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日前,由本刊举办的"村官村事"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与大力支持,共收到来稿180余篇。征文活动评审委员会对来稿进行了认真审读,评选出优秀征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本刊将对获奖征文进行表彰,向获奖作者颁发证书。  相似文献   

2.
尽孝     
去年十月末,有我参与编著的《晚年刘少奇》书稿临近收尾,一篇论文正在写作中,九旬老母在室内突然摔伤,右肋骨折,卧床日久,长了褥疮,引起并发症,几度濒危。她嘱咐我把自己亲手做好的寿衣放在枕头边,说:"看着不好就穿,别让我光着身子走。"全家人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幸亏老人身体底子好,加上疗救及时,护理得法,她的病情慢慢趋向平缓,生活虽然尚难自理,但毕竞是一天天好起来了。这段时间,有的外埠亲友来信问我忙些什么,有的报刊编辑打电话约我写点文章,我便以实情相告,对他们说,我眼下只能做一篇"文章",就是尽孝;而…  相似文献   

3.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个继母,在继女九岁那年,我和她爸爸走到一起。虽然我也有过婚史,但第一次婚姻没有生育,再婚后也没有要孩子。一晃20多年过去,继女已经33岁了,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坦率地说,我再婚之后与继女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孩子在心理上一直对我有一种抵触情绪,误认为是我拆散了她生母和生父的婚姻。我曾试图做过沟通,但无济于事。五年前,我丈夫因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兵种部原政委田永清将军对本文的推荐语:这不是一篇普通的纪念文章,而是一件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这篇文章的作者也不是我,所以不便署上我的名字。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是已故全国妇联原书记处书记田秀涓大姐。对于这位大姐,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和事迹了,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她的英名在冀中、  相似文献   

5.
与青年朋友聊天,我发现有的同志和我年少时的情况很像,就是对别人批评自己骄傲自满不以为然。有的同志因为骄傲影响了入党、晋升,搞不好人际关系,不找自己的原因,反而抱怨别人"没素质"、"没眼光"。还有一种现象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就是把骄傲自满当作前卫和时尚,"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看过一篇网络日记,叫做"笑谈满招损谦受益"。作者说:"从古到今,我们都深信不疑,一代教育一代,要谦虚做人……于是压抑自己张扬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正麦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我母亲85岁,像大多数老人一样,跟疾病抗争成了她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算了算,仅今年她就已经住了6次医院,我能做的就是到场陪护,我在场时其实经常也无事可做,可以说的话并不多。往往是头一天,她会对我说很多话,邻居长,邻居短,诸如此类,说了这  相似文献   

7.
2021年7月,我来到天富发电产业售电公司热控分厂辅机班实习.班长安排蒋海英师傅和我签订了师徒合约,她成为了我第一个师傅.上班的第一天,蒋师傅带着我一起巡检,带我认路,讲解设备.蒋师傅和我说:"不要着急,慢慢学.这些路和这些设备我也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记住的."就这样,在实习的这段时间,蒋师傅用她的耐心,一遍一遍地把现场设备和原理讲给我听,直到我记住理解为止.  相似文献   

8.
陈凤翚 《奋斗》2014,(4):46-46
正《奋斗》创刊500期,我发自内心地表示祝贺。祝贺《奋斗》500期,是因为我有幸为《奋斗》当了30多年的作者。30余年前,编辑孙庆超编发了我在《奋斗》发表的第一篇稿。从此,我成了《奋斗》"杂谈与随笔"栏目的作者,而且这一当就是30多年,几乎没有间断。随着我在《奋斗》发稿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我最难忘的是有了湖北‘亲戚’,这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有了他们的支持,我觉得日子有盼头了,离我致富的目标更近一步了。"2015年元旦这天,天空飘着小雪,五师九○团哈萨克职工马丽·坎加坎起得格外早,她一边将"香别特牧家乐"的招牌挂到房前,一边向前来帮忙的邻居诉说着心头的喜悦。头一天,马丽用湖北"亲戚"送来的5000元帮扶资金购买了彩旗、熏马肉、订制了招牌,她得抓紧时间布置和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5,(12)
<正>2014年10月以来,《党建》杂志、党建网开展了"美丽中国·文化乡村"和"我当宣传委员"有奖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美丽中国·文化乡村"共收到来稿500多篇,"我当宣传委员"共收到30018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之友》2010,(12):24-24
前不久,由本刊与《中国人事报》、《党建文汇》联合举办的"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与大力支持,各主办单位共收到来稿500余篇。征文活动评审委员会对来稿进行了认真审读,评选出优秀征文一等奖40篇、二等奖77篇。其中我刊报送的作品有20篇获一等奖,30篇获二等奖(名单如下)。各主办单位将进行表彰,向获奖作者颁发证书。  相似文献   

