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安正 《唯实》2014,(12):86-87
人生几十年中,总有某些对于他一生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英雄一生,自不必说;一介草民,也会有一段闪光的岁月(哪怕微光闪烁)。著名状元实业家张謇41岁时,恰逢1894年,即农历甲午年。按照60年轮回的干支年份排序,张謇73岁寿终前,只遇过一次甲午年,60年前没有张謇,60年后张謇又归尘土。但事实上60个干支年份中的大部分,张謇一生都仅遇过一回,故甲午年之于张謇,或张謇之于甲午年,并没有什么特殊关联。但张謇与甲午年,确实碰出了火花。  相似文献   

2.
正吴质,"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夫人吴道愔之弟吴藻新的长子,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挽救众多将士生命的"白衣英雄"。1953年初,志愿军第24军军部遭到美机轰炸,代军长张震与4名将领均受重伤。张震被炮弹炸伤,两块弹片嵌入体内,其中一块弹片击断了他的脊椎骨与血管,血流不止。被抬入野战医院后,  相似文献   

3.
蒋国宏 《理论学刊》2014,(1):105-108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管理思想家。他对近代中国的吏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在汲取西方近代管理学说的新鲜元素和对中日两国的吏治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阐发了丰富而独特的吏治观点和主张。张謇的吏治思想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宝库,而且对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1894年,张謇状元及第,抱着“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鸿鹄之志,他毅然放弃了诱人的仕宦生涯,选择了创办实业的艰辛人生。他以创办大生纱厂(后来发展为大生纺织公司)为起点,先后创办了几十个实业、教育、慈善和社会事业单位,影响遍及全国,成为中国近代誉满天下的著名实业家。记载大生纺织公司几十年风雨历程的《大生纺织公司年鉴》,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该公司的经营谋略,揭示了该公司的成功之道,其宝贵的经验对现代企业经营,尤其是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不言而喻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伟人毛泽东50年代谈到中国近代工业时说过:“讲民族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诚哉斯言!岂可忘记张謇,这个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近代农业,近代盐业和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创始人!张謇,虽已故世70周年(1926年8月24日病逝于江苏南通濠南别业),然而,却让后人感到他的确确实实的存在。他以其博大的思想,以其超凡的胆魄,以其开拓的精神,以其卓著的功绩,活生生地存在着。而且,在深刻地影响、启迪和激励着今人——中国人和外国人。  相似文献   

6.
晚清三商人     
吴钩 《廉政瞭望》2013,(16):49-49
如果要列出一个最有知名度的晚清商人榜单,我认为胡雪岩、盛宣怀与张窨这三位,是可以进入三甲的。由于小说与电视剧《红顶商人》的渲染.胡氏之名已经家喻户晓;盛宣怀则以“大买办”的盛名被写入主流近代史;张窖“状元实业家”的名号也是响当当的。  相似文献   

7.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我国即将叩开世界贸易组织大门之际,为了适应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我们南通市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十五大精神和党中央"扩大对外开放"的工作方针,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构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南通东濒黄海,南临长江,素有"江海明珠"美誉。近代以来,南通地区曾得风气之先,是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清末民族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兴学、办纺织工业,至今仍传为佳话。然而在近代内患外忧的…  相似文献   

8.
<正>初次见面,本文主人公那憨厚的笑容和蓝色的工作服上鲜红的共产党员标牌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个头不高却神采奕奕,话语不多却掷地有声。出生于1979年的他,已经取得了诸多令同龄人羡慕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铣工状元""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劳动模范""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同事们誉为"铣工专家""沈飞一把刀""金牌班长"。他就  相似文献   

9.
蒋国宏 《理论学刊》2007,4(3):114-117
无论是西欧的重商主义还是晚清的重商主义,都重视货币和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主张由国家直接对经济进行调节。而张謇并不特别重视商业,明确反对以商为立国之本,反对政府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干预企业的运营。在张謇的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实践中,商业也不占重要地位。因此,很难说张謇的实业思想具有很强的重商主义特性。  相似文献   

