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陶铸同志曾经战斗和生活在哲里木盟这块土地上.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却为开辟哲里木盟的革命工作立下了丰功伟绩.1945年10月,陶铸同志奉命到东北开辟根据地,任中共辽宁省工作委员会书记.11月,陶铸带领省工委干部撤出沈阳,在法库组建了中共辽西省委,陶铸任省委书记.1946年6月辽西省委改辽吉省委,陶铸仍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辽吉省委旧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新华街道新华社区明仁南街156号,今为白城铁路工人文化宫。辽北省政府旧址位于明仁南街177号,今为白城铁路运输法院、白城铁路运输检察院。两处旧址均为日伪时期建筑。1946年6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中共辽吉省委、辽吉军区和辽吉行政公署,先驻洮南天恩地局,9月迁  相似文献   

3.
《盖平报》是中共盖平县委的机关报,筹办时期叫政治处机关报。(因当时党组织未公开,县委对外称政治处,故叫政治处机关报)创办于1946年2月,停刊于1946年3月底。《盖平报》为时虽短,但在当时,对党领导全县工作,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反奸清  相似文献   

4.
《胜利报》是我党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最早的报纸之一。该报作为中共晋冀特委的机关报 ,于 1938年 5月 1日创办 ,报头由朱德同志题写。1939年 9月 2 0日中共晋冀豫区党委作出决定 ,将《胜利报》改为区党委机关报。卢沟桥事变后 ,国共合作 ,共同抗日。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共谈判的协议和洛川会议决定 ,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并设总指挥部 ,朱德为总指挥 ,下辖 3个师 :第 115师、第 12 0师、第 12 9师。9月底 ,八路军总部命令 12 9师主力出动到晋东南 ,开辟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进入太…  相似文献   

5.
今日新开岭——凤城爱阳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开端之地辽宁凤北经济重镇党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东北日报对新开岭战役的报道:《安东前线我军自卫大捷》(新华社东北1946年11月4日日电)《第二十五师的毁灭》(解放日报1946年11月5日)《欢庆辽东大捷》(东北日报1  相似文献   

6.
《烽火三年——解放战争时期的辽吉五地委》一书,系1986年7月,经中顾委委员、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同志主持召开的编篡《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辽吉根据地》资料丛史座谈会确定的,由阜新市委党史办牵头,锦州市委党史办、哲盟委史志办和黑山、北镇、阜新、彰武县委党史办,库伦、奈曼旗委史志办相协同,经过两年多广泛征集查访,在560余万字资  相似文献   

7.
《福州党史资料》1986年第6期发表苏华同志的回忆录《省委地下联络总站在仓山的活动》。现摘要如下:抗战胜利后,省委决定加强城市工作,在福州建立据点,以加强省委和各地委间的联系。1946年初,我作为省委负责联络工作的政治交通员和饶刚生、陈德义、陈辉明、魏雪馨等同志一起来到福州,通过省委负责  相似文献   

8.
在解放战争中,有一支活跃于辽吉前沿区的特殊的部队.她适应战争需要,即是文艺团,又是工作团、战斗团,在辽吉前沿区,处处留下了她坚实的足迹.这支特殊的部队就是辽吉一分区宣传队.她创建于1946年5月,为辽西五分区“前锋剧社”.1947年1月,一、五地委合并后改称辽吉一分区“挺进剧社”.不久,改称辽吉一分区宣传队,隶属于辽吉一分区司令部政治部.1948年12月,随着辽吉一分区的撤销,该宣传队解体.先后有陈德明、贾孝华、方觉、李信、何振东、霍成国、张荣启7位同志任过队长(社长),指导员等职.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成为正式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隶属中共中央。《人民日报》的前身——华北《人民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抗敌报》等,分别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以及北方局在1949年8月以前的机关报。由此来看,《人民日报》及其报系中的报纸,与中共中央华北局,并上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有着一脉相承的组织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机关报《人民日报》在邯郸正式创刊发行,张磐石任社长兼总编辑。1946年6月底报社迁至武安南文章村,后迁入河西村,与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合属办公。晋冀鲁豫边区机关报《人民日报》共出版746期,其中在武安出版702期。这是1946年在武安市河西村装订的全746期合订本,为三级文物。  相似文献   

