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分析企业改革的难点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对企业改革作一些简要回顾是必要的。经济体制改革十年来,企业改革走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大体经历了扩权、利改税和承包经营等几个阶段。由于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转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并集中主要精力首先把农业搞上去的战略方针。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安徽最早创造了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在生产领域中的自主权问题,因而走在了第一步改革的前面。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二步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使整个农村改革深入到流通领域。安徽农村在第二步改革中也  相似文献   

3.
一、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我市从一九八一年开始,着率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五年迈了三大步。第一步,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二十个市属独立科研单位试行了“科研责任制”;第二步,一九八四年在五十一个市属独立科研单位试行“科研责任制”的基础上,有三十个技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广东在改革开放初期进行了企业体制改革的各种探索。1978—1984年,主要是总结和推广清远经验、推行经济责任制以及实行利改税,本质上都是"放权让利",是在保持国有国营体制的前提下,放松国家对企业的控制,让企业拥有一定程度的经营权和决策权;1985—1992年,主要是以"两权分离"为指导,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相似文献   

5.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演变,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润包干,利改税,承包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阶段。经济理论上的每点突破都推动了改革实践向更深层迈进,而改革实践中每点经验的取得又都丰富与发展了经济  相似文献   

6.
简论当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刘传增50年代中期以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形式开始探索的、历时近30年到80年代中期实现第一步改革并向第二步拓展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经过了曲折的历程,使我国农村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具有革命性的深刻变...  相似文献   

7.
一、工业企业统计的现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而搞好企业的统计,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工业企业的统计还是个薄弱环节,与当前企业改革不配套、不适应,不利于对市场和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的研究分析。目前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就是要根据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使企业从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构造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微观基础。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把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确定下来了。我国改革以来,通过放权让利、利改税、承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扩权让利”阶段,“利改税”阶段,“两权分离”阶段和“转换经营机制”阶段。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简政放权、利改税和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制、租赁制以及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等等。这些措施对增强企业活力,强化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行了经济改革和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革除了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些调整和改革,特别是实行各种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和工业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合乎规律,深得人心。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搞活国有企业张天学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多年中,一直把搞活国有企业作为其中心环节,并为增强国有企业的话力,先后采取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实行承包制、推行股份制等一系列措施。但经过十来年的改革,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国有企业不但没有...  相似文献   

13.
国内企业的改革,经过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转换内部机制,如今已到了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一时间,产权问题又成为企业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成为政府主管部门谈论的中心话题.笔者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前,必须首先在理论上搞清楚几个基本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54-54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我省企业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工作,历经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卓有成效。 1984年10月,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了艰难探索。扩权让利、利改税之后,企业承包制一度在国企广为推行。但这些改革很大程度上只是触及到经营权层面,难以变革财产关系,易导致企业决策行为出现短期化,对经营者的监督也成为难题。  相似文献   

15.
15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沿着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思路前进的。国有企业改革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扩权放利,利改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侧重于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围绕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这阶段是以调整性为特征的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延伸。其特点是:(1)带有政策推进性;(2)总体处于量变过程。第二阶段即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创新阶段,主要是建立新的体制,诸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  相似文献   

16.
波兰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2年。其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完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法制,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和监督权。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废弃指令统配的体制,实行中央计划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体制,企业买行自主、自治、自负盈亏原则。头几年改革的进展比较顺利,1986年10月波党十大宣布,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任务已基本完成,改革进入第二阶段。本文拟就第二阶段经济改革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对搞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法律建议赵军一、依照法律和市场经济需求彻底改革政府职能,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放权让利、利改税、经济责任制、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等多种措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改革也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宗寒 《学习论坛》2007,23(11):28-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经济面貌出现了世所公认的巨大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解决了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第一,改变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完善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第二,改革了经济管理高度集中的僵化模式,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第三,指令性计划转化为指导性规划,经济运行建立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比较顺利并取得丰硕成果,主要是由于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二是有党的坚强领导;三是有比较适当的改革方法和步骤.下一阶段的改革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完善所有制结构;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体系;第三,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第四,改革要在促进生产力更好更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更快提高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9.
企业自负盈亏、政企分开的问题,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来了。十多年来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等不同阶段的改革,虽然在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等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政府职能有一些转变。但是,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其表现在:国有企业大部分活力不强,效率不高,而政府却卸不掉企业负亏的无限责任,仍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20.
1 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改变过去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管理体制,寻找一种既能保证国家集中资金的需要,又能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利润分配形式,从1978年到1983年的五年间,先后进行了“企业基金”、“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