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身须谨慎     
许海 《前线》2014,(8):108-114
在中国古代官德思想中,“谨慎”是一以贯之的主题,从先秦时期《尚书》训诫的“明王慎德”,到秦汉时期《秦简》教诲的“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慎谨坚固”,再到唐朝“戒慎守道”的《臣轨》规范,最后到清朝康熙帝“清、慎、勤”的匾额御书,立身谨慎被许多不同朝代列为从政的共同道德要求。深入理解这个古代重要的官德思想,使之能够不仅内化于心,也能外践于行,需要从谨慎的内在原因、具体要求和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把握。  相似文献   

2.
叶再春 《前线》2012,(7):116-117
对领导干部而言,道德更集中的表现是“为官之德”,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官德”。6月18日,北京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院联合组织专家编著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大学、解放军后勤学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出席该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官德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王长艳 《世纪桥》2013,(5):26-26,38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内涵丰富,其具体内容有忠君爱国、以民为本、清正廉洁、温恭让学、勤勉谨慎等方面,当前,我国的官德建设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修为"忠"之德、修为"诚"之德、修为"公"之德、修为"廉"之德、修为"学"之德、修为"勤"之德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与古代的官德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对“德”解释为“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备、德行”等。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培养良好的官德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从西周初年"以德配天"观念产生以后,德成为王朝有道无道的标尺,也是王朝合法性的标志;相应地,德治就成为历代王朝的核心理念。无论是对官员的选拔还是考核,官德都是首要的标准。一方面,因为重视,古代官德考评对官员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另一方面,唯其重要,也就使得官德考评成为一个难题。官德考评对官员的制度化约束  相似文献   

6.
古代先哲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说明,良好的官德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领导干部成功施政至关重要。而修官德,则须常怀律己之心。总结多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半途“跌跤”、“栽跟斗”甚至走上不归路的深刻教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加大他律力度的同时,还必须严格自律。否则,就容易出问题。胡长清曾把自己比作“脱缰的野马”,是“牛栏里的猫,进出自由”;沈阳的慕绥新说他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无人能管,就像个党内的个体户”;山东泰安的胡建学也曾拍着胸脯说,“官做到我这一级,就没有人能监督我了”。这些人当官掌权之后,…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官先做人,从政先修德。官德和医德、师德一样,都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特别是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同志.坚持“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书架     
正《带团队,就是用好你身边的人》作者:高岛宏平出版:中信出版集团《权与德:加强官德修养》作者:梁衡出版:孔学堂书局《国学与人生》作者:傅佩荣出版:东方出版社《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编者:贾康苏京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官先做人,从政先修德。官德和医德、师德一样,都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特别是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同志.坚持“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古代官德修养的主要德目,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公畏慎勤、清俭和节、仁爱宽恕、平明志友、谦正忍敬、直智实达、淡静藏谨、温恭让学。官德修养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德目体现出来的。兹举其中几个德目来展开。一是孝。孝为诸德目之本,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爱心的源头,是一个人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起点。"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孝敬父母,敬养双亲,乃是天经地义的法则。孝敬父母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心理的层面。儒家告诫我们,  相似文献   

11.
今古相通,古代官德文化中至今仍然闪耀着历史光辉的为官者的"勤政务实"、"清廉从政"、"为民亲民"、"谏诤敢言"、"修身立德"等精华内容,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和珍品,穿越历史时空,于数千年后仍有助于党政干部了解现代官德规范与古代官德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从古代官德文化精典中汲取思想营养,为当今的官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官德培育。修好为官之德,对党员干部自身修养的提高、党之根基“民心之城”的巩固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党员干部的官德品性,既需要自身做到立德、修德、践德的高度个人自觉,也需要制度、考核、监督有形的外部约束,如此才能做一个身怀浩然正气、心连百姓之心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3.
“官德”是社会道德的核心 ,是有效行政的基础 ,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内在屏障。加强“官德”建设 ,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实施“以德治国”的关键。加强“官德”建设 ,当务之急 ,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体系 ,激活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实现领导干部“有德可依 ,有德必依 ,失德必纠” ,并以此推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要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抓好官德是重心。官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它关乎党风、民风和国计民生。目前,总的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德主流是好的,但仍然存在自律性差、表率作用差、道德品质差、政策水平差等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官德教育,强化爱岗敬业意识,强化自律意识。坚持“德”、“位”统一的用人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官德”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期,“官德”成为舆论热词。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被车撞伤遭遇路人冷漠、深圳公务员廖天野殴打辱骂父母等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思.期待通过加强“官德”建设、发挥官员道德示范作用采引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中组部有关人士透露,将于近期下发关于干部德行考核文件.针对“德”制定了全面考核标准。包括孝道在内(《南方都市报》11月7日报道)。  相似文献   

16.
说“廉”     
说“廉”张述华为政之要,廉洁为本。不贪为廉,不污曰洁。既是为官者的官德,也是做人的品格和德行。廉的原意,比喻有棱角、锋利。引申为方正、高洁、清白、俭约、公平、不苟、明察等含义。《周礼·天官篆宰·小宰》记载了古代评价"廉吏"的六条标准:"一曰廉善,二曰...  相似文献   

17.
为官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官德建设问题,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领导干部从立德、修德、行德三个维度加强官德修养,这既是加强官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更是涵养官德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乡镇干部记《民情日记》已有三四年时间了,到底谁是发明者我们暂且不去探究,但这种形式逐渐在各地推广,并开始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却是实情。记者不久前深入到一些乡村,就干部们在《民情日记》中所记问题的处理情况作了一番追踪。翻开一本本《民情日记》,倾听一位位农民的诉说,展现在记者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幅幅民情图,更让我们感受到干部从“记”到“办”的变化。记下的事有制度约束督办背景:冯家镇是山东省乳山市最早推行干部记《民情日记》的地方。4年前这个镇党委针对有的干部下乡“一溜烟”、走过场的问题,油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官与德     
以德为本 ,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立身处世教子育人的标准。文人讲文德 ,军人讲武德 ,艺人讲艺德 ,大夫讲医德 ,官员讲官德 ,一个社会 ,一个国家 ,需要提倡、树立各种职业道德 ,而首先要提倡、树立官德。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治国就是治吏 ,治吏在于立德。有了好的官德 ,百姓就会仰之效之 ,就会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从古到今 ,都有不胜数计的“为官之道 ,德在其首”的典范 ,成为世人称誉效法的楷模。在古代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是这样 ,敢于犯颜进谏的魏征也是这样 ;在当代 ,“心里装着群众 ,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是这样 ,“心系高原…  相似文献   

20.
叶再春 《前线》2012,(Z1):116-117
对领导干部而言,道德更集中的表现是"为官之德",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官德"。6月18日,北京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院联合组织专家编著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大学、解放军后勤学院、中国纪检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