及其基本条件的基础上,以多边主义理论对六方会谈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六方会谈中多边主义的实践、适用可能性及其局限做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美国多边主义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单极霸权与多边主义如何共存,或者说处于单极地位的美国如何对待多边主义,这不但是研究者和分析家的兴趣所在,也是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决策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方面,美国所拥有的超强实力为它通过采取单边行动来实现国家利益提供了诱惑和条件,另一方面,多边主义自身已经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这对美国霸权而言是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制约力量。美国的多边安全行为模式体现了美国一种新的地区安全思路和逻辑,即发展地区性多边安全途径来应对共同的安全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多边安全在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会有所提高,而非仅仅作为一种补充性手段。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弗里德里昂·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地区安全架构与多边主义”国际研讨会于6月21—2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欧洲、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的30多位外交及安全政策问题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刊现将与会的部分中方学者的观点摘要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师学伟 《国际展望》2012,(4):97-114,140,141
随着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多边外交成为一个国家矗立于世界舞台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新兴大国来说更是如此。为了尽快融入亚太地区,印度非常重视对多边外交的应用,积极开展与亚太多边机制的合作,努力使这种合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印度与亚太多边机制关系发展的现状、动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政治的新发展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三大全局性影响,涉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上升到各国政治议程的前列,全球力量中心正从欧美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全球性的"政治兴奋和活跃"继续扩散,从而对全球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现今的国际多边机制无论在充分性、有效性还是合法性上都存在日益严重的"能力赤字"。改革国际多边机制的呼声持续高涨。同时,中国在参与国际体系变革的多边外交进程中,面临日益上升的发挥"领导"和承担"国际责任"的压力,需要我们在多边外交中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国家身份定位,在战略规划和布局上加强统筹地域和领域的多边机制,有机结合近期和长远目标,并在多边外交实践中丰富发展和谐世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