10.
梦想成真——刘毅与他的“崇光”之路王慕科坐在刘毅的对面,细细琢磨着这张陌生而又熟悉的脸,陌生是因为他与我想像中的科技实业家相差甚远;熟悉是他这张脸放在关中人群中一点也不显山露水,显得格外熟悉。刘毅给人的感觉是朴实、直率,还有些倔犟。刘毅说他做人做事喜...  相似文献   

11.
走进朝天区小安乡文昌村,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是第一印象,村民怎么也走不出这贫穷围起来的大山.可村子里却有一位不服输的人,他没有苦等、苦熬,而是积极探索发家致富的门路.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他成了全乡养兔最多,效益最好的一户,他就是文昌村的"养兔状元"--于明玉.  相似文献   

12.
1914年,张謇先生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亲笔题写了"忠实不欺,力求精进"的校训,其言质朴,其语铿锵,其理深邃,虽时过近百年,仍掷地有声,鞭辟入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们眼中,张福多入选"鞍钢楷模"当之无愧。作为鞍钢一线职工的优秀代表,他拥有着一张近乎完美的技术成绩单——连续三届鞍钢技术竞赛轧钢工状元、鞍山钢铁首批高技能人才等级序列特级技师、辽宁省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1996年,张福多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1997年,该厂动工兴建1780热轧带钢生产线,张福多被选调为该生产线的第一批精轧压下操作员。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的高考过后,一些大学准备花重金揽得"状元"归。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某名牌大学,开出10万元的价码,争夺各地状元。进学校后,院系还会奖4—5万元。这样算来,一名"状元"的报价,大约为15万元。去年,南方某省"状元"最终的"成交"价格为2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卑劣的借口     
<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昊书太竟然"金屋藏娇"20年,而伴随他20年的"二奶"竟然小他23岁!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二奶"初为他的情人时,刚刚14岁……14岁,还只是一个孩子,张娇娜怎么会跟比她大23岁的"叔叔"走到一起了呢?是因为她的"英雄情结"被"叔叔"利用了——按理说,崇拜英雄的张娇娜对解救堂姐的公安局局长充满崇敬之情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吴书太却借着与家境贫困的张娇娜"结对"资助,轻取"猎物"。许多贪官做贪腐事时都会给自己找借口。有贪官借口"拒  相似文献   

16.
正王尚典,1980年1月8日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锦西石化公司机械厂车工。自入厂第二年开始,王尚典连续3年蝉联总厂技术技能大赛"车工状元";2004年,他就在全国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银牌;2012年,他又登上了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冠军领奖台,成为辽宁省和中国石油系统首个"全国车工状元"。2005年的一次意外使王尚典的右手拇指粉碎性断裂,医生说只能用脚趾移植,这意味着王尚典的  相似文献   

17.
<正>1张鼎丞,人们习惯称呼他"张老"。南下服务团小战士称他"张老";陈毅、粟裕、叶飞、方毅等老革命家也称他"张老"。战争年代,在闽西的大山里,跟随他一起打游击的红军战士,见了他不叫"司令"、"政委",只称"张老"——那时,他仅30出头,并未老,也未显见老相。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多人仍不叫他"书记"、"部长"、"检察长"、"副委员长",还是称他"张老"。  相似文献   

18.
状元意指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一名的人。所谓"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名",得状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再加之关乎国家人才选拔和个人功名利禄,上至庙堂下至江湖,对此极为重视。尽管古时的风俗,今天的人们遵从很少,却惟对状元的热情有  相似文献   

19.
<正>70年前的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说过: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有4位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其中有一位是卢作孚(其他3位是张之洞、范旭东、张謇);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到了自清末民初以来的5位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时,又提到了卢作孚(其他4位是张謇、陈嘉庚、荣毅仁、王光英)。谁能想到,时隔60多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王阳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史留下了重要记录的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王阳明的少年时代却并没有让他的状元父亲省心。如果生活在今天,王阳明很可能是很多人心中的"问题少年""熊孩子",即便在成年后,他的学术思想也与其父有着天壤之别。但是,这位曾经的"叛逆少年"终成杰出父亲的骄傲。少年王阳明的故事,在家庭教育方面能够带给今天的父母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