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2017,(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  相似文献   

2.
<正>因公殉职、年仅48岁的福建南平市副市长廖俊波同志,生前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用充满党性分量的"三句话"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最走心的一句话:"赚钱的事让群众干。"廖俊波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所  相似文献   

3.
<正>古往今来,同样为官一任,为何有人硕果累累,有人却碌碌无为?有人名垂青史,有人却如过眼云烟?"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廖俊波同志的回答掷地有声。对老百姓,他总有一颗"柔软"的心,认群众作亲人,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奔波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第一线,以忙为荣、以苦为乐,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称赞。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6)
<正>"三严"的核心就是要用"干净"的作风来做事。群众评价一个领导干部好不好,一是看他思想品德好不好,廉洁不廉洁、干净不干净;二是看他能不能干事、能不能干成事,能不能为百姓造福。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自身不干净,说话办事的底气就不足,在干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腰杆也硬不起来,对歪风邪气也不敢理直气壮地抵制,这样的领导干部不可能干成事。"三实"的核心就是要用"实干"的精神来做事。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是:真干而不是假干,实干而不是虚干,为党和人民干而不是为  相似文献   

5.
正廖俊波同志事迹感人,优秀品质很多,我认为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担当实干。不论处在什么岗位,他都能做到勇于担当、苦干实干,用生命展现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风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和为民情怀。担当实干是领导干部的本职本分,也是最大的为政之德。自己与廖俊波同志有着相似的经历,都在县、乡工作多年,同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但与廖俊波同志相比,自己在境界格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7,(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  相似文献   

7.
廖俊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他的表率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党忠诚、亲民为民、勤政敬业、务实担当和清正廉洁,也表现在他对家风的引领和建设。廖俊波对家风的营造,是他必须践行的家庭责任、为官之德的起点、追求更高的党性修养的人性基础。廖俊波对家风的引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恪守孝道,培养官德;践行廉洁,正己正人;兼具"冷"暖,严爱相济。在廖俊波的带动下,他的家风呈现出清正廉洁的状态,这种家风也引领着社风、促进着党风。廖俊波的家风建设符合党中央在新形式下对于家风建设的要求,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来,两个热词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一个是廖俊波,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一个是政治资源,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也被人们热议。林小华,曾任邵武市委书记,如今已退休。他是廖俊波从中学教师成为政府工作人员,后来成为镇长、镇党委书记的引路人。他最了解自己的老部下。林小华说:"现在人们总说政治资源,电视里这么  相似文献   

9.
正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忘我工作、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高度契合。无论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还是落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组工干部作为最讲党性的干  相似文献   

10.
<正>连日来,廖俊波同志的感人故事在干部群众中广为传颂。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  相似文献   

11.
<正>6月6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此前,按照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反复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和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廖俊波同志是我们所有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同志的好战友,听到他因公牺牲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非常痛心。另一方面,习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7,(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  相似文献   

13.
正开国大典前夫妇携手绘制毛主席像早在迎接北平解放时,周令钊就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带领学生们画宣传画、写标语,布置会场。他才思敏捷,成了中央美术学院有名的"快手"——构思快、动手快、干得好。1949年4月初,国共和谈在北平六国饭店举行。事前,周令钊接受了上级交给他布置会场的任务。经过现场考察,周令钊利用会场里的8根柱子,分别写上和谈的八项条件,并各挂了一个用木板制  相似文献   

14.
<正>"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中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他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在群众中树起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不朽丰碑。做官当学廖俊波。他内化于心的忠诚、激情实干的担当、干净阳光的心灵,让我十分敬仰,在我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照亮了前进的方向。觉悟体现忠诚。政治觉悟闪耀  相似文献   

15.
正吕长富研究出的打假技术让很多人受益,但更让我们受益的是他用实际行动讲述的道理: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心态,只要心不老,即使退休了,也能拥有年轻的状态。"他不在打假现场,就在打假的路上……"了解吕长富的人对他这样评价。从1972年进入质检系统,到2004年从重庆市质监局领导岗位上退休,吕长富从事质检工作30多年。他退出现职岗位后,事业心却不消退,坚持以民间身份从事打假,十几年如一日。虽年逾古稀,但他仍  相似文献   

16.
<正>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身上所彰显的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与"君子之风"完美契合。我们当大力传承和弘扬廖俊波的精神风骨,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砥砺前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要品读廖俊波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梅之顽强。廖俊波主政的政和县,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但他艰难困苦浑不怕,发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如寒梅般"迎风战雪",让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3月27日,由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的电影《政和书记》,在南平市建阳区开拍。该片旨在通过电影的艺术创作,表达对廖俊波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敬仰,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俊波精神。笔者对廖俊波并不陌生。2006年5月,他调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时,笔者在南平市直机关党工委任副书记;2016年10月,已是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的廖俊波,多了一个职务——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那时,笔者已退休回到建阳"安度晚年",偶尔到位于建阳区童子山立交桥北侧的武夷新区管委会走走,听到一些关于廖俊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正>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公务员,对机关工作的特殊要求不了解、不清楚,导致工作中出现一些无意识差错,耽误工作,也耽误了自己。那么,在工作中该如何避免这些"无意识差错"呢?开会发言声音要洪亮我主持一些研讨会或座谈会,二三十个人的会场不大,但有的人发言声音很低,我听着很费劲,就提醒他:"能大声点吗?"他提高了一些,但是还是很低,我会再请他提高音量,确保大家都能听清楚。我  相似文献   

19.
正从群众观念上察"德"。"为官者,德为先;为官者,民为本。"对群众有没有感情,对群众利益敢不敢维护,群众冷暖有没有挂心间,群众诉求有没有去落实,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观念,也是干部"德"的重要表现。考察识别干部的"德",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以偏概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深入基层面对面倾听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才能把口碑好、品德高尚、敢于担当、表里如一、群众公认的干部选出来,造福一方百姓,带动工作发展。从群众工作方法上察"能"。运用群众工作方法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党员干  相似文献   

20.
<正>在基层调研时,听到有的党员干部抱怨工作难干,埋怨群众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群众理解、配合、支持,把工作好做呢?抱怨和埋怨恐怕无济于事,甚至会起反作用;只有主动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才能达到目的。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处理好"听群众讲"与"讲给群众听"的关系。善于"听群众讲",对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的掌握就会更准确、更全面,工作的着眼点与着力点就会更明确,决策和举措就会更科学。当然,群众讲的有时可能是逆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