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抗战力量,以动员农民抗日为主要目标,全面开展对农民思想动员工作。党以揭露日本的侵略事实和本质为基本方针,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宣传和推行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抗日物质基础;宣传党的民主政治建设主张,推行民主政策,增强农民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加强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对敌斗争中,十分注意对日、伪军的分化瓦解工作。中共成立了敌军工作部和敌伪工作委员会,向日伪军开展宣传;筹办日本农工学校,加强被俘日本军人的教育;派得力干部打入伪军内部,深入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这些措施,削弱了日伪军战斗力;为中共提供抗战便利,奠定胜利基础;壮大了宣传队伍,积累了宣传经验。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 ,针对肃奸工作中的过“左”现象 ,中共要求肃清汉奸与保障人权统一起来。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施政纲领和人权保障条例 ,以事实为根据 ,严格规范逮捕权 ,严格限定处决权 ,使肃奸工作与人权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了抗日的革命秩序  相似文献   

4.
作为象征仪式的纪念活动是中共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方式。抗日战争时期,基于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与妇女解放的迫切需求,中共十分注重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以下简称“三八”节)纪念来实现对“能顶半边天”的妇女的政治动员。陕甘宁边区在“三八”节纪念中,通过训话、表彰、检阅、展览等方式开展仪式动员,运用戏剧、舞蹈、歌谣及报刊等方式开展文化动员,以倡导妇女解放、表达抗日反顽主张、争取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团结等言论开展话语动员。“三八”节纪念成为妇女动员的重要途径,激发了妇女民族解放意识和自我解放意识的双重觉醒,边区妇女被广泛地动员起来,积极地投身到抗战救国的时代洪流中。  相似文献   

5.
重新发现社会动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吴忠民 《理论前沿》2003,(21):26-27
社会动员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有助于形成一种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凝聚力;有助于解决中国现阶段许多重大的难题;有助于执政党执政能力及信誉的提升。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动员具有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特征:只有同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结合在一起,社会动员方可发动和形成;社会动员必须以现代化建设为归属,方可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以理性判断为基础,社会动员方能顺利、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时下流行的概念,“社会动员”的规范意义一直未予明确,不利于社会动员机制的法制化。在我国现行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中,仅有《突发事件应对法》使用了“社会动员”这一概念,该语词在我国并非严格的法律概念。基于不同的解读路径,“社会动员”的规范意义可在两个层面得以阐释:其一是以“社会”为动员对象的“社会动员”;其二是以“社会”为动员主体的“社会动员”。从价值和规范层面考量,第二种阐释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规范语境下,社会动员这一概念可被界定为对社会动员抑或由社会动员。较之于前一种定义,后一种定义更加契合动员制度发展的时代理念。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尝试对社会动员的动员主体、动员对象、必要条件及启动程序进行理论探究和构建。其一,社会动员主体在范围上基本包括国家机关以外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其二,社会动员对象在范围上不仅限于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和个人,还包括国家机关本身;其三,社会动员的目的是应对突发事件和战争冲突,已经发生和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突发事件及战争冲突都可以成为社会动员的依据;其四,个人启动社会动员需经历备案和发布两个阶段,组织启动社会动员则需经历申请、批准和发布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社会大变革时期共青团的青年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对资源、人力和人的精神的发动和调动的社会动员发生了根本转变,青年动员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情况下,有组织的青年动员仍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选择积极的动员策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年动员机制,进行有组织、适度的青年动员,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青年的全面发展、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影响其发挥作用的变数非常多,农民是按照他们从组织者那里获益多少来决定其政治参与的程度。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化来积极介入生产活动这一农民生存的核心地带,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更主要的是满足并改善了底层民众的物质需求和经济待遇,由此赢得了他们的信念支持与政治认同,最终促成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这一过程折射出党或政府的信念、目标或政策在其大众化、社会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进行社会动员的问题,即在民众这一层面上怎样才能顺畅地让他们实现从利益认同到政治认同、制度认同再到价值认同的有效转换。深思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正在进行中的农村改革与发展乃至于政府的制度的有效供给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历史定位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和谐社会,沿着改革开放关键抉择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动员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主要表现为确立统一战线目标、培养统一战线对象、保证统一战线内容、协调统一战线过程。  相似文献   

11.
殷真 《理论前沿》2004,(22):33-34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所坚定不移地遵循的最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指导着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党作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的代表执政以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必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这是我国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社会生活越来越多样化$在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那么$我们是不是仍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动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社会动员,而社会动员也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下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现阶段,社会动员必须寻求新的有效动员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模式被认为是目前最佳方法之一。本文以城市社区为基点,分析艾滋应对意识的强化与压力的形成,而三大主体的合力为预防艾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社会动员是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策略,也是政党的固有功能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社会动员,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党曾把社会动员视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新时期我们更应该提升社会动员能力,以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二九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战社会动员提供了契机,在运动申逐步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引导的,以爱国学生为载体的对平津民众和爱国士兵的初步社会动员。因此,从社会动员的角度来看,一二九运动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抗战为目的的社会动员的初步启动。这种初步的社会动员。使“抗日救亡”成为凝聚全国民众的政治目标,也播下了抗日的种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社会动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突发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的国家之一,社会动员作为一种有效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方式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从突发自然灾害的内涵和特征出发,阐述了社会动员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中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动员的问题,为了克服社会动员中的问题,协同治理就成为检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社会动员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参政会为政治舞台,积极构建多党合作格局,开展民主政治活动,联合各党派与国民党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国民参政会在中国政党史、抗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灾害救助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中,媒体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扮演着信息沟通者和"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是帮助政府缓解危机、动员社会、引导舆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只有媒体、政府、公众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进一步促进媒体作为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动员是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一种内在需要,确立一种有效的动员模式极为重要。回顾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历史,动员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也发生了转变,从政治动员的为主导转向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的融合,这种融合具有一定的政治价值和管理价值,为了实现有效的融合,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和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