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钰 《共产党人》2010,(10):55-55,54
“看了张老太的家,我满足了。”同行者说。称之为家,只因为那四堵墙上加了一个草盖子,屋子里有一个铺着席子的土炕,和一个铁炉子上放着不知是盆还是锅的灶具;称之为家,是因为那面土炕上还躺着一个70多岁耳聋眼花的老太太。“什么是家徒四壁.什么叫孤苦伶仃,这就是!”有人在一旁叹息道。张老太有一个儿子在外打工,已经很多年不回家了,他忘记自己还有这样一个老母,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人世的。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真义     
陈独秀 《学习导报》2013,(11):58-60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究竞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得回答的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约有数种:第一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本性为“无明”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甚么世界,还有甚么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说:人类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那生在世上信从上帝的,灵魂升天;不信上帝的,便魂归地狱,永无超生的希望。第二是哲学家,像那孔、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东部有个浙江。浙江的东南部有个瑞安。瑞安就是被称作“道教第二十六福地”的地方。就是在这块福地上,党有市委书记,政有市长,还有前市长,不用说,下头还有公安局等若干个局的局长。从《检察风云》2000年第1期上获悉:瑞安市的原主要领导不少具有很强的“仆人意识”。不信吗?一个不识字的村民可以对市领导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识字的村民”半夜里叫一个局长来,那局长就半夜里赶了过来。局长问有什么事,那“村民”站都不站起来,挥手说:没你的事,回去吧。局长悻悻然回家。不信吗?那“不识字的村民”的母亲死了,全…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4,(3):41-42
慕毅飞在2004年3月4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三月是雷锋回家的日子。然而,我们学雷锋学了这么多年,却年年有人呼唤“雷锋叔叔在哪里”;年年有人感叹“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雷锋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可那么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要像雷锋做得那么自觉,那  相似文献   

5.
理想和欲望     
赵子瞻 《求贤》2008,(1):25-25
记得小时候,老师问每个人的理想时,我们都能不假思索地答上来。仿佛那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无知在那手拉手排队回家的时代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连有些同志遇到了一些闹心事:有的参加警校考试落了榜,有的参加军事比武失了手,还有的同志家中亲人病故。这些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像一道道“坎儿”,挡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7.
“储奶间”解决喂奶难题 很多刚坐完月子返回单位上班的新妈妈都有着共同的无奈:上班时间因奶胀要忍受疼痛.还要忍受因溢奶弄湿衣服的尴尬;因为不能回家喂奶,她们只能将奶水挤掉,而家中的孩子却只能喝奶粉……  相似文献   

8.
触摸白云     
西藏,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处处充满了令人迷恋、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魅力与活力。且不说无数颂歌、酒歌、牧歌、情歌中唱不尽的古老传说,生生风情;且不说现代传媒拍摄不尽、播映不完的巍巍雪山、茫茫草原;且不说独具特色的金太阳、银月亮,还有那万物之...  相似文献   

9.
现在,过春节远不像孩提时那样天天盼、夜夜想,一家之主的我在外打工多年,每到过春节就要盘算着能拿回家多少,过节要花掉多少,剩下的还能办多少事。这不,走亲访友,迎来送往,待我觉得能喘气的时候;已过立春。为了不误外出打工,我紧赶慢赶突击家中的农活,忙累的程度自不必说了。  相似文献   

10.
钱国宏 《学习导报》2011,(20):52-52
到过欧洲几个国家,一直觉得德国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立事”早。 团里的翻译普雷斯有两个孩子,女孩叫布力吉特,9岁;男孩叫丹尼尔,7岁。我们到普雷斯家中作客时,看见两个孩子正在家中浇花、洗碗。跟我们打过招呼之后,两个孩子没有像中国孩子那样围住客人问长问短,而是依旧埋头于手头的家务。  相似文献   

11.
以前,看到有的同志家中悬挂着郑板桥“难得糊涂”的那张拓片,很少介意;但时下悬者日渐增多,且互相馈赠,颇有流行之势,于是勾起了笔者的一点思绪。我暗自揣度悬挂者的寄意:若借名家字画以托风雅,则悉听尊便;若系欣赏郑板桥的书法,“那四个篆字刻得叉手叉脚的”(鲁迅语),似无多大价值;若兴趣在那字义上,对其人生哲学产生共鸣,采取消极的处世态度,窃以为有些不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然并非昏庸糊涂之人。他应科举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知县,对农民的痛苦有较深的了解,在许多诗中表现出同情群众疾苦和憎恨贪…  相似文献   

