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万军  崔建良 《前沿》2012,(10):81-82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播舆情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因素。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分析入手,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如何预防和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给政府应对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掌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诱发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及时、妥善应对.具体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要注重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机制,进一步推进“网络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3.
崔建良  朱进 《人民论坛》2012,(29):28-2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由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具有虚拟性和多元化等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虚拟与现实交织、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等规律,需要从建立政务公开机制,保障网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等措施入手,构建全方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因网络炒作诱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并呈现出突发性、互动性、扩散性、复杂性以及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广、管控难度大等特点。坚持快速反应、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三项原则,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管理、应急联动三项机制,强化法制、技术、教育三项保障,是防范和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办法。  相似文献   

5.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数量众多的网民在非预期的特定阶段为达到共同诉求而通过网络集中参与的社会事件.是信息化条件下群体性事件的一种崭新样式。其所具有的人员虚拟性.发生非预期性和结果不确定性.给应对和处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组织和动员,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公安机关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切实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同时要重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网民群体得到极大扩充,网络现已成为广大网民发表意愿和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网络的自身独有的特点,使得一些网络舆论失真、虚假,因而被人利用,在现实社会里发生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近年来,辽宁群体性事件呈逐步上升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网络规范化管理欠缺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文中仅对辽宁地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产生条件和应对机制进行分析和研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处理这类事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严茂丰 《公安研究》2014,(4):31-36,83
近年来,因社会不公、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社会转型期问题的存在,我国群体性事件一直处于高发态势,并对政治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自然而然地与群体性事件结合在一起,并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和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发展的今天,如何依法、科学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维护稳定部门不得不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影响相比,无论是在法律、政策层面,还是认识层面,公安机关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工作均缺乏充分的准备。针对当前公安机关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依法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加强处置工作的依法性和科学性,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网络无疑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例如网络群体性事件。本文介绍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政府信息管理的挑战,提出了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0.
唐逢九 《电子政务》2011,(11):47-54
阐述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运用。探究了政府、媒体、公民、NGO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剖析了这些主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困境的实践路径和对策: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作用,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和信息公开体系、加强舆论监督管理和官员素养建设;重视媒体的引导作...  相似文献   

11.
经过网络激化,群体性事件的传播具有自发性和快速性,其影响具有广泛性和参与性,参与者具有隐匿性和盲目性,因而使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具有复杂性和应急性。推动这一激化过程的是网上利益相关方、网上知情方和网上参与方等三方通过一定的网络激化路径实现的。面对这一新形势,政府应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教训,改变原先否定、回避的立场和态度,进而探索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源于网络、参与主体年轻化、事件发生具有隐匿性、快速性、聚集性、针对性等;社会运行机制失范、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网民的相互学习模仿、群体利益与文化差异等都是其发生的原因;完善网络立法、用法律规范行为,实施阳光政务、保障公民权力,加强道德建设、共建网络文明,新旧媒体结合、传播社会正能量等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日益成为困扰我们的严重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群体性事件?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刊摘取了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第53期)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班部分学员的论作,看看他们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周菲菲 《传承》2012,(20):90-91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际出发,结合法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我们在预防与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时,必须坚持法治的视野、法治的原则、法治的方式,将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参与现实已经成为重要的渠道。网络群体性事件随之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特点。因此,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特点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方东华  张祥浩 《求索》2013,(5):193-195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是一个客观现实,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宁波PX项目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有其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政府治理工作的重要挑战。本文在充分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起因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现象,构建危机治理模型,并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分别提出前期治理策略、预警治理策略、紧急治理策略及善后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迅速、观点容易被激化、成员情绪容易被激发、意见领袖作用和区域性特点更加明显等特征。仅依靠技术手段难以预防和消解网络群体性事件。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网络信息员队伍;坚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建立有效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8.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如网络群体性事件。由于人们交往的加强和信息越来越公开,网络群体性事件也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网络这个独特载体下,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对自己的信息会越来越公开。可以说,网络对政府信息传播的渠道、政府应对信息的理念、方式和策略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范国华  贾晓娜 《人民论坛》2010,(11):158-159
社会作为一个不停运转的系统,必然会产生并积累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社会安全阀理论就是希望为社会设置一种内在的缓冲机制,及时排泄积累的不良情绪,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从社会安全阀理论出发,构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这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界定对于事件应对的重要意义,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应对过程中多方协调、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现状:治理虽有成效但仍存在问题,主要是治理观念淡薄、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弱、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不高、公众参与程度低、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长效机制等。论述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