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魏东 《法治研究》2014,94(10):70-81
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中践行"打虎拍蝇"策略,成绩巨大,效果突出。但在微观刑事政策的理解执行上存在一定偏差,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法律解释适用上存在一定错误,可以而且应当在"打虎拍蝇"中切实纠正。从刑事政策的系统关联性原理审查,当前"打虎拍蝇"必须有所顾忌,必须同"依法治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协调,必须坚持现代刑事政策"三大一小理念"、"两个至上理念"和"单项校正理念"。从法律解释原理审查,当前"打虎拍蝇"中必须适度协调好刑法解释的保守性与适应性这一对矛盾,处理好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刚性与弹性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对于关涉公权力条款的过度扩张解释的做法必须加以批判和纠正,而不是轻描淡写的商榷性批评。  相似文献   

2.
《水浒》英雄中,谁最会自我炒作?有不少人会说是宋江.武功平庸、官位低下、家产不多的宋江,竟然赢得了"及时雨"的美名,令天下英雄都敬仰不已.不炒作,怎会有这种效果? 其实,水浒众好汉中,武松可能是最喜欢自我炒作的一位.曾有不少人热议一事:《水浒传》中打杀老虎者不止武松一人,打虎将李忠虽然没有打虎事迹但他可能是打虎专业户,李逵为了替母亲报仇甚至杀死过四只老虎.但是,只有武松,因为打虎,而且只打死了一只老虎,美名便传遍天下.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3.
正一、人们心中的法官提到法官,人们头脑中通常会浮现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或女人,身着黑色过膝宽大长袍,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满脸满眼都写满了沧桑,他或她在高高的审判席上正襟危坐;他或她不说话时令人既敬且畏,而一旦他或她开口说点什么时,人们心中就只剩下诚惶诚恐的忐忑了。总之,在人们的印象中形容法官的词汇不外乎以下几个:高高在上、刚正不阿、不苟言笑等等,之所以人们头脑中的法官是这样的形象,是因为法官这个职业自诞生以来就被贴上了一个标签:保守。尽管法官被称作"正义的化身"或"公平  相似文献   

4.
<正>当他在研修班上找到大家正在探讨问题的答案时,参加辩论的某位以该解决方案与制定法的规定相矛盾为由提出反对意见,他的回答可能会是:抛开制定法的规定,我们应当怎样做?笔者曾经在该研修班上作的学术报告中非常缜密地阐述他人的观点,他批评道:您不应该这样敬重这些人。1964年他被提名为波恩大学校长的候选人,但是,人们违背了当时尚被严格遵守的传统做法,即被所在院提名的人当选,他因此而没有当选。大多数的选举人,不论是教席教授、还是非教席教授,都认为"将梭鱼放在鲤鱼池塘中"风险太大。  相似文献   

5.
他,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每天读《人民日报》;因为爱好政治,被人们揶揄、嘲讽、恶搞,戏称为"五道杠少年"。他,13岁著书立说,14岁在共和党政治大会上发表演讲;同样因为爱好政治,被人们钦佩、赞扬、推崇,美誉为"共和党之星"。前面的他名叫黄艺博,中国武汉市某寄宿学校学生;后面的他名叫乔纳森·克罗恩,美国佐治亚州德卢斯市人。2011年4月30日,13岁的黄艺博系着红领巾,佩戴"五道杠"队长标志阅读文件的  相似文献   

6.
非常道     
傅作义起义始末1948年10月,蒋介石在北平与傅作义协商北平防守大计时,突然接到宋美龄的信。信中说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抓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是汉朝萧何的后裔,血统里就有杀伐决断的果决,凭借一副铁腕代齐建梁,成了开同皇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尽管弟弟萧宏打虎不出力,上阵不杀敌,萧衍还是十分疼惜他,敕封临川王,同享富贵。可是萧宏却不是省油灯。  相似文献   

8.
在以"司法制度"为名的著作多得几近泛滥的今天,一本新作的命运通常是:被相关学科的学者买回家,放上书架,然后在快要蒙上灰尘的时候被打开,为主人提供几条他需要的"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这本不足200页的小书的价值,不过是为某些人的大作增加几条注释而已。但要是人们多一点耐心,肯花上两个晚上的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29日在"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山东省阳谷县城 召开了一场名为"周广立现象"的研讨会。会上有律师,有乡镇领导,还 有县司法机关的领导,惟独少了本文主人公周广立。研讨会最后达成的 一致共识是:"周广立对于告官有点迷恋、上瘾,他的出发点有问题。对 于周广立免费为农民打行政官司的做法只能引导,不能提倡。" 周广立何许人也?"周广立现象"是什么?还是让我们从周广立的名 片开始慢慢了解其人吧。  相似文献   

10.
1.傅德志:"打虎"第一人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周正龙拍到野生华南虎照片.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植物分类学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傅德志具名在博客中指出华南虎照片造假.  相似文献   

