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实干苦干,还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研讨会上深刻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来说,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政智慧,对于提高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工作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4,(11):33-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中国精神孕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这片土壤里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4.
《理论导报》2014,(9):1-1
正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其文明传承、文化源头就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传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印记,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多方面的有益的启示。朱子理学和徽骆驼精神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徽州人追求民主、崇尚法治、讲究公平、主张正义、安定有序、诚信为本、孝悌仁爱、急公好义、崇尚自然、注重环保的精神传统构成了和谐社会和谐精神的不同侧面,而弘扬徽州社会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传统,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则可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熊雄 《学习月刊》2014,(2):19-21
孝文化作为“元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孝文化受到了各方面的猛烈冲击.但不能否认.其影响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对孝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本文试图探讨孔子对夏商周孝文化的批判和继承.为当代孝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传统文化虽说融儒释道三家,但治世却主要是儒家。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政德建设资源,可以为今天治国理政包括为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政德=德正,即确立政德标准政德是治理国家政事过程中官员所必需的德行。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仁德治国的执政者就好比是明亮的北极星,能自发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志道、明辨、知止"等思想精髓,可以为当下党员干部修好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旗帜鲜明、立场笃定的"大德"提供一些有益启示。要"尽忠竭诚"。"忠诚"在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被看作最崇高的道德规范,也是为官从政的根本。《忠经》中讲:"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最至高无上的"大德",就是忠诚。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1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再次提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历经以儒为本,新生转进;政教合体,百无内乱;顺势而为,自觉回归三个阶段。面临当前文化困境,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本质相通,在增强责任意识,营造宽容和谐方面能给我国当前的转型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廉政思想和强大精神力量;弘扬与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营造崇尚清廉的社会氛围,促进廉洁从政;反腐倡廉必须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制度反腐的有益成份。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7,(6)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已经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观念,与传统文化不断的碰撞。而在不断的冲突中,寻找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网络文化的正向积奠,为时代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隋灵灵 《理论学刊》2023,(5):159-168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观、辩证观、实践观和历史观等哲学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传统哲学价值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亲缘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涵养、滋养、营养。这三点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5.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高度重视英雄文化的培塑工作,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战场立功创模活动、灵活多样的宣传动员,激励参战官兵大力弘扬我军革命英雄主义传统,造就出了一大批战斗英雄。这能为新时代践行强军目标,打造练兵备战的英雄文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的理论深化需要置身于文化自觉的视野中,而文化自觉可以从文化传统、时代境遇和路向选择三个维度去考量。以此三维度为延展,"中国梦"的内在规定性便得以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命脉;二是中国梦离不开现代文化的滋养和培育;三是中国梦要求人们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文化强国梦。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有着政德建设的丰厚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治政经典,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政德内容,孔子对此早有概述。据《尚书大传》卷五《略说》记载,孔子云:"‘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孔丛子》的记载与此  相似文献   

18.
党的根本宗旨的确立与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意识的批判与吸收是分不开的。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为毛泽东创立党的根本宗旨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化纽带"思想是江泽民传统文化观的核心思想,是江泽民对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功能的全新定位。全面梳理和系统把握其"文化纽带"思想可以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找到深层的文化资源;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找到思想养料;可以促使我们加深理解"一国两制"的文化背景,发挥传统文化在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中的作用;可以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队伍,调动、维护、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概念入手,在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希望本文能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