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里,后现代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与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新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究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无论是对整个国家民族的复兴,还是对实现高校历史使命、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西方社会思潮广泛传播、大众化工作队伍协同性不强、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潮、构建大众化工作队伍联动机制以及增强大学生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能力等,是应对挑战和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实效性的实然之举。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主要表现为:具有"问题意识",多样多元多变,形成多元制衡格局。在此背景下,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倾向于选择不同的社会思潮,这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重大挑战,表现为"中国道路"备受冲击、"一元主导"备受挑战、"偏激立场"仍行其道。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出发应对这一问题,要在包容中实现统一,在多元中突出主导,在消解中加快建构,在内化中形成共识,最终实现我国意识形态的价值整合、价值认同、价值塑造和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4.
慕课的政治文化本质与政治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员  管立国 《理论探索》2015,(1):54-58,90
慕课是一个涉及教育、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重要问题,要从多个维度审视慕课的本质:从教育视角看,慕课是"技术变革教育"的新尝试;从文化视角看,慕课是"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新形式;从政治视角看,慕课是"西方国家对华民主输出"的新途径。慕课的政治文化本质在西方思潮传播中得以展现,其介入使西方思潮传播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增强了影响力。在积极发挥慕课教育价值的同时,要积极应对其所带来的政治文化挑战,维护我国的政治安全:增强慕课的政治安全意识,重视慕课研究的协同创新,加快慕课的实践探索进程,建立慕课的思潮监控机制,创新慕课的思想引领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个时期,有些人在西方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观念的鼓噪下,攻击乃至否定中国历史,认为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并没有使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而是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改革开放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形成,进而企图颠覆中国政府和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提出历史应该重写等否定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辉煌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翻版,对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其展开严肃而认真的批判,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学术上明确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历史功绩,揭穿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借用所谓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虚假的普世价值来攻击中国政府的种种图谋,捍卫中国政府和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这既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更是学术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有效应对错误社会思潮的干扰与挑战,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波谲云诡,异常活跃,尤其是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可谓暗潮汹涌,纷至沓来。拨开迷雾会发现,这些错误社会思潮所玩弄的伎俩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其中,以"偷梁换柱""釜底抽薪""画蛇添足""鱼目混珠"四大伎俩最为惯用。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矢志不渝地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惯用伎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人在探索救国真理的道路上,经过对进化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与甄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结果,更是当时国内外时代背景下中国思想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弊端进行反思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8.
自由主义思潮逐渐在中国社会蔓延,它的一个重要源头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在西方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它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含义不断演变,但对个人权利的突出追求万变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状况 在目前的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随着西方的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中国本土的各种文化思潮也异常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0.
赵晓燕 《学理论》2014,(3):13-14
中国自由主义者在文化上基本上是一些不同程度的西化,作为西化派,他们对传统文化持批判乃至否定的态度,全面肯定西方近世文明的优越性,主张用西方文化来批判、改造。自由主义是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社会思潮之一,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是,自由主义没有成为、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探讨当代自由主义思潮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78~1990年,中国当代大学生在这历史性的十年中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西方学术思潮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笔者在此就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关系作一点探讨。一、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文学艺术领域的“现代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在“先锋主义”、“颓废主义”、“实验派”和各种现代文学艺术流派名称之下兴起和汇合的一股文艺思潮。文学上的现代派,中心内容是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即表现在这种危机社会中异化了的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3)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导致多种西方意识形态进入我国。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也有一些消极的思潮沉渣泛起,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既包括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下"和平演变"、后现代思潮、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又包括国内的多元文化思潮如民主与宪政、民粹主义、新左派、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面对复杂局势,我们坚守主流意识形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2)
西方社会思潮并非都是洪水猛兽,其理论体系中也有一些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内容和观点。大学生中出现的不当思想行为倾向并非都与西方社会思潮有关联,不能一概扣上西方社会思潮的大帽子。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影响的程度及倾向主要取决于大学教师和学界精英。抵御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不良影响与冲击,根本的是要完善主流理论和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切中大学生和社会民众的现实关切,解决人们思想行为中的困惑与难题。  相似文献   

14.
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侵蚀,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为起点,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既要敢于应对实践创新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又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20世纪中叶西方右翼学者提出的错误理论观点,弗朗西斯·福山作为此社会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所主张的错误观点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极大影响。对以福山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错误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及其产生原因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批判其存在的理论逻辑谬误、历史逻辑谬误、事实逻辑谬误,有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求应对"意识形态终结论"错误思潮的科学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认清这些思潮产生的背景及本质特征,分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思潮”在部分青年中何以“热”起来?这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必要的。有人认为,“西方思潮热”是对外开放造成的,“热得有因”;也有人认为,“西方思潮热”有着一定的社会基因,“热得有据”;还有人认为,西方思潮中有着一定的积极因素,并且接触和回答了青年们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一些问题,“热得有理”。的确,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文化生态中,增强中国文化认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增强文化认同,就是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其它社会思潮、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们在看待社会思潮时往往存在困惑:一方面,不能用阶级性、政治性作为评判社会思潮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远离政治、奉行政治虚无,又容易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整体性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主流意识形态现代化中的一个否定性环节,对待社会思潮的正确方式不是“选择”,而是“超越”。“超越”的根本途径是科学解答社会思潮在社会和人生层面提出的“中国未来向何处去”以及“终极关怀”这两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