12.
魏委 《学习导报》2010,(21):58-59
一辈子的魂牵梦绕,一辈子的深切期盼,回家,回家,回到生命诞生的那片故土,寻找人生心灵的归宿……著名军旅女作家张慧敏的新作《回家》,为我们呈现了一段让人感慨不已的历史和这段历史中感人至深的台湾老兵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在基层和几名入党积极分子座谈,因为话题进行不下去而冷场了。为了找一些话题,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最近都在看些什么书?听我一问,几个人面面相觑,然后挺难为情地说:我们最近没怎么看书。我接着问:那你们在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这次,大家的回答就多了。有的说,主要是看电视;有的讲,经常上网;有的说,和朋友一起逛街。还有一个积极分子补充道:“我平时也看杂志,像《读者》,还有一些时装杂志。”  相似文献   

14.
1999年除夕的夜晚,万家灯火,合家团圆,深邃的夜空不时绽放出缤纷的烟花,一扇扇窗户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这时,在太原市一家很不起眼的医院里,楼道里空荡荡的,能回家的人都回家了,宁静的病房里躺着一个五十开外的人,他就是太原市公交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潮。职工们说:“他可是让累倒的呀 !”一  1995年,高潮出任太原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 5年来,司机们不会忘记,每天清晨 5点多,调度站常常能听到他那熟悉的声音;下夜工不会忘记,半夜三更巡查夜间值班后,灯光下常能看到他那远离的背影;供电所的架线工们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5.
<正>家书原文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于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等用。我笔嘱矣,小儿还是在天津托俞先生照料上学,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继母已托二、三、四弟照顾、孝敬,你不必回家可也。鸿昌手启1934年11月24日11时  相似文献   

16.
受的味道     
每到夏天,我们家便飘散着绿豆汤的清香。妻用一个紫色的砂锅,文火慢熬,一粒粒绿色的小豆在汤中拥挤着摇摆身子,最后那一锅浓浓酽酽的汤也变成浅绿色的了。我们家住七楼,厨房在阳台边。整个大楼的人在夏天总能闻剑我家熬绿豆汤的香气,所以每当我汗淋淋地上楼回家,碰见邻居,他们总会笑着说:“哟,回家喝绿豆汤啊?”这一声问候连同楼道里吹过的凉风一起沁入我的肺腑。当我轻轻旋转钥匙推开门,桌上早已盛着一碗微温的绿豆汤,在妻的凝视下,那碗绿豆汤我一饮而下,顿时,温润的感觉一下涌向我全身四脉八方……  相似文献   

17.
兰心 《党员文摘》2009,(12):27-27
惠普——员工可先处理私事再上班 惠普对员工的上班时间实行弹性管理。如果员工有私事,一般可以优先处理。员工可以以家中暖气试水为由晚到半天,甚至一天都不上班。员工如果加班,可以享用免费晚餐,并可以乘出租车回家.费用由公司报销。  相似文献   

18.
小亮子现在一定又见到了自己家里上上下下的忙碌,“春节要到了嘛,我们农村要欢欢喜喜地忙大半个月!”当我把这个山东同学送到潮湿的火车站时,看见他的身影潜入浩瀚人海,那人海上空腾起的回家梦,如今肯定悦然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9.
西部随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自王之焕将苍凉的歌喉,嫁接于一枝羌笛,就总也割不断意念里大漠直挺挺的孤烟,就总也忘不了那黄沙曾卷起的尘埃正进一步逼进我们的视线,黄河的泥沙向我们弥漫着凶险,戈壁的红柳正以单薄的身躯组成我们的生命防线。我们还有干涸的河,我们还有光秃的山,我们有沙尘暴的袭击,我们还有毛驴驮水的艰难,我们夏天盼雨、冬天盼雪,我们还面临着环境污染。贫穷的岁月,使西部精疲力尽……   不知不觉中,时光老人导演了冬与春的自然更替,完成了新与旧的成功转换。历尽冬天漫长的等待,迎着人们期盼的…  相似文献   

20.
李书国 《党建》2013,(8):51-51
我今年57岁了,作为农民,我的梦想就是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还有另一个梦,那就是带领身边的共产党员,为老百姓真干事,多干事,干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