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提起《朱子家训》,现在多指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柏庐《治家格言》中的名句,被后世广为传颂。但南宋朱熹的《家训》,也被后人称为《朱子家训》,其影响力丝毫不弱,堪称治家、修身、处世的家教经典。朱熹是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对家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2.
下期话题     
正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从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故事,到备受推崇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  相似文献   

3.
家风的力量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个家庭或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就是家风。家风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从古代的《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爱国、仁义、孝老、慈幼、勤俭、立志、诚信,这些传统美德常常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培育和谐和睦、向上向善的家风文化,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讨书的哥""玫瑰之家""藏报老人"……一个个"最美家庭",用善良、友爱、温情,描绘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他们将良好家风家训带给千家万户,中国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浸润无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优良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强化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并通过建立村规民约、"最美家庭"评选、举办民俗活动等延伸活动,筑牢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良好的家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贵州省强化"家风"建设,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培育提升全民素质,让好家风得以传承宣扬,并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家庭"评选、举办民俗活动等延伸活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固是社会和谐文明的基石。通过对家风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引导全社会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广泛开展传承好家训、讲家训活动,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以好家训提醒引导、感染熏陶家庭成员,发挥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功能,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忠厚传家,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公共活动,弘扬文明健康生活,增进邻里团结,融洽邻里关系,使全社会更加注重家风培育,以纯正家风厚植社会新风。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家教家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并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而国之本在家。家庭,  相似文献   

9.
<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家庭是最重要的纽带。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树立良好的家教、培育良好的家风。朱德在继承优良传统家教家训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育良好的家风,为党员干部在家庭建设方面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促进法》的重要意义 《促进法》是对新时代的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动员令,并就家庭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些都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素重家庭、家教、家风,其中家训是家教的课本,是家庭管理的条规。湛若水晚年,撰写了《湛氏家训》,从宇宙观高度去揭示家与国,以及家庭内在的关系,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具体的训规。其亮点有五,即以“一体”作为家庭建设的核心理念;以“爱”作为维系家的情感纽带;突出“明礼”,树立讲礼仪的好家风;突出“节戒”与“勤励”,树立勤俭的好家风;突出“恤孤”与“助贫”,树立乐善的好家风等,都值得今人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7月13日,随着"我的家风故事"获奖征文名单揭晓,历时一年的征文活动落下帷幕。"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  相似文献   

13.
2021年以来,崇信县把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建"乡风",全县上下掀起共塑家风、传承文明的热潮。2021年9月30日,崇信县保至善烈士纪念馆前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活动——崇信县流动家风馆在这里首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驻足观看。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21,(10)
正在"十四五"开局之际,《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出版发行,对于全社会深刻把握新时代家庭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提升党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黑龙江省各级妇联组织应把学好用好《论述摘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1)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有300户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殊荣,我区有7户家庭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这些文明家庭崇德向善、事迹感人、影响广泛,他们将家风家训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里、体现在举手投足中。他们的故事,充满家风建设正能量,传播传统美德之芬芳,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风尚发挥了鲜明的导向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兵 《学习导报》2012,(12):46-46
清代江苏学者朱柏庐所著《治家格言》,从旧时代的道德观出发,规劝人们安分守己、修身养性,被后人称作“朱子家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7.
正为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7年以来,金牛区妇联携手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城管局等多部门,围绕家风传承、家庭美德弘扬开展了一系列家庭建设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幸福金牛·爱驻我家"主题活动,引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其间,美德新风驻  相似文献   

18.
家风是什么     
正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称门风。在我国,许多家庭都有立家规家训的传统,许多法律管不了和别人不便管的事,用家规就迎刃而解。好家规带出好家风,好家风培育出好儿女,这种好家风带入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延续家兴业旺,普泽后世;实现和谐、文明、健康、富有的的幸福家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许多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视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会上,贵州有8户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以优良家风家训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活跃、见效于家庭,贵州采取了许多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