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影响人类社会长达半个世纪的苏联模式成为历史。然而,如何定性苏联模式却成为国外学者长期争论、探讨的问题。由于立场和关注点的差异,国外学者对苏联模式的界定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指责苏联模式为一种极权主义,有的学者将苏联模式界定为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有的学者则坚称苏联模式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和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苏联模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研究分析国外学者的观点,有利于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苏联模式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对于转型后的俄罗斯政治是否是民主政治,中国学者有不同的判断,但仍有某些基本共识,即俄罗斯正在建立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其宪政民主的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奠定,政治上高度集权,俄罗斯民主还处于转型之中,具有不确定性。中国学者认为,俄罗斯现行的政治模式别具特色,其原因在于:由于传统苏联政治模式的严重弊端,绝大多数俄罗斯民众都不愿再回到苏联的政治模式去;俄罗斯悠久的专制主义政治传统;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需要,以及俄罗斯领导人个人的性格。对于俄罗斯民主转型的后果和前景,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其政治转型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繁荣和民主的基础,是俄罗斯通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从长远看,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每个国家的政治进步,既离不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也离不开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合理成分。每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进步,既要遵循人类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律,也要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问题》杂志2004年第5、6期发表了俄罗斯当代自由主义派经济学家——叶·盖达尔和弗·马乌联名撰写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理论与“世俗宗教”之间(自由主义的辩护)》。文章发表后在俄罗斯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教授亚·布兹加林、亚·科尔加诺夫和列·格列布涅夫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作出不同的回应。①这些文章又引起了进一步的争论。在这种背景下,《经济问题》杂志编辑部于2004年10月召开了题为“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代经济学”的圆桌会议,②邀请持不同观点的各派主要代表出席。杂志主编、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列·阿巴尔金主持会议。盖达尔和马乌的观点受到大多数与会学者的驳斥,也得到少数学者的赞同。众所周知,俄罗斯自独立以来,官方一直主张“非意识形态化”,俄联邦宪法明文规定,任何意识形态不得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遭到排斥,自由主义一度盛行。但如今,俄罗斯学者在探索国家发展战略之际,他们又不得不试图重新回到马克思的学说中寻找方法。尽管与会的学者们探讨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承认马克思的遗产今天仍有价值。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苏联解体以来,在《经济问题》这样的主流学术刊物的主持下公开讨论马克思的理论遗产问题,在俄罗斯十几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本刊将连续发表俄罗斯学者关于“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代经济学”问题的争论材料。  相似文献   

4.
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国内对他仍然众说纷纭 ,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修正主义者 ;有的认为他的改革没有触及斯大林模式的灵魂 ;有的认为他既有巨大功绩 ,又有严重错误 ;有的否定他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有的认为这是他一生的主要功劳 ;有的认为他对个人崇拜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具有两面性。他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 ,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他在理论上既有右的东西 ,也有左的东西。通常是左和右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俄罗斯学者对于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人口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分析和解读,这些分析和解读主要依据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等官方文件和统计数据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人口发展的实践,对于我们清醒地认识中国社会人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长期保持我国社会人口的均衡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已经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不无启示和裨益。  相似文献   

6.
包刚升 《南风窗》2012,(4):40-41
官方统计工作的独立与中立性是保证国家统计数据公正、客观的基石。年关前后,总是官方统计数据密集发布期。就在1月18日,统计数据又一次"打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12月粗钢产量与中钢协数据,前者环比回升1.2%,而后者下降0.5%,反映趋势截然相反。哪个更准确,莫衷一是。有的认为,统计局拿到的是企业的最终数据,所以更可靠  相似文献   

7.
正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对国家而言,提高就业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个人而言,高质量就业是实现高质量生活的重要保障。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质量可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以及发展空间四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30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普列汉诺夫不为人知的“政治遗嘱”,在俄罗斯立即引起很大反响。围绕“遗嘱”的真伪问题,俄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2000年中央编译局的《马恩列斯研究》第2期及以后几期刊登了“遗嘱”及有关争论文章的中译文,也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我国的一些学者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这份“遗嘱”,并就此写了不少文章。从目前所发表的文章看,几乎所有的作者都认为“遗嘱”确系普列汉诺夫所立,并称赞这是“先哲”的远见卓识。一些学者在不同的地方大量引用所谓“遗嘱”中的语句,并加以发挥,造成了一时的轰动效应。这个…  相似文献   