12.
家有贤媳     
在四师六十七团三连,只要一提起高燕,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没有不说她好的.婆婆王秀英说:"我这个儿媳妇就跟我的亲闺女一样." 冯新平的母亲王秀莲是一位不爱多说话但明白事理的"五七"家属工,她的丈夫在2008年因病医治无效,当年9月16日不幸去世.现在她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一提起儿媳高燕,王秀英的脸上就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总是见人就说:"这哪是我的儿媳妇,根本就是我的丫头,甚至比我的丫头还要亲呢."  相似文献   

13.
赵子源 《党课》2020,(6):110-111
“在生活的打击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日子一如往常是最安稳的幸福。”作者苏晓琳在《追逐我的梦》一书中的开篇这样说。她的文字也是安稳的,没有刻意去描写苦难的跌宕起伏,也没有刻意赚人眼泪的情感叙述。苏晓琳,是一位残疾人;而我,是一名图书编辑。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是我刊《红广角》(即《广东党史》)杂志创刊32年、办刊200期的大喜日子,我刊于本期起开设"我与《红广角》"栏目,发表热心的作者和读者叙述与本刊交往的过程及感想,抒发对本刊的感情,对本刊办刊特点、成绩的评价,对本刊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文章。以促进我们奋发向上、拓宽思维、吸纳合理建议,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发挥本刊作为中共党史宣传的窗口作用。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来稿,我们将择优在本栏目发表。本期发表以下三篇诗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以这样的句子开头。谁是范雨素?一个大城市中的育儿嫂,一个城中村里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尝过命运的苦酒与甘霖的女人。她的一篇自述,以质朴的表达、真挚的情感,收获了很多人的赞叹和眼泪。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与本刊联合开展的"践行‘三严三实’,加强自身建设"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此次征稿活动,得到全国读者的积极响应,投稿作者遍及全国12个省市区,作者单位包括省市县等各级组织部、人事局以及高校、党建研究机构等部门。征文截稿时,共收到来稿421篇,其中集体报送233篇,  相似文献   

17.
<正>73岁的刘淑珍已有50年党龄了,退休后担任了西交民巷社区工作站党支部委员。9年来,她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常住外来人口细心呵护、百般照顾,为他们送去了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中的帮助。她说:"老了,退休了,能为大家做一点儿事,我觉得很踏实。"  相似文献   

18.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刚刚被提拔的某中直系统副处级干部。最近,出于个人理财投资的考虑,我想开户购买股票,可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妻子不同意,她的理由是:"前些日子我们单位好几个处长都把股票账户清了,对处级以上干部可能是有什么说法。"我想问一下,处级干部是否允许买卖股票?  相似文献   

19.
在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残疾人都知道这句话—一"有难事,找付琼".街道下设7个社区的干部和专职残疾人工作协管员也常说这句话——"付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最懂得残疾人的心,她是残疾人的‘拐杖’."而付琼自己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干好工作是我的责任.我愿为残疾人服务."尽管身子消瘦,骨子里却流露出坚毅;尽管不善言谈,为街道社区残疾人办事却敢想敢做,风风火火.她,就是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办事处残联残疾人工作协管员付琼.  相似文献   

20.
彭丹同志要我为她这本纪念彭塞的文集做点编辑工作。常言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编辑纪念彭塞这样一位资深共产党人的文集,无论资格、学识和关系,都轮不上我。大概彭丹同志看透了我的心思,又说,你在彭塞生前曾采访过他,对他比较了解,他逝世以后,你们又在刊物上组织了一组悼念他的文章,社会影响很好。你就做我这本书的编辑吧。恭敬不如从命。我也不揣冒昧地接受了这项任务。虽然彭塞生前曾接受过我的采访,我也将采访的内容写成了文章发表在刊物上,但采访的内容和所涉及的方面都很有限,只涉及建国后他的工作、经历和遭遇。如果要问我对彭塞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