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西部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各自具备的发展条件看,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基础条件不足.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形态所派生的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弱化了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赵慧 《党的建设》2008,(9):40-40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这也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偏低是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提高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农民的收入,关键是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战略措施之一。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与现代化水平相当滞后,不佳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障碍。所以,提升城镇化率与城镇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改进西部城镇化发展的软、硬环境,就成为了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剖析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不容乐观.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农村教育不发达、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劳动者技能匮乏与人口过剩并存,扶贫任务依然艰巨.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升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含量,是西部农村扶贫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地域闭锁,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严酷,许多地方成为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贫困地区.以辩证的观点分析西部地区诸多不利因素中的有利因素,提出组建富有地域特色与市场竞争能力的绿色食品农业基地、苜蓿草业基地、杂粮豆薯基地,化不利为有利,将有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助于"山川秀美"工程和中央确立的西部大开发大政方针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宁夏南部山区及整个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进勇 《实践》2008,(Z1):43-44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中,鄂尔多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性的跨越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三十年前,有人甚至断言,要想改变鄂尔多斯的面貌,除非有神助。但是神仙没有,经过150多万鄂尔多斯人民的奋发努力,今天的鄂尔多斯已经成为中国西部一颗耀眼的明珠,被胡锦涛总书记评价为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典型。经中央政研室、中宣部、国家财政部领导小组等部门调研后得出结论:鄂尔多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路子,在西部地区具有推广学习的价值,并概括为"鄂尔多斯模式"。  相似文献   

8.
胡佳 《理论研究》2006,(2):27-29
完善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对于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仍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农村公共服务效率,阻碍西部农业发展。因此,针对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转变观念、明确西部地方政府职能、实现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探索决策机制科学化、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途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建林 《探索》2005,(5):109-111
西部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西部地区财政能力薄弱,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本薄弱的主要原因。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和科技生态农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创建学习型农村和建立全社会终身学习体系,是西部地方政府农村人力资本积聚政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农村发展模式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从根本上讲,在于两个地区农村的发展差距。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存量、传统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限制,因而只有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贫困与落后,最终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作者从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农村以产业生态化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和以人力资源开发主导西部农村发展等两项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的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劳动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造就新型农村、村镇建设与环境整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静 《世纪桥》2010,(5):67-68
农村发展的滞后是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设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毕节试验区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寻求有效的机制和措施来加强农业工作,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八五”期间,在国民经济总体区域发展差异扩大的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总量及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也在扩大。1.东部与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八五”期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呈现依次递减的格局。1994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3.8%、24.6%和11.6%。与1991年的情况相比,除东部地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外,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的下降幅度大于  相似文献   

14.
国家政策具有调动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功能.国家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支持,因而政策制定要从有利于西部社会稳定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点出发.这些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增加对西部地区资金投入的政策支持,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政策支持,深化对西部地区农业、农村开发的政策支持,扩大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对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支持.同时要依法保证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11,(18):22
<正>■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变"村村通"为"户户通"2011年9月4日,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的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银川召开。据了解,我国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还有2亿农户无法通有线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为什么要加速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如何推进这种开发,本文作者从开发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入手,结合中西部地区农村实际,重点阐述了开发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能够将"内生"和"外生"发展有效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推动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对外开放、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完全可以作为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性工具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三变"改革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也对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及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发挥多维价值效度引领作用。"三变"改革地方性探索和实践能激活农村的闲散资产、自然资源、人才资本要素,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做好监督及风险防控机制和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贵州省安顺市的塘约"三变"改革模式,阐明农村应充分发挥"三变"改革的优势及撬动作用,发挥村委党建引领作用,村内能人带动等模式为农村"三变"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实现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增值和解决东西部平衡发展找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曾礼 《探索》2003,(4):125-127
西部农村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还是一个认识问题 ,现在制约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根本因素是认识问题而非经济问题。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针对低收入者的 ,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应首先针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而不是富裕地区的农民。西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农村的特殊性决定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 ,突破口是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处西部,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新农村建设更是必须立足现实,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推进.就当前现实而言,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必须防止"三种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