11.
敲山震虎     
敲山震虎是向对手示威的一种办法。兵法上有所谓“不占而屈人之兵”。政治舞台上也有用威势震慑对手的方法。敲山震虎而不挥拳打虎,显然是对“老虎”含有吓唬意思,暗示让他老老实实,不得妄动。恶虎占山为王,为害四方,你如果不警告它,它就会倚仗着树茂林密,肆无忌惮了,所  相似文献   

12.
刘晔 《法律与生活》2014,(16):17-19
正2014年7月29日下午,随着周永康被中纪委立案审查消息的发布,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以上高官的数字被刷新至37名。这些落马高官当中,有一定数量退休(含"二线")贪官,如周永康、徐才厚、陈柏槐、郭永祥、倪发科、杨刚等人。有关部门对退休官员密集查处的现象,被描述为"退休不再是护身符"。在央视于2014年7月27日发表的一篇题为《别低估中央"打大虎,大打虎"的决心》的评论文章中如是说:"那些‘下山虎’、‘老老虎’纷纷被‘追打、补打’,曾被认为退休回家可‘落袋为安’的潜规则被打破,退避政协‘让权消灾’的‘逃生通道’被证明不复存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厉的一次门户清理。"从法律规定的角度看,对退休官员的查处涉及"追诉期"这一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反腐败专项会议11次,在不同场合中有40多次论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时间轴纵向梳理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狠话",都发在"打虎拍蝇"的关键时间节点没人能当"铁帽子王"、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刚一结束,这些平实而犀利的语言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被网友广为传诵,耳熟能详。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精辟阐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这一讲话与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阍,刊发在国内各级各类媒体上的舆论监督稿件正在大幅削减.落井下石式的"打虎事件"新闻和无关痛瘁式的"八卦新闻"则成为了媒体报道的主角.就连隔靴搔痒式的舆论监督,其对象也正由县处级(以上)政府机关和领导,一步步转变为乡镇级乃至办事处级别.  相似文献   

15.
周立权 《政府法制》2007,(18):26-27
2007年7月24日,被一些股民尊为"股神"的"带头大哥777"王秀杰被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准逮捕,这位"大忽悠"级人物跌下了"神坛"。许多曾被他"忽悠"的股民随即在网络上展开了对他的声讨。谎言是怎样变成"神话"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维护地方治安的司法人员,通常被人们称为"捕快"、"巡捕"、"刑捕"、"差役"等等.地方治安工作基本被界定在"抓捕"和"刑侦"的层面上.可以说,现代警察制度,应该是在清末民初传人中国.在此之前,女性始终被排斥在警界之外.  相似文献   

17.
福州郊外,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不知哪个年代,小巷深处开始有了此起彼伏的犬吠声。时日久了,附近的村民都知道,那一扇终日紧闭的神秘的铁皮大门里,住着一支负有特殊使命的"犬部队"。于是,人们把进出这扇大门的,那些穿警服的人称作"犬司令"。故事之一: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师范毕业,他没教上孩子,却当上了犬的教官,一干就是36年……50年代中期,陈文光师范学校毕业。那一天,他挤在一大帮师范生中,在毕业分配的大红榜上找自己的名字。一遍又一遍,陈文光的脑门冒出了冷汗。虽说自己在班上调皮好动,但也算不上坏学生,怎么会榜上无名呢?直到他被通知到公安厅报到,他才知道,早在统配之前,自己就被公安部门"相中",经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没有单纯的 输出方和输入方。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出现了 一种反方向的运动--中学西传。陈季同作为 推动这一运动的先驱,他第一个用西文将中国 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了西方。陈季同,福建侯官 人,与辜鸿铭、林语堂并称"福建三杰"。他早年 就读于巴黎政治学堂,是清政府派往欧洲的首 批留学生。作为晚清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中法 战争期间曾争取到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暗 中支持,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 这位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演讲,并被法国著 名作家罗曼·罗兰予以高度评价的中西文化交 流先驱,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本文介绍了陈季 同鲜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昊本务  朱曦 《检察风云》2012,(21):71-73
陈述当然不是敌情报处长,"敌情报处长"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与爱称,他是影视圈的老前辈,为人处事厚道,品德艺技双馨,故而得到人们的尊敬。作为著名的反派明星,他在银屏上塑造的各种"坏蛋",活灵活现,尤其是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敌情报处长",坏得入木三分,乃至观众影迷淡忘了他的真名,而称"敌情报处长",以示喜爱之情。我采访过他多次,也与他合作过,印象最深的是摄制组重拍  相似文献   

20.
金孵 《检察风云》2014,(4):18-19
领导秘书前途无量频繁开房被找谈话蔡峰在担任处长之前,是温州市领导的秘书。只要不出意外,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可惜,"开房处长"的帽子戴上之后,他在一夜之间,从天堂掉进了地狱。2013年4月,网友"有事扣我BP机"发帖称,温州市社保局某处长公款开房200多次被查,起因是有关部门在审计中查出了问题。据传,他多次受贿,有七个情人,其中三个是医药代表。还说他一年开房200多次,七个情人轮流伺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