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课》2009,(2):43-44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则是领导干部对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一段时间以来,有的领导干部对发展的认识存在盲区,如将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数量的增长,简单等同于GDP,而且把这种经济指标与领导干部的升迁奖罚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4):29-30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国际上曾先后出现过几种对发展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观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发展”是人类有意识追求的目标 ,是各国政府决策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但发展观不同 ,带来的发展结果迥然不同。二战后兴起的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展经济学 ,自然不可能脱离发展观的演变轨迹。70年代以前 ,发展经济学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时期 ,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这一阶段产生和提出。虽然理论关注的焦点曾发生过变化 ,但目标却始终如一 ,即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发展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它的主要论点就是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唯增长论。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 ,…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对传统的经济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再到人类发展。按照传统发展观,发展即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被等同于经济增长。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增长"不等于"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发展观看GDP到绿色GDP的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渝萍 《求实》2006,(1):38-39
长期以来,GDP作为最重要的宏观总量指标被人们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再加上资源越来越短缺,人们的发展观也在不断变化。在经济发展初期,是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加的传统发展观,发展只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增加GDP成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明白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包括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然包括经济增长。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实现从GDP到绿色GDP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的发展观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观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和历史性转变。它无论是在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上,还是在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上均扬弃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发展观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当代国外发展观先后经历了"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多维变革的发展观"、"基本需求论"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和"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的发展观等。研究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特点,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宏 《理论学刊》2001,(3):24-25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是人们动态地、前进地观察、对待经济和社会演进趋势的总的观点。有怎样的发展观 ,就有怎样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执政党的发展观 ,关系着执政党自身和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 ,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这个发展观的确立 ,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的全球视角以及洞察经济和社会变化趋势的崭新思维。这个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的发展观 ,使“三个代表”思想达到有机联系和辩证统一 ,是贯穿其中各部分的主线。一、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  相似文献   

9.
刘苗荣 《党史博采》2006,(11):13-14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尖和根本观点.人类的发展观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观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和历史性转变.它无论是在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上,还是在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上均扬弃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创新人类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发展起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针对当时实际着重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其后,发展观在全球经历了一个大发展,对“粗放”型,“简约”式发展观提出挑战的首先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中,特别是一些不发达的国家,按照早期发展经济学中的“馅饼”理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结果带来很多问题。由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既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也不能完全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利。相反,…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肇始于我国对于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传统发展观的根源表征于人们割裂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失衡;其认识误区表现在以经济增长取代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漠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从而引发了生态和环境的诸多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就是要体现其根本要求,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生态和环境等问题,体现对于人类自身的终极人文关怀,从而实现人类发展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王光珩 《求实》2000,(8):2-3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根据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和中国国情 ,为我们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从一定意义上说 ,邓小平理论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深刻认识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对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一、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早在建国初期 ,邓小平就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主要任务的观点。他说 :“共产党人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他认为 ,我们前一段时间做的事情是干革命 ,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 ,发展经济 ,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施春华  廉清 《求实》2006,(Z3):1-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对发展的实践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重要影响。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一、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多样性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辩证统一的现代化发展思想和观点是我们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正确理解和认识这种辩证统一的现代化发展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的现代化发展观在发展内容上是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 在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体系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彼此相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其中经济建设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全面进步是经济建设的保障。邓小平从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  相似文献   

15.
吴元梁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撰文,对新发展观的理论要点作如下概括;1发展观的发展方针、发展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新发展观看来,所谓人的发展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各国的人民不论是发达国家的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人的发展也不是仅仅指当代人的发展,而是指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上的各种价值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在以人为中心为目的的这种…  相似文献   

16.
周明生 《学习论坛》2004,(11):30-31
新发展观的形成经历了经济建设的新路子、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和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的“三部曲”。其确立不仅有着深刻的认识基础 ,而且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道全 《求实》2004,(11):38-40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现代西方 ,主要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社会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观的这种嬗变同发展的代价意识的觉醒是紧密相联的。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 ,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范和化解发展带来的风险 ,控制和减少发展的代价 ,更好地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要认识科学的发展观,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次要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有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具体化为“以人为本”的新的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1987年6月陈云为<中国计划生育报>的题词"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集中体现了他的人口发展观.具体而言,陈云的人口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进行经济建设必须要认清人口的基本情况;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发展进行科学的长期规划;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陈云关于人口发展的观点既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也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6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发展观的变迁史。从毛泽东人民发展观到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观的提出,再到江泽民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沿着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关注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直至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演进和深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