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成人生的两个最大的成分,无非是生活和工作;对此,我觉得很难用一句“满足”或“不满足”来回答。对待生活应不应有满足?凭心而论,对自己当前的生活状况我是不满足的;但那又能怎样呢?从目前自己的收入和工作、家务负担来看,从当前社会的生产水平出发,我没有财力、时间和能力去满足自己生活上的所有要  相似文献   

2.
校园·演戏·做人季钟在纪念"一二·九"运动六十周年之际,我有幸观看了由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演出的五个专场和一台文艺晚会。虽然,这些演出还没有完全达到专业文艺团体的水平,可是,我却是始终被大学生们的演出吸引着、感动着。大学生们能够植根于校园文化的沃土,培...  相似文献   

3.
古书《说苑》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惠子到梁国去当宰相,途中失足落水,幸为船老大所救。听他说要去当宰相,船老大问:“你落了水,一点办法也没有,怎么能当一国的宰相呢?”惠子答:“说到摇船、凫水,我的本领当然不如你;至于治理国家大事,你怎能和我比呢!”道理很简单。陆行莫如用车,水行莫如用舟;庖丁解牛用尖刀,厨师切菜用菜刀;江  相似文献   

4.
儿时,常与葫芦为伴:外婆用葫芦罐盛豆种;母亲用葫芦瓢舀水;而我又爱吃葫芦瓜,可称得上葫芦世家了。其实,真正的葫芦世家是拉祜族。2003年3月的一天,我走进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的大门,就见绿树红瓦白墙映衬着广场中一座光芒四射的大雕塑—金葫芦。人们叫这里为葫芦广场。我正在金胡芦前看得入神,一辆小车在广场一侧停下。宣传部长从车上走下来,向我伸出热情的手。他穿着白衬衣,套了件拉祜族绣有花边的黑坎肩背心,背心左上方口袋上也用黄丝线绣了个葫芦。他向我介绍说:“拉祜族可有千万年的葫芦崇拜了。传说远古洪荒年代,大水成灾,万物将…  相似文献   

5.
闻一平 《新长征》2008,(7):41-41
30年来,四季交替变换,社会发展进步。然而,我能感觉到和享受到的是与我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最重要的书籍、书架和书房的变迁,这是因为我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正>我1922年出生于陕西乾县梁村镇,父母都是农民。1938年,我考入省立邠州师范学校。师范学生投身黄埔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老师们带队,我们走上街头巷尾游行,高呼"停止内战,团结工农,一致对外"的口号,高唱《松花江上》《上前线》《义勇军进行曲》。大家群情激昂,我也有了参军报国的想法。1940年年初,我在报纸上看到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招生,便要去投考。范校长不同意,说我还没毕业;家里亲戚也不同意,因为我是独子,当时农村的观念,独子要是没了就相当于绝后了。但是我一定要去,校长和教史地的文老师都被我感动了。校长还说,我要是考上走  相似文献   

7.
《党史博览》编辑部: 我是《党史博览》的一名忠实读者。自2000年以来,我对《党史博览》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做到细读深思,已经达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俗话说,“读史可以明志”。我从《党史博览》中,真正了解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更清楚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革命斗争、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艰难而又坎坷的奋斗史,从而更坚定了对党的信心。读《党史博览》,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  相似文献   

8.
我梦想着流行多年的"四风"问题不再贻误党的事业,不再坑害各级干部和老百姓。我梦想有朝一日"四风"被扫除干净,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清新,大家无虑无忧;党风政风民风清正,社会无贪无邪。那将是多么幸福、美好、和谐的盛世景象啊!认真完成活动各项任务,绝不许走过场,要成为我们履行职责必守的最后底线。3个环节每一步骤,都要逐个把关,逐项督促,环环紧扣,步步扎实,事事较真。我们的共同责任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入党申请书敬爱的党组织:我叫李胜奇,男,汉族;1937年10月4日出生,山西省壶关县北凰村人。1958年9月17日分配到包钢工作,1962年7月1日调回,分配到壶关县教育局任教师工作,直到1997年12月退休。从1937年出生到1997年退休,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中国的巨大变化,对党的认识由浅到深,对党的感情也日渐加深。1942年,为躲避日本鬼子,6岁的我随母亲逃到了土河村外公家。在除夕夜,我亲眼目睹了“扫荡”的日本鬼子将13位民兵和群众活活烧死的悲惨情景。后来,八路军三十二团赶来抢救群众,鬼子才逃走。我幼小的心灵知道了共产党、八路军。新…  相似文献   

10.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半月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一个半月来,大家表现出了良好的政治素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认真学习,积极研讨,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加强了交流,加深了友谊。通过学习、交流、考察,大家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深化,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党性锻炼得到了增强,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临别之际,我讲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我刊主办单位经省委、省政府及省编办批准更名为『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原党校教育)》亦经省新闻出版局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相似文献   

