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图书分馆的日文法律资料,并对中国法律图书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读者     
《法律与生活》2013,(5):4-4
本栏目发表读者对本刊的建议、对某篇文章的意见、对某种现象的观点或对某个问题的疑问……欢迎您的参与,精彩内容择优刊登。一经录用,赠法律图书一本。来信请留下联系电话、所属职业。  相似文献   

3.
读者     
《法律与生活》2012,(20):4-4
本栏发表读者对本刊的建议、对某篇文章的意见、对某种现象的观点或对某个问题的疑问……欢迎来信,精彩内容,择优刊登,一经录用,赠法律图书一本  相似文献   

4.
从网站法律类免费电子图书的调查统计、荻取方法和阅读利用3方面,对Internet网络上7个网站法律类免费电子图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注近一个时期各类人文社科图书榜单不难发现,法律图书已成为大众阅读的一个新热点。出版产业门户网站百道网日前就推出“法治中国从阅读开始--中国好书榜之法律主题图书推荐”专题。该专题中有一个“被推荐最多的法律书”类别,共有69本书上榜。这类书的特点是:思想深邃,但语言通俗,能够深入浅出地把较为深奥的法律问题阐释明白。如列在榜首的《审判为什么不公正》,作者卡德里有法律、历史、新闻和写作多重知识背景,他为我们展开的是一部漫长而又曲折的人类审判史的精彩画卷。再如《电车难题:该不该把胖子推下桥》透过一次虚构的审判,首次将大名鼎鼎的“电车难题”巧妙而趣味盎然地予以全景式呈现。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徐忠明教授的《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则是透过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司法具象,另辟蹊径探寻中国法律文化发展脉络,搭建法律史研究的新架构……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具有履行教育和情报职能的任务。作为政法院校的图书馆,当然也不例外。事实已证明,法律图书文献资料在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学、艺术以及科学作品的出版者,图书期刊的出版单位在传播文学、艺术以及科学作品的同时也在进行相关作品的创作活动。其出版活动不但涉及他人文学、艺术以及科学作品的使用和传播,也在创作产生新的作品,并享有与之相关的著作权。因此,图书期刊出版者在著作权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本文拟在讨论图书期刊相关著作权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图书期刊出版者面临的著作权法律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本馆近三年法律图书的入藏状况进行统计,列出了法律图书的核心出版社,并对出版社的地区分布、性质特征、图书类型、出版形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法律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2004年11月17日至22日,笔者以中国内地法律图书馆馆员的个人身份,利用在深圳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4年研讨会的机会赴港、澳参观,在港期间有幸得到香港一家法律信息机构的资助,重点对香港及澳门境内的多家综合性图书馆及法律专业性图书馆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访问与考察。在访问中笔者受到了港、澳地区图书馆同仁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10.
一所一流的法学院必须有自己的法学图书馆。法学先辈孙晓楼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撰写的《法律教育》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国外著名的法学院和法律图书馆的藏书,将法学图书馆列为法律学校应有设备之首。他认为,法学院图书资料是法学院学习重要资源,它是影响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没有法学图书馆,则使学生以教师课堂讲义为成长的唯一营养,在有限的学时中,一个水平再高的法学院教授也无法提供像图书馆那样富足的营养。而我们山大法学院就拥有这样法学图书馆——它就是法学院资料中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有关法律(公安)类图书中的在版编目数据存在的问题做了评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一个《中图分类法》第四版法律类目修改的总结,汇报了修改的经过及其修改结果。  相似文献   

13.
薛存科 《法制与社会》2010,(12):186-187
中国的法律体系由来已久,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步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法律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改变。可以说,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完善,法律的可操作性也变得越来越强,但是由于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地加快,我国的法律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从法律理念的指导,到法律订立以及执行过程,都多少会出现一些时代性的问题,本文就当代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发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发现是法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法官面对个案理解、解释、适用法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官应表达对法律的忠诚并根据案件事实衡平个别正义。法官之所以在司法过程中发现法律,乃是因为法律适用就是法律解释,没有法官对法律和事实的理解,就不可能有法律适用。依照法治原则,发现法律首先应从法律正式法源中去寻找,只有当正式法源中没有明确标准或虽有标准但该标准与个案正义严重背离时,才在非正式法源中寻找可以接受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完善的法律,意味着在法律制定之先,要有对事物的法的规定性的完善的、客观的认知和诠释。因此,即使从终极意义上说,客观性是人类诠释法律的永恒追求,但在相对意义上,诠释法律总会实现主体认知对客观内在规定性的步步逼近,从而拥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当前图书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购书经费严重不足,采购难度增大,采购信息零散、迟缓,采购人员的素质等等。针对图书采购中出现的问题,文中详尽地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今后的图书采购工作做出了大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该书使人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之独特和多姿多彩、中国古人对法制的理解、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当然也包括中国古人在法制追求中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定价:29.8元该书使人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之独特和多姿多彩、中国古人对法制的理解、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当然也包括中国古人在法制追求中的教训……——南开大学中国法制史教授侯欣—  相似文献   

19.
定价:29.8元该书使人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之独特和多姿多彩、中国古人对法制的理解、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当然也包括中国古人在法制追求中的教训……——南开大学中国法制史教授侯欣一该书立足于用现代人的角度解读中华传统的法律文化,取材新颖,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  相似文献   

20.
论法律推理的含义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法律推理的含义及性质的分析和考察,探讨了法律推理的主要特征,即法律推理的总体思维模式属于“演绎论证模式”,法律推理的思维功能是辩护性论证,法律推理的逻辑结构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推理之综合运用。并从法律推理的实践功能特别是实现“法治”功能角度,提出了法律推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