9.
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对第三世界外交的基本态势戈尔巴乔夫上任后,苏联对第三世界究竟采取了什么方针政策,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学者中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近年来苏联"对第三世界采取了收缩方针",并认为"当前苏联对第三世界采取的战略收缩态势在短期内无力改变"。另一位学者却认为,直至1987年,苏联在军事方面,仍在亚洲、近东、非洲之角及黑非洲"保留着主要据点";在外交及商业方面,苏联和第三世界的"相互联系还是很紧密的"。笔者认为,戈尔巴乔夫上任后,苏联对第三世界的少数地区确实采取了"收缩"的方针,但对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基本上维持了以前的状态,而在其中的一部分地区甚至加强了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10.
叶·盖达尔、弗·马乌和列·格列布涅夫的自由派观点(参见本刊2005年第11期),遭到了许多俄罗斯学者的批评。其中有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批驳,有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盖达尔等的观点提出质疑。现把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其他学者在《经济问题》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以及在“马克思的遗产和当代经济学”圆桌会议上的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没有过时,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自由派关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者明确表示,马克思主义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理论与…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30日,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召开了“关于俄罗斯问题研究最新成果”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苏联史研究中的新观点及俄罗斯的中国问题研究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下面对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一综述:一、转轨时期的俄罗斯1.政党政治有学者认为,普京第二任期以来,俄罗斯的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和争论。2005年2月至4月间,该党开始明确地分为三派,即主流派、自由主义右翼和左翼。右翼要求将自由主义作为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将统一俄罗斯党改为欧洲保守党类型的政党…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陷入低谷,马克思主义图书出版出现严重困难。进入21世纪后,伴随俄罗斯社会发展新矛盾和新问题的出现,人们重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图书出版在俄罗斯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本文是对21世纪以来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文献出版状况的一个数量统计和分析,有助于国内学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俄罗斯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俄罗斯十几年的改革历史中,转型期已接近尾声.大部分俄罗斯人已经摆脱了国内的不稳定感觉.这是近日公布的<俄罗斯人眼中的俄罗斯十年改革报告>作出的结论.这项报告是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学研究所和俄罗斯社会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众多学者多年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学者们对俄罗斯人进行了多年的社会调查,最终发现,俄罗斯人已经适应了新的现实,并且比较乐观地看待未来.  相似文献   

14.
再论所谓的"重评斯大林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俄罗斯是否存在"重评斯大林思潮",存在着不同观点.本文从俄罗斯近年出现"斯大林热"的社会政治背景出发,通过对俄罗斯学术界有关斯大林问题研究情况的概述,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教科书在此问题上总体倾向的分析,以及就俄罗斯近年涉及斯大林问题的历史出版物在宏观数量方面的总体把握,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官方和学界在主流上不存在"重评斯大林"问题;同时认为,评价斯大林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不应坚持俄罗斯民族爱国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俄罗斯学者对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及其实现手段和未来前景的解读,这些解读主要依据中共中央相关文献资料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多观点比较合理,对于我们切实、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无启示和裨益,而有些看法则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需要加以分析和辨正。  相似文献   

16.
自立国之日起,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和行为模式就深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影响俄罗斯对外战略与行为模式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源自东正教的救世或曰使命意识,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西方化思潮与情结在19世纪以后也时隐时现.意识形态制约和影响对外政策给俄罗斯带来了严重后果.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开始确立国家利益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渐趋消褪,作者认为这是俄罗斯对外战略观念的一次深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婚内强奸,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违背妻子意志,强行与妻子性交的行为。近年来,婚内强奸行为日渐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在我国婚内不存在强奸的问题,而大部分学者则认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对妻子实施的强迫性行为仍然构成犯罪。本文拟从婚内强奸行为的概念内涵,婚内强奸罪的犯罪构成,婚内强奸罪与强奸罪的区别以及婚内强奸行为入罪的必要性这四个方面入手,以期能够充分论证婚内强奸行为入罪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本次对话的由来颇为有趣。俄罗斯《远东问题》杂志2013年第1期刊载了中国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与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教授就当代世界全球化问题以及"中国发展模式"在当代世界中的地位问题进行的对话。《远东问题》杂志社编委会认为这一对话引人入胜,意蕴丰富,对当代历史和政治诸多突出问题给予了解答,因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改革2 0多年,俄罗斯改革十几年。坦诚地说,比较双方的经济改革成就,俄罗斯相去甚远。人们对中国改革可以有不同感受,但是有一点应当肯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2 0 0 0年,中国的GDP相当于1 989年的2 93%。相比之下,同一时期,俄罗斯只达到5 7 3% ,捷克为94 7% ,乌克兰为44 3% ,波兰为1 1 7 8%。谈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2 0多年的成就,我们必须承认,无论社会的实际经济表现还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存能力,中国都遥遥领先于俄罗斯。我们认为,中国市场转轨的理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并以…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南风窗》1986,(8)
国外对“知识分子”作用的争论国外学术界围绕知识分子问题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应当怎样估价知识分子的作用?西欧的许多学者特别强调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认为知识分子“发挥了异常杰出而重要的作用”。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知识分子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阶级,而且是领导阶级。苏联和东欧的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知识分子不是独立阶级,而是一个社会阶层,是依附于一定阶级,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他们也愈益强调知识分子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