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被毛泽东誉为"最好的共产党员"的开国大将徐海东有个习惯,在我党刚进城的时候,凡有老部下来看望他时总要问:犯政治错误没有?经济上贪污没有?同老婆离婚没有?这"三问",独一无二,入木三分。徐海东的"三问",不仅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更凸显我们党老同志之间的相互爱护和关心。"犯政治错误没有?"问的是思想;"经济上贪污没有?"问的是廉洁;"同老  相似文献   

2.
被毛泽东誉为“最好的共产党员”的徐海东大将有个习惯,在我党刚进城的时候,凡有老部下来看望他时总要问:犯政治错误没有?经济上贪污没有?同老婆离婚没有?这“三问”,独一无二,入木三分。1975年,周总理病情已十分严重,一次在东郊机场见到了朱开印和韩叙,送给他们一人一把茶壶,说,你们都干  相似文献   

3.
卓越的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毛泽东很喜欢这位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战将,并对病中的徐海东十分关心和爱护;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4.
剑钧 《党史文苑》2001,(1):39-42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予他很高评价。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非常关心和爱护徐海东,徐海东也十分尊敬周恩来。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为后人颂扬。在陕北苏区,周恩来极力支持徐海东解决红二十五军所谓"反革命嫌疑犯"的问题。"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命令徐海东:"红十五军团要迅速开到商州一带",援助东北军和西北军。临走时…  相似文献   

5.
徐海东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2岁当窑工,参加了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卓越的军事家。他经历过百余次战斗,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痕。“徐老虎”骁勇善战的故事,不论在大别山、伏牛山区,还是在秦岭脚下、陕甘高原,都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经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徐海东是湖北省大悟县人,毛泽东盛赞这个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大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好的共产党员";邓小平夸奖"徐海东同志对党有一颗红心";江泽民称赞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习仲勋为《徐海东文集》题词赞其"一身正  相似文献   

7.
顾保孜 《湘潮》2005,(5):18-21
第一次“让官”:由团长改任副团长徐海东是一员出了名的猛将,在战场上,他常常挥舞着大刀率先冲入敌阵,战士们见了勇气倍增,敌人见了胆战心惊。后来“徐老虎”的威名也就不胫而走。1932年2月初的一天,漫天大雪,寒风凛冽,在河南潢川县附近的豆腐店一带,红四方面军与敌人展开了恶战。敌第二师、十二师、七十五师、七十六师等部共20多个团,从河南向红军压来。当时陈赓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师长,徐海东当时任三十六团团长。陈赓早就听说徐海东是一员猛将,特别能打仗,于是,他把徐海东团摆在敌人主攻方向。令徐海东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斗打得异常残酷,…  相似文献   

8.
卓越的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毛泽东很喜欢这位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战将,并对病中的徐海东十分关心和爱护;徐海东  相似文献   

9.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10.
寓言包括故事和寓意两部分,没有故事或有故事而无寓意都不能成为寓言。寓言怎样才能通过精炼、生动的故事,表达深刻的寓意呢?这便是寓言创作中的“寓意化”问题。寓言创作在寓意化上常见的不足有三种情况:一是虽称寓言,却无寓意;二是虽有寓意,却不深刻;三是寓意太“露”,引不起读者思索的兴趣。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做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共和国十大将中,徐海东其名如雷贯耳,其事震古烁今。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了,也肯定没有人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相似文献   

12.
徐海东大将(1900-1970),湖北省大悟县人,六代窑工世家,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历经百余仗,身上战伤十七处,被称"中国之夏伯阳"。毛泽东曾如此评价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在土地革命时期,徐海东率领红军队伍转战鄂豫皖边区,他用兵  相似文献   

13.
正徐海东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党和军队卓越的军事家,曾先后9次负伤,毛泽东赞扬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在其功勋卓著的军事生涯中,率领3000人左右近似"童子军"的部队独自长征,攻坚克难,辗转万里,胜利到达陕北尤为值得称道。1935年9月15日,徐海东等率领红二十五军率先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坪镇,中国革命实现转折的一幕,就在这一刻徐徐拉开。1969年九大开会前,毛泽东对与会代表说:"如果没有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先到达陕  相似文献   

14.
正管理者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对事不对人"的管理环境,让事情和人情分开:人是人,事是事。一次"赢在战略"课上,一个管理者问我:一个员工有一件事明明做错了,但他是公司的一个骨干员工,如果我说他,他受不了不干了怎么办?但如果我不说他,他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又怎么办?我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一个企业的高层会议上,一个管理者问我:我交给一个骨干员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按时完成。但我知道他很辛苦,在做这件事的同时还做很多其他事情,而且别人配合得也不好,这事不能全怪他。如果我不说,他自己心里也难受,毕竟交给他的事情没有做好。我应该如何办?是批评他还是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15.
正1939年12月的一天傍晚,滁县地下党送来一份情报:"明晨,方边联队长经珠龙桥、施家集,到周家岗一带,寻找新四军主力。"时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4支队司令员徐海东得到情报后,对几个团长说:"等鬼子们来了再说吧。"见徐海东不慌不忙,4支队的几位团长一个个疑虑重重,心里挂着大闷葫芦。看鬼子自残第二天上午,徐海东命令部队撤退,他说:"鬼子来势凶猛,扔点烂衣服、破鞋子,赶快  相似文献   

16.
徐海东是党领导武装斗争时一个重要战略区域的代表,也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员虎将。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好的共产党员”、“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徐海东传奇般的经历本身,便构成一部壮丽的武装斗争的史诗。  相似文献   

17.
提起徐海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在鄂豫皖根据地的"肃反"运动中,却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了他很高评价。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吸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同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非常关心和爱护徐海东,徐海东也十分尊敬周恩来,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为后人所颂扬。  相似文献   

19.
范先荣 《党史纵览》2002,(10):15-16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了。”的确,徐海东由一名普通窑工,成长为一个国民党反动派悬赏10万大洋捉拿的著名军事指挥员,怎能不叫这位外国友人感到神秘呢?然而,就在这位曾叱咤风云、战功卓著的传奇式英雄人物身  相似文献   

20.
"他醒了!他醒了!"周少兰高兴地向门外高声喊叫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934年10月,时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的徐海东带领部队刚刚开进到陕西,就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打了一场硬仗.经过艰苦的战斗,敌人终于被打退了,可身为军长的徐海东却倒下了:一颗子弹从他的左眼下钻进去,又从颈后穿了出来,鲜血染了他一头一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