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史料记载,清末的官场腐败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咸时期的吏治败坏可概括为:官场之间的迎来送往、官吏对百姓的横征暴敛、捐纳和保举的推广滥用、胥吏对司法的操纵和影响四个方面.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有意整饬吏治,但却无果而终;晚清思想家提出救亡革新之路,却只停留在书生议政阶段,不能挽救民族危亡,清政府终病入膏肓.  相似文献   

2.
同治时期,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前后,清统治者以整饬吏治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故无法解决封建制度产生的吏治问题,同时也导致了同治朝吏治的进一步恶化。这种异化现象表明传统的整饬吏治的方法已陷入绝境  相似文献   

3.
王欣 《法制与社会》2013,(12):87-88
近年来,我国腐败官员外逃"避罪"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引渡制度的概况,并深入研究引渡我国外逃腐败官员存在的问题,如法律依据的缺失、死刑阻碍引渡合作、政治犯罪的界定阻碍引渡合作等。从而就引渡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依据、灵活使用"不判处死刑承诺"、腐败犯罪非政治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19世纪60年代,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指针,提出了整顿吏治的新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奇誉 《政府法制》2014,(21):19-19
“发生初次腐败行为的平均年龄为47岁.‘带病提拔’的省部级官员,其平均经济腐败时间在10年左右.”2012年12月中旬,一则题为《“带病提拔”官员初次腐败多在47岁》的新闻让舆论起了波澜,一位名为“元勋”的网民评论:“中国官员真幸福,贪了10年才落马,活够本了,人生可没有多少个10年呢.”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3,(11):4-9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事实证明,绝大多数腐败官员的腐化堕落,都是因为背负着本人、亲人、熟人、近人或情人欲望的十字架,大肆以权谋私,“身后有余忘缩手”,最终把自己推上人民的审判席和生命的不归路。等到“眼前无路想回头”之时,已经海之晚矣!  相似文献   

7.
观察这一年来落马官员的贪腐记录,无论是涉贪人数之众、层级之高、数额之巨,还是窝案之深、牵连之广、女色之泛滥……均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令人拍案  相似文献   

8.
李梦娟 《政府法制》2008,(18):22-23
应当如何监管退休官员?“王亚忱式”腐败引起了一场讨论。  相似文献   

9.
新华 《政府法制》2014,(22):22-23
最近频频落马的官员腐败案件大多暴露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家族腐败”,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形成了一个完整腐败的利益链。 “家族腐败”的方式愈发隐蔽,而这种集体腐败,人数多,危害巨大,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政治上,给党和政府造成很坏的影响。不少专家认为,根治家族腐败值得引起重视,应建立健全并真正落实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相似文献   

10.
陈尚志 《政法学刊》2003,20(6):11-13
触目惊心的官员腐败犯罪说明我国的监督机制亟待完善。我国监督文化存在的缺陷,使得监督官员腐败犯罪的氛围难以形成,并导致监督机制缺乏力度,反腐法网不严密,贪污贿赂犯罪机会多、成本低,法律对官员腐败犯罪缺乏应有的威慑作用。因此,必须采取中央主导型反腐败模式,建立高效、独立、权威的反腐专门机构;以法律形式确立公务员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储蓄实名制度;制定专门的《反贪污贿赂法》,严密法网,堵塞漏洞,减少腐败犯罪的机会,提高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11.
李婧 《政府法制》2013,(25):8-9
部分官员迷信,似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在媒体公开报道中,不少贪官更是成为这种文化的追捧者,折射出其信仰缺失和精神空虚的丑态。  相似文献   

12.
赵凌 《政府法制》2008,(20):28-29
腐败官员来源不明的财产动辄百万元,但按刑法被判超不过5年,现在预计提高到10年,正义网民调显示.60%的人认为“最高判10年还太轻,死刑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13.
“两会”召开之际,关于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再次成为一个公共热议题,一些学者通过各种方式,建议尽快制定官员财产申报的“阳光法案”,以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4.
冯伯群 《政府法制》2012,(11):24-24
登基大典那天。新皇帝道光就让大臣们吃了一惊。照例新皇登基,要有乐队演奏,大臣们也盼着欣赏一下这几十年才有一次机会听到的“黄钟大吕之音,金声玉振之乐”。不料这位皇帝怕乐队排练要费时、费力、更要费银子,所以下令“设乐而不作”,  相似文献   

15.
奇佳 《政府法制》2013,(26):21-21
俄罗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独创了一种预防腐败的办法。他们为官员制定了与前来办事的公众交谈时的禁用语。  相似文献   

16.
推动腐败的有效治理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从官员治理的角度出发,利用第三方权威机构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旨在从实证的视角分析和评估官员更替和政府管制对企业贿赂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年官员更替触发的权力转移和交接会强化企业的贿赂行为,同样地,伴随着政府管制的增加,企业的贿赂行为也会越来越强烈。进一步地,随着当年官员更替程度的增加,由政府管制所引发的企业贿赂行为也会越来越严重。不过,随着权力转移和交接的逐步完成,企业的贿赂行为随之急剧减少,伴随着政府管制所引发的企业贿赂行为也在逐渐收敛。本研究丰富了官员治理与企业腐败行为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结论为深层次理解转轨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腐败治理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姜洁 《法制与经济》2010,(15):41-42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规范,贪官的腐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隐蔽性较强的信息贿赂、期权贿赂等隐性腐败行为。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先后出台若干规定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8.
阿计 《政府法制》2013,(32):32-32
上海法官集体招嫖因一段监控视频的曝光而昭然天下,但这出颇为传奇的反腐剧,也遭遇了“跟踪偷拍侵犯他人隐私”的质疑。如此论调何其耳熟,比如,最近一年的网络反腐浪潮中,“曝房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村干部腐败问题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村官腐败的实际状况,找寻其背后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村官腐败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姜东良  周瑞南 《法人》2010,(9):38-44
官商勾结在浙江嘉兴并不缺少先例,这一次落马的56名官员只是以更露骨的方式呈现了权力与金钱的多重结盟。但随着这一连串贪腐官员的锒铛入狱,公众的疑问并没有完全消除:腐败的官员已被绳之以法,而拉官员下水的一些商人为何很少被追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