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最难得的是有自知之明,最可贵的是敢于自我否定。李瑞环同志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要勇于自以为非,不要自以为是,一经发现自己的错误就及时果断地进行纠正。”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越是“自以为非”,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就越能见党性。“自以为非”是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既是一种政治清醒,更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12)
<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修订是新时期党对干部选任工作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真正把优秀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树德,选才用人之基。"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追根溯源就是"德"的迷失。在干部选任中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必须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3.
王长艳 《世纪桥》2013,(5):26-26,38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内涵丰富,其具体内容有忠君爱国、以民为本、清正廉洁、温恭让学、勤勉谨慎等方面,当前,我国的官德建设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修为"忠"之德、修为"诚"之德、修为"公"之德、修为"廉"之德、修为"学"之德、修为"勤"之德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与古代的官德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是否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是当今衡量领导干部之"德"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决策和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善于走群众路线、顺应民众意愿的领导者,往往受到群众的拥护;而作风霸道、独断专行、背离民意的人,往往会走上腐败的歧途,被民众和历史所抛弃.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铁"要求,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铁一般担当是铁一般信仰、信念、纪律的落脚点。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培育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精神。铁一般担当以忠诚为魂。做事先做人,忠诚是根本。忠诚是人的美德,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操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党员领导干部的本、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一些团场基层职工群众民主选举单位领导干部时,有个别人却说:"这种选法选上的都是老好人,落选的都是有魄力、坚持原则而敢于得罪群众的人。"笔者对这种颠倒黑白、自以为是的论调不敢苟同。 民选基层领导干部是扩大基层民主,让职工群众当家作主,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得民心之举,这一选举制既是对群众民主权利的尊重,也是基层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  相似文献   

7.
资讯     
《廉政瞭望》2013,(7):10-11
品为政"十德"《人民日报》日前刊文谈为政"十德",分别是信仰之德、境界之德、气节之德、诚信之德、胸襟之德、内修之德、慎独之德、士风之德、恤属之德和雅兴之德。其中谈到"士风"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章称,领导干部掌握大量的行政权力,也会经常在权力利益面前遇到诱惑产生困惑,这就要具有士风,坚持秉公办事,对得起良心。  相似文献   

8.
《江淮》2010,(7)
<正>德是为政之本,也是为人之本。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影响极大。但近年来,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在干部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重才轻德、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现象。有人认为,干部只要能出政绩、敢想敢干就行,至于思想上、作风上、生活上有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带"病"上  相似文献   

9.
李培安 《先锋队》2012,(7):18-19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突出德才兼备前提下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是做好当前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的难点所在识人难,用人难,往往难在识"德"上。如何考核干部的"德",一直是干部考核中的一大难题。目前,领导干部"德"的考核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正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处于公众环境,为公众服务,在众目睽睽之下,有德无德,人民眼睛雪亮。有德者,人们佩服而拥戴;缺德者,人们厌恶而排斥。古人说:"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以德服众,举足轻重;德高望重,德高率众。领导干部只有注重修身养德,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以德服众,才能真正受到群众的爱戴,才能真正感受到自身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服众要怀众。一心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奉献群众,得到公众的认可。道德不是空洞虚无之物,它是为指导并实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践行"三严三实",锻造过硬执政品质,理应成为每一名领导干部的从政追求。始终严以修身"德",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应有更高标准、更严规范。在工作和生活中,领导干部应勤学为官之道、善思为人之本,坚持以焦裕禄、兰辉等为标杆,自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4,(9)
<正>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名利,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应该经常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名利观,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才能过好"名利关",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惑,守住底线,保持本色。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追求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利。能否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自觉做到弃不实之名、远不洁之利,是考察和衡量党员干部为政之德的试金石。时下,有些领导干部想  相似文献   

13.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本文深刻界定并剖析了为政之德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从政重德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提出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云:"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心是人之主,心是人之帅。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一名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就会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利益观。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做一名"四有心人"。要坚定信念有初心。《华严经》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这是我们进行党性教育和公仆意识教育的绝好话题。做人之本是道德品质,才与德相比,德更为根本;领导干部要做好官,首先要做好人。为政用权,掌用的是国家政权,其中最主要的是党委和政府权力;一切领导干部都应当彻底回归"公仆"本位,把为人民解困苦、办实事、谋幸福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尺度。用权最关键的就是一切权力都要为民所用;公权就要公用,公权不能私用,各级干部要牢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相似文献   

16.
<正>"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是才的统帅、才的形成、才的体现。因此,做人要讲道德,从政要讲政德、为官要讲官德。官德对整个社会道德具有引领作用。习近平同志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党和人民事业进入新常态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干部必须严以修身做事。严以修身乃做人之本、从政之基、成功之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贯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官德四看     
任敏 《先锋队》2012,(16):14
领导干部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尺度。相对于普通人而言,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力,能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正确行使权力,需要制度和纪律的约束,更离不开道德的力量。"官德"是领导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从政之道、为政之德,是用权的行为规范。一个官员官德如  相似文献   

18.
古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就领导干部而言,这个"政",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内容: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管坏事。一是做好事。多为老百姓做好事,这是领导干部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不想做好事、做不了好事,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我们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而衡量是否"德才兼备"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为是否具备为老百姓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和为老百姓做好事的真实才干。没有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和真实才  相似文献   

19.
正自古以来,玉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古人以玉为美,常将玉的特性加以人格化,喻君子美德,以敦品厉行,玉也因此成为先贤圣哲的一种身份象征和明志之物。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要当好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和标杆,更应具备诚朴高洁、浑如美玉的道德修为。领导干部应谦卑温润,修怀仁之德。"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首先应该做一个德行  相似文献   

20.
团场领导干部“德”的素质包括虚心学习之德、坚定信念之德、务实工作之德、顾全大局之德、公道正派之德、心系群众之德、团结协作之德和勇于负责之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