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1,(41)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重点是农村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改革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个人收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他的劳动成果,调动了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而且农民有了支配自己劳动的自主权,可以在完成承包合同的前提下从事多种经营活动,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全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资料将全部归社会所有,每个劳动者都应运用公共占有的生产资料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则以劳动作为分配尺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等专家认为,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效率和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真正引起人们不满或加剧社会分配失衡的根源,在于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平等以及竞争过程中的不平等。这类不平等主要是待改革的体制性因素所致,是分配关系扭曲的重要表现。其中在非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方面,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4.
基于代际收入传递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对子代人力资本形成及其转换为收入阶段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子代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家庭和公共教育投资的增加均有利于代际收入的向上流动;然而受教育投资差异及劳动力市场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群体间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及教育收益的不平等并不利于中国整体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改善。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教育政策,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公共教育财政支持,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同时不断削弱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就业歧视带来的行业壁垒和收入差距,降低父代社会资本对子代就业的影响力,不断推进就业机会和收入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危机治理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重要社会行动。有效治理公共危机,不仅要依靠政府,还需要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有序参与。公共危机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检验,不仅考验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也考验社会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有效的全面动员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能够将危机损失降低。社区和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民间团体与政府配合的好坏。社会组织应该成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填补政府能力的真空地带。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耦合机制,形成良好的协作互动机制,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赖于健全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公共选择理论直接民主制中的"用手投票""用脚投票"以及代议制民主中的利益集团理论等为农民表达公共产品需求个人偏好和集体偏好提供了有益指导。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文本与现实的悖离。文章基于相关分析,在借鉴其理论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农民参与、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协助"三维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研究,有效实施个人金融服务是解决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问题的路径选择之一。我国国民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稳步的增长,国家的综合实力得以较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收入逐年降低,个人收入逐年提高。资金余缺出现新分布,主要特点:一是资金结余部门由改革初期的政府和居民两个部门变为现在居民一个部门,资金短缺部门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一个部门,变为政府、企业两个部门;二是居民资金结余份额越来越高,企业资金短缺份额越来越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靠政府通过再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再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认识和重视。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收入再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参与分配活动不应成为第三次分配。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要培育更多的社会组织、发动更多的公民个人参与收入再分配过程,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关心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同时,政府要在制度和法律上给予确定和保障,使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有序地、合法地参与再分配。  相似文献   

9.
社会分配是一个复杂的和动态的政治过程,分配对象包括了多种多样的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价值分配是价值分配体系运作的结果,其中公共权力是影响分配结果的关键变量。从公共权力的角度来看,价值分配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的规则构成,即宏观的"分配权力的规则"、中观的"分配价值资源的规则"和微观的"分配的规则",三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不平等规律、单向决定规律和离散规律的支配。根据分配主体的不同,价值分配体系可以分为市场分配、政府分配和社会分配三种途径,其分配对象、运行机制、价值准则等各不相同,但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超越"就收入谈收入"的简单思维,充分认识到公共权力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建立有利于实现公平分配的价值分配体系,强化政府再分配的责任、改进市场分配的机制和增加社会分配的比重。  相似文献   

10.
政策能力作为政府能力的重要内涵及表现形式之一,影响着公共权威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合法性及权威性。在后现代社会,面对曾出不穷,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已逐渐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廓清政策能力概念,有助于对政府行为做科学的评估,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助于夯实政府的合法性。这些也将是决定一国政府得以稳固执政的重要条件,也将是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序列中的取得优先位置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的实质是再分配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按照市场机制、贡献原则进行的初次收入分配,其收入差距规模有多大,变化趋势如何?其次,政府建立了哪些再分配制度、实施了哪些再分配政策,这些制度、政策的再分配效果如何?变化趋势如何?第三,经过政府再分配的可支配收入差距有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如何?收入分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选择和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数十位专家学者不久前在国家体改委、中国劳动学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共同主办的“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上,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 收入分配的现状和矛盾 与会者针对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如下判断: 1.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问题。与会者提出要从  相似文献   

13.
分配问题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关注焦点。总体来看,初次分配、再分配等研究视角大都以货币性收入(消费性收入)为基础,注重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市场性生产要素的报酬获取,这符合经济学关于投入获得回报的基本规律。但是在国民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制度、政策、教育、安全等公共性要素也参与其中,理应进入分配过程。因此,在财富分配问题的研究中,应该首先分析财富的创造过程再讨论分配问题,这符合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基于此,在财富分配问题上,应将市场性与公共性生产要素都纳入财富的创造过程,并进一步将财富分配划分为市场分配与公共分配,以个体收益、共同收益、公共收益作为财富类别,进行全面的考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回应式议程设置是指政府在短时间内将"议程设置"作为回应社会需求、或处理某一突发事件与社会问题的工具。近年来,回应式议程设置已逐渐成为中国政府公共议程设置过程的常态。在回应式议程设置模式下,社会问题步入议题合法化的过程被政府压缩或精简,社会焦点事件的发生方式和剧烈程度对进入政策议程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政策议题本身内在的重要性。政府议题选择更符合公众议程的偏好排序,能够及时回应公众的需求,契合了新时代的治国理政观。但由于公众偏好容易受到短期社会焦点事件的影响而呈现不稳定性,过度依赖公众偏好也隐含着议程设置理性科学分析不够、不利于政府主导能力的培养,甚至有可能导致事实上的无效回应等问题。加强政府决策自主性,对公众需求进行适当引导是防止回应式议程设置模式持续固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能力的高低,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以各种价值的选择作为基础的,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注重技术、效率的同时,还要面临种种公共价值选择中的伦理关注.实际的政策过程中,应遵循的公共伦理原则有:公共利益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日益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主要不是由"市场失灵"、"政府失灵"这两类规则"失灵"导致的,而要归结为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的规则缺失.建立规则的合理路径,就是要坚持"强国家一强社会"的价值取向,即一方面要保持既有的"强国家"特色,提高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能力,加强其对收入分配领域的调节;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以调节收入分配,增强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能力,要遏制公权力的市场化,减少政府官员"寻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2,(12):10-11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3)
社会保障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缓解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将公平作为其核心价值理念,但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受现实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分析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的关系后,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政府管理功能的重要因素。拟从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思考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一方面,政策能力是政府能力的重要内容与核心体现,另一方面,政策能力为衡量政府能力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我们也可以根据政府政策能力的大小来确定政府的活动范围。从公共政策功能的视角看,政策能力主要包括规范管制公众行为的能力、引导公众观念与行为的能力、调控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复杂化对政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政策能力、优化宏观调控已经成为最迫切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