11.
1947年11月,中共辽吉省委(由原辽西省委和吉江省委合并)召开地县书记联席会议,传达了全国土地会议精神、刘少奇同志的报告和东北局的通知,布置了全省土地改革工作的任务。会上,省委书记陶铸同志在与会同志半个多个月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做了题了《新形势新任任务下的群众运动》的总结报告。当时,我任辽吉省委一地委书记。省委土地会议结束后,我即回地委。随着东北解放军冬季攻势的开展,一地委所领导的康平、法库、东科前旗、铁岭、昌图、新民等县旗的工作局面已经打开。康平、科左前旗、  相似文献   

12.
<解放>报诞生于1946年2月,是叶剑英任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期间,为宣传抗战胜利后中共"和平、民主、团结"的重大方针和政策而创办的.它是当时我党、我军在平津地区及华北、华中国民党统治区惟一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它虽然仅仅发行了三个多月,但它在平津人民心中播下的革命真理以及叶剑英为<解放>报的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在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有一份影响很大的报纸.这就是中共鄂豫边区党委的喉舌——《七七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七七报》与新四军第五师的《挺进报》合并,更名《七七日报》.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机关报,《七七日报》以更加强大的阵容、更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关注.这份被李先念誉为“我们的政治大炮”的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东北解放40周年和陶铸同志逝世19周年,在郭峰、曾志、刘异云、王振乾和赵石同志的领导下,由中共辽宁省委党史办组织编纂的《陶铸在辽吉》回忆录专辑,经过两年的紧张工作,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三年解放战争期间,陶铸同志一直战斗在辽吉地区。他曾是中共辽宁省委的第一任书记,并始终担任辽吉(辽西、辽北)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在坚持辽吉、坚持边沿区和敌后斗争的艰苦岁月中,陶铸同志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艺术和才能,他英勇果断、关心群众,深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现在使用的报头是毛泽东于1948年夏初华北《人民日报》创刊前夕题写的。这个报头写得飘洒灵动,是毛泽东所书“毛体”向成熟期过渡的代表作之一。再将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的报头前溯,可以发现,自解放战争渐渐接近全国胜利时,毛泽东的书法亦有相当明显的变化。创刊于1946年5月15日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第一个“毛体”报头,是集字而成的。当时,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在石家庄创办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张磐石任总编辑。从决定办报到印出创刊号,时间不足一个月。筹办期间,编辑部一方面电请远在延安的毛泽…  相似文献   

16.
正1946年8月6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则令延安军民格外振奋的战斗消息:"中原突围皮定均旅全部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华中《新华日报》亦发短评,题目为《谨向皮定均将军所部致敬》。短评称: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无疑地将给面临严重斗争的苏皖解放区以莫大鼓舞,因为这支兄弟部队的胜利到达,不仅增强了我们的自卫力量,而且丰富的战斗经验,更使我们取之不竭,用之无穷。谨向胜利突围的英勇指战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慰问!  相似文献   

17.
1945年日寇投降以后至1948年辽沈战役胜利,陶铸大部分时间在辽吉地区担任省委书记。在东北黎明前光明与黑暗决斗的三年中,他以对党的赤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艰苦朴素,清政廉明;方便予人,困难予己;任人唯贤;作风民主;始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他在辽吉大地留下的闪光足迹,既记载了他的卓著功业,也铸就了千秋风范。  相似文献   

18.
党史知识     
《湘潮》1993,(8)
类别____《新中华报》《新中华报》是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华》报,1937年1月29日改名为《新中华报》,在延安出版。初期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五日刊,报刊出版序号与《红色中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报是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机关报,创刊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一九四五年五月一日,坚持出版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一直是《新民主》报社办报人员之一。近年来,我抓紧回忆动笔,时断时续地写出了这篇稿子,现抛砖引玉,请知情的同志斧正,也算提供一点历史资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鹿璐 《前线》2011,(4):16-17
北京市档案馆藏有一份珍贵的老报纸——北平《解放》报第一号。北平《解放》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的第一份公开机关报,这份报纸利用合法的手段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揭露国民党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实面目,号召民众起来为实现和平民主而斗争。为我党争取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