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科技创业是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引擎。科技创业的引导扶持合力重在通过高校内部机构高效协同,实施以"机制先导、教学主导、氛围引导"为路径的校内科技创业教育机制;通过校内与校外子系统紧密协同,以大学生科技创业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实施以"创新驱动、实训试验、孵化转化"为路径的科技创业实践创新机制。集聚政校企多方优质创业资源,助力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与创业团队量质齐升,方能开创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喻丹 《当代贵州》2014,(18):3-3
正"十一五"以来,科技支撑贵州生态农业快步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的科技服务体系示范辐射作用逐渐加强。目前,贵州的4个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27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栽体和平台。园区综合运用现代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园区已经发展成为本市经济、科技、产业发展重要的先导区。目前,上海市有国家级开发区15个,市级开发区26个。同时,区县、街道(社区)、乡镇通过整合区域优势,利用区域内商务楼宇或旧厂房置换改造等方式,形成了以都市产业园区、创意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各类形式的经济园区。据初步统计,上海共有各类园区150余家。园区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园区已成为本市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二是园区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聚区。三是“两新”组织在园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园区已成为“两新”组织的重要集聚区。随着园区的发展,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4.
方建中 《唯实》2010,(8):113-118
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于江苏经济发展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当前江苏各种创新要素互动耦合良好,多维度优势逐步形成,已具备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应该通过全方位吸引和聚集科技园区创新要素、加强园区的产业组织创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开放型创新模式等对策措施,使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真正成为江苏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5.
<正>"凤还巢计划"精准引导遵义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创新,有力促进了遵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4年以来,按照省委"黔归人才"计划的总体部署,遵义市委组织部围绕全市"人才创业和科技创新优选地"这一定位,以"人才工作促进生产力工程"为总载体,实施了"凤还巢计划",精准引导遵义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创新,开辟了引进人才工作新路径,吸引了大批遵义  相似文献   

6.
高炜 《奋斗》2006,(9):48-49
我省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建设实施以来,按着政府扶持、院校孵化、企业运作的原则,建设起种植业科技创新、畜牧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示范三个园区,成为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科技交易、综合服务和旅游观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全省示范、应用和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天长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倍加奋力、率先崛起"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通过环境营造、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入库税金近3.4亿元,同比增长42.5%。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以来,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服务发展大局为己任,找准法院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强化司法理念,创新服务举措,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服务全市"四个走在全省前列"目标定位,为廊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有效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健康、良性发展。2014年,廊坊市中院工作平稳推进,取得累累硕果。这一年,该院积极发挥审判职能,  相似文献   

9.
<正>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是北京市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伴随着企业大量入驻,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公司党支部以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为抓手,以党建工作引领园区服务科技创新,助力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世界领先专业特色科技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辛集市大力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兴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助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加速器"。截至2018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8%,其中个体工商户3.2万户、企业8520家;317家规上工业企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业是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引擎。科技创业的引导扶持合力重在通过高校内部机构高效协同,实施以"机制先导、教学主导、氛围引导"为路径的校内科技创业教育机制;通过校内与校外子系统紧密协同,以大学生科技创业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实施以"创新驱动、实训试验、孵化转化"为路径的科技创业实践创新机制。集聚政校企多方优质创业资源,助力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与创业团队量质齐升,方能开创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坚持"两座山"的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美丽浙江建设。抢抓"两个革命"的历史机遇,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以建设科技大市场为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强化"两只鸟"的方法,狠抓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围绕破解"两张皮"的目标,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确立"两个第一"的意识,大力推进人才发展和创新环境建设。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关键要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科技大市场为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5,(4)
<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年来,牡丹江市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持续推进科技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排名全省第三,首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开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趟出一条符合牡丹江实际的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虹口北外滩开业园区是以扶持青年群体创业为主,集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实践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业扶持平台。总建筑面积7230平方米,可提供商务型办公和经营性用房143套。园区内还建立全市首个青年网上创业基地。结合北外滩地区发展航运服务业的产业规划布局,园区以扶持发展航运配套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为保证党建工作不出现空白点.  相似文献   

15.
方在农 《唯实》2007,(8):61-64
兴建科技园区是20世纪促进科技产业化的重大创举.进入21世纪,我国高新区向"二次创业"阶段迈进,这对高新区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基于对世界科技园区主要特质和管理体制以及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分析,重点对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深化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7)
正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座落于塞外名城——包头。为切实落实国家、自治区、包头市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全面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包头师范学院积极促进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园区建设工作。学院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在新常态下就业创业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总书记对民生和就业创业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当前做好就业创业在全局工作的重要地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启发最大、指导性最强的就是要对接产业园区建设来扩大就业创业,这为我们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把万众创新与大众创业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带动创业拉动就业。创新带动创业拉动就业是提高产业层次,扩大知识型人才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措施,也是以创新带创业就业的重大举措,我州以中科汉天下为代表的新型创业取得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两港三区"为重点,努力建设"天堂硅谷",把杭州建设成为一个既信息化、又有高度发达IT产业城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本课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建设杭州"信息港"的几点思考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升级;二是以"信息港"建设为契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城市信息氛围;三是以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构筑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万敏 《理论建设》2008,(5):80-81
在“建设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的过程中.杨浦区和复旦大学共同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通过实现高校、园区和社区的多种资源聚集、共享、互补、融合,把大学校区建设、科技园区发展及城市社区繁荣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城区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常熟市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全市六大战略中的第一战略,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强政策扶持,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载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落实科技惠民富民等五个方面,组织实施了高企培育工程、"313"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通过实实在在的抓手,提升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水平。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