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心理干预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心理干预是指在遇到灾难事故时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从个体效应和整体效应上来看,心理干预在灾害过后的救援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缓解灾民出现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和绝望、无助等心态,使他们尽早认识、接受现实;通过对遇难者家属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干预,能让他们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端正态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形态。目前心理干预的理论模式有3种: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我国开展心理干预工作需注重对现场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干预,加强对心理干预专业人员的培养,还应将心理干预纳入灾害事故救援的程序之中。  相似文献   

2.
治安灾害事故是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行为,违反治安行政管理法规或其他有关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其特征是主观过错性、行为违法性、后果严重性、危害社会性。事故处置的具体对策有:维护现场秩序;抢救伤员、物资;注意现场动态;开展事故调查;追究责任;做好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人们兴修水利,防震抗震等都是为了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灾害给人类尤其是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自然灾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于是人们提出灾害一般是可以防御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警察危机公关是指公安机关在面临危机事件时,积极展开危机应付、化解危机、维护警察形象,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性事故是引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淄博公安机关处置"4·28"胶济铁路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和善后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探讨并概括警察应对灾害性事故危机的处置原则和方略.  相似文献   

5.
新闻管理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喉舌”作用、争取社会捐助的媒介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作用、舆论引导作用、以及传播防灾自救知识等作用。要做好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中的新闻管理,应当尽快制定《新闻法》,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新闻媒体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完善有关灾害事故报道的新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上救援分为海事救援、涉水自然灾害救援和水域其他事故救援,在三类救援中水域其他事故救援存在法规体系不完善度、职责不明确、社会力量发挥作用不足、救援队伍和装备水平落后、救援反应协调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健全水上救援法律法规,明确水上救援责任主体加强经费保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完善制度激励各方参与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涉危事故频发,公安机关危险物品管理目标与管理现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及时改进安全管理理念、健全企业安全文化、严格日常监管责任、优化行业管理基础、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切实加强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规范危险物品生产经营,以促进危险物品行业健康发展,有效预防涉危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在生产安全事故救援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而且应该是该项工作的主要指挥和负责部门。公安机关应该明确职责,依法履行职权,积极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维持现场治安秩序,警戒和控制事态;维护现场交通秩序,抢救、疏散、转移和安置事发现场的群众;参与事故调查,抓捕相关涉案犯罪嫌疑人;协助政府做好受害家属的安抚等善后工作,维护地区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矿难事故发生后,会给矿区的治安带来严重的影响。公安机关在矿难事故发生后的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坚持畅通、安全和有序,忍让和宽容,区别对待及慎用武器和警械四大原则,做好确保矿区道路安全、畅通、特定的警卫目标场所安全,开展政社情调查,建立信息反馈及公共关系协调机制,加强打击防范力度,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矿难事故并增强矿难事故的可预防性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5日,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同志,在连日暴雨导致公路严重损毁和泥石流灾害、交通中断的危急情况下,忠实履行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和一个交通局局长的神圣职责,为了保证道路畅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带病赶往现场察看灾情,组织抢险救灾,途中遭遇山体滑坡塌陷,赵家富同志被泥石流卷走,为交通事业献出了年仅39岁的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11.
治安灾害事故是否包括犯罪分子故意制造的火灾、爆炸、投毒等灾祸,一直是界定这个概念的焦点。从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通过分析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治安灾害事故应包含犯罪分子故意制造的灾祸。  相似文献   

12.
在突发社会灾害状态下惩治经济犯罪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本文拟从界定和描述突发社会危机中的经济犯罪入手 ,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以有利于打击危机时期经济犯罪活动 ,对保证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减灾防灾的制度安排,决定着灾害救援和重建的成效,也是重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提高的关键。"举国体制"是我国抗震救灾可操作性强、反应灵敏、效率高的法宝;举国体制,表现的是一种工作机制,然而体现的更是一种政治实力,它与现行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举国体制是被灾害救援与重建过程的实践证明了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灾害事故管理体制尤其是应急处置的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剖析当前我国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存在的几个问题,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对我国应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的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管理体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治安灾害事故不论是总体的数量还是造成的损失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不仅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在更深层面上影响到社会心理,造成新的社会隐患。治安灾害事故表现形式多样,原因复杂,它虽然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太低。因此,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在全社会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观念,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遵守安全管理的规定,是预防治安灾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南宁市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市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区,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南宁市重大灾害应急机制。为此,应完善应急管理机构与指挥协调体制;创新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政府间危机管理联动系统;建立防灾准备体系;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财政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资源保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处置人员往往没有做好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工作,一是对新闻媒体疏于管理,二是对新闻媒体管得过死。从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看,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应当转变观念。第一要转变对新闻媒体的看法,认识到新闻媒体的作用及其特征。第二要转变在灾害事故处置过程中对新闻媒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部队卫生勤务力量是处置抢险救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核武器、防生物武器、防化学武器"医学救援的中坚力量。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部队卫勤力量与地方卫生资源相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救援作用,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警地联合卫勤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提高部队卫勤力量与地方卫生资源在非战争条件下进行各种应急救援活动的联合卫勤保障能力,保证在关键时期能够"拉得出、冲得上、展得开、救得下"。  相似文献   

19.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社会转型、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少数机关作风不实、基层组织作用弱化等多方面原因。为此,在预防对策上,要加强领导,保障信息畅通,完善预案,严格问责,引导舆论。同时,在处置对策上,需要领导靠前,果断决策;控制事态,防止扩大;强制平息,恢复秩序;搜集证据,依法打击;加强演练,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20.
挤压踩伤事故是指人们在公共场所活动中,由于人群拥挤、秩序混乱、建筑物倒塌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其特征有:突发性、流动性、复杂性、后果严重性。处置策略有:迅速反应,驾驭现场;快速协调,果断处置;开展事故调查,认定事故性质;追究责任,依法惩办肇事者和责任人;做好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