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损害纠纷不断增多。如何更好地解决医疗纠纷,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医患关系的改善。从现有医疗损害法律规范着手,针对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二元化"、举证难等问题,从完善立法工作、改革司法鉴定制度、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完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所谓鉴定人,是指由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指派或聘请,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自然人。由于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的不同,导致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包括中国)法律制度的差异。鉴定人制度作为诉讼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中,其资格、地位、权利、义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之间交流与合作将更加密切,为了减少冲突,减少交易成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国外有关鉴定人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鉴定人制度已成为必须。本文拟以比较的方法介绍英美国家和中国有关鉴定人的主要法律制度,旨在从比较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8)
本文对当前医患纠纷如何防范及有效处理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分别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院行政管理、改善医患关系及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前提,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消除医患矛盾的保证,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基础,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是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疗机构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药品价格虚高,医院  相似文献   

5.
刘佳 《学理论》2014,(2):87-88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鉴定人出庭难问题一直存在,修订后刑事诉讼法为了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解决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率低的现状,对鉴定人出庭、鉴定意见的质证、鉴定人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落实鉴定人出庭作证保障机制;完善落实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处罚机制;建立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由此产生的医患关系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医方和患者三方面。构筑法治化医患关系包括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调处配套机制、建立示范性宣传引导等路径。深圳“医患和谐示范岗”创建活动开展八年来在构筑医患和谐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示范岗在参评对象、评审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为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医患矛盾,应当以社会医疗机制为突破口,以法治为保障,构筑法治化的医患关系,依法推进医患和谐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医患关系的不和谐问题。医患关系的恶化引起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立双方彼此的互信,本文将以《侵权责任法》为切入点,分析该法相较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改进之处,存在的不足以及从法律上医患关系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伊强 《学理论》2014,(8):73-74
医患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医患矛盾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完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的对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及医疗救治的体制;加强医学职业教育,提高我国整体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重视非技术性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余芮 《学理论》2013,(9):102-103
近年来,侵权案件中医疗纠纷的数量日益增加,社会公众的讨论持续高涨,医患关系地位的平衡变得微妙。而在医疗侵权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可谓重中之重。把握医疗侵权相当因果关系条件成立的标准,明确举证责任,是正确解决医疗侵权案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质证制度是连接取证、举证和认证之间的纽带。在行政处罚程序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存在客观的不平衡,没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作为裁判,因此,如何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质证权实现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揭示了质证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我国行政处罚质证中存在质证的范围太宽,对于利害关系人证人鉴定人等参加人没有规定,补充证据期限不明确等问题,应逐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李苏林 《理论探索》2015,(2):119-123
提升科学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水平要求做到:严格审查科学证据的证据能力,既要从关联性和合法性方面加以审查判断,还要注重审查鉴定"科学性"对证据能力的影响;严格审查科学证据的证明力,应坚持鉴定意见等科学证据并没有优先于普通证据的证明力、司法裁判者最终是否采信鉴定意见应当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的原则;确立科学证据的质证制度,包括确立科学证据的言词辩论原则,推行科学证据的庭前开示制度,建立和完善对科学证据的交叉询问制度;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包括明晰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条件,明确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完善对鉴定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制度和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健全专家辅助人制度,包括明确限定专家辅助人的资格,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和意见性质,明确规定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和诉讼责任。  相似文献   

12.
吴永一 《学理论》2013,(17):151-152
《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对鉴定结论的相关规定,包括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以及引入相关的专家辅助人制度都是很大的进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鉴定结论质证程序,但是这仍然有一定的缺陷,如未规定鉴定结论的庭前开示制度、未规定规范的交叉询问制度以及质证的内容不明确等,分析《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关于鉴定结论的质证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考察和分析国外的相关规定中借鉴有益的因素,能对完善我国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人在英美法系国家作为当事人的“专家证人”与证人共存于证人规则框架之下,在大陆法 系国家作为法官的“科学辅助人”被纳入准司法官员的范畴内,两大法系形成了各有利弊的鉴定人制度。我 国的鉴定人制度虽与它们不同,但在基本精神、法律性质等方面仍有相似之处,应在对两大法系鉴定人制度 和我国现行的鉴定人制度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大常委会《决定》确立的思路,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 鉴定人制度。  相似文献   

14.
温春峰 《学理论》2015,(5):56-57
理论上医患之间应该是和谐关系,但由于诚信危机、医疗制度不健全,医务人员和患者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医患矛盾重重,纠纷不断。在诚信危机、医疗制度无法实现立竿见影的变革下,唯有依托医务人员自身职业精神重塑、医患沟通方法的学习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患者对其义务的履行和个人素养的提升等多种方法得以化解。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9)
近年来,连续发生了多起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杀医、伤医、辱医事件,医患关系高度紧张。这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有关。因此,医疗损害鉴定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中要扮演好权威、专业、公正的第三方角色。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下称新刑诉法),正式将“鉴定意见”的称谓法定化,替代原先“鉴定结论”之用语,同时对鉴定人出庭作证、人身保障及专家辅助人等问题予以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刑诉法从鉴定人出庭作证、鉴定人人身保护及确立专家辅助人制度三个方面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作出具体规定,也让“鉴定意见”之表述实至名归.此次“鉴定意见”的确立,在具体层面可破除人们对于鉴定证据的盲从,促使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随着鉴定人出庭作证、专家辅助人制度等规定的具体落实,刑事诉讼双方的主体地位与平等对抗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如何预防控制货盗案件,是各地铁路部门时常探讨研究但又未有效控制的问题。除犯罪本身的社会原因和直接原因以外,货盗犯罪始终难以有效控制与铁路尚未完全市场化,管理上无法实现责任到人的体制以及制度设置不合理和不完善也有很大关系。货盗案件防控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从基础性、防范性、针对性三个层次上设计架构。  相似文献   

18.
宋卫华 《学理论》2014,(4):131-132
2013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但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人从心理上尚未完全适应,出庭作证时可能出现种种问题,试图从鉴定人出庭作证法律要求、对鉴定人的积极意义以及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胡书东 《理论视野》2013,(11):34-37
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必须尊重、促进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合理化。通过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解决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科学、不匹配的问题;通过改革完善预决算制度和财政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效能。  相似文献   

20.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科技进行实践的产物,每一个鉴定结论都包含鉴定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其科学的认识是产生正确鉴定结论的基础,而非科学的认识必然产生错误的鉴定结论。保障鉴定人认识活动的公正性,一方面必须完善管理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必须建立规范鉴定行为的法律制度和"证实"与"证伪"的法律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鉴定具有公正性,从而保障诉讼的公正与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