12.
我是国防大学94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坦白地说,作为一名专业党史研究者,以前我是很少看地方性党史杂志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随便翻了翻辽宁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纵横》,立刻丢掉了以往的偏见,喜爱上了这本溶学术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党史刊物,此后,几乎每期必读。我觉得,该刊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新、信、博、诚”。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捧读《党员干部之友》2012年第一期,忽然发现,"友刊"已经20岁了!作为一个长期以来的忠诚读者和朋友,我心中就想该为"友刊"写点什么了。当我提笔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窗外微雨霏霏,传递着春消息,让我与"友刊"如此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4.
《唯实》1988,(1)
我对《唯实》的总印象是“三性”;一是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的教育贯穿始终,对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二是能配合党的中心任务编发一些专辑,对宣传、理论工作者来说具有适用性;三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发表了一些探讨性的有争议的学术论文,使刊物成为一个能够容纳丰富思想的理论阵地,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我们县以下宣传工作的角度看,《唯实》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为此,提出两点建议:一、对党的中心任务要反映得更快、更敏感些。要根据中央、省委的有关精神,及早组织撰写有关理论文章和辅导材料,并且提前预告。二、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要掌握得更清楚、更准确些。除发表有针对性地阐释各种认识问题的大块理论文章外,还  相似文献   

15.
正是缘分,让我步入塔河矿业公司,是梦想,让我坚持继续工作在基层。初来乍到,这里的一切给我了全新的认识。与塔矿一起,我真正了解了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塔矿一起,我对一线下井工人有了深入的了解;与塔矿一起,我把梦想扎根在这里;与塔矿一起,我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希望。今年是塔河矿业公司榆树泉煤矿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需  相似文献   

16.
继去年暑期的讲《论语》,今年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百家讲坛”又播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讲《庄子》,从收视情况看,一如既往地“热”。我基本上坚持收看了,且以为不错。我这里的“不错”有两层含义:一是于丹教授讲得不错,古今结合,引经据典,声情并茂,娓娓道来;二是受众的认真劲头不错,从收看电视和图书购买状况看,现场听众的专注和场外人们的热忱都很明显。在社会大转型、浮躁风相当盛的背景下,出现这样全民的学习和思考中国古代经典的现象,确乎令人感奋。  相似文献   

17.
我上下班离家太远,2009年年底便购买了小车。坐在自家的爱车上,听着爱人和儿子赞美的话语,心里有一种欣慰的感觉。每当看着孩子那高兴的神态,我就会思绪万千。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逢过年时最让父母担忧的事就是坐车去外婆家拜年,我外婆家住在距离我家很远的小镇上,去那里的汽车每天仅有一个班次,走的是沙石公路,还要翻过两座山,到下午太阳快下山时才能到。  相似文献   

18.
亲情·友情     
世纪末夏日的一天午后,我陪著名作家张承志从松鸣岩下来,就到了蒿支沟我的老家. 张承志要给我父母上坟.为了一丝念想,他多次从千里之遥奔波而来. 记得十三年前他得知我母亲去世的消息后,给我写信:惊悉你的老母亲无常,心里很难过.我要给你母亲上坟.我和她老人家一面之交,但我忘不了在小西湖旁巷子里迎面走来的一丁白盖头.  相似文献   

19.
感恩·回报     
回首17年的成长经历,我内心翻涌不能平静,大学时代的抱负,工作初期的迷茫,每天超强度的劳作,可亲可敬的环卫工人,组织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家人、亲朋好友的照料一幕幕再现眼前。走到今天,我内心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感恩,我今后所要做的就是回报。想想刚到环卫部门工作时,由于年轻幼稚和虚荣无知,使我对环卫行业存有偏见,对清扫工人也有轻视,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之中,让自己走在了人生彷徨的  相似文献   

20.
别说岁月无情,别说往事如烟,多彩的世界怎能预言前行者的脚步。时间可以尘封一切,又可以改变一切,但始终没有抹掉的是我记忆中那层层叠叠“车”的变迁。小时候,我最喜爱的东西就是爷爷那个我眼中旗杆一样高的马车鞭子和那笨拙的钢轴车。爷爷是生产队里的“老板子”头,长着柞树皮一样僵硬的脸且脾气很犟,谁也不能动他那视为“最高权威”的鞭子。爷爷经常赶车去村外的镇里,我也经常能听到关于高楼、汽车以及许多神奇的故事。终有一日,爷爷又要去赶集,我一边扫地、倒水、烫酒,一边哀求爷爷带我去。爷爷三杯酒下肚后,柞树皮一样的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