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和落实的保证.随着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政府的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种改革政策的利益调整力度加大,政策在执行中更容易出现变形以及偏离目标.因此,加强政策执行研究,对于提高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保证政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策执行是达到政策目的关键步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与政策有关的利益主体围绕政策进行的利益博弈往往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本文从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困境的现象透视,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集团利益等多个角度分析导致公共政策执行陷入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简论伦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执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作为现代社会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执行存在重要的伦理价值。面对我国政策执行中的种种不利现象,从伦理视角分析其中的利益关系、道德判断,进而把握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共利益至上、实事求是、人本、协调等原则,以提高政策执行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政策执行涉及到社会各阶层方方面面的具体利益,执行一项政策比制定一项的难度要大得多.政策执行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政府权力缺乏全面有效的制约的条件下,政府作为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它的利益往往优越于其他主体的利益,有时甚至会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之上.本文运用委托代理论对政策执行者利益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监督体制改革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对社会影响深刻而广泛,目标群体的利益格局一般都要受到影响。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是社会各阶层成员,社会阶层之间在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与反馈等诸多环节作用迥异,基于这种差异形成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会导致政策失灵。为防止或消除"政策失灵",政府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调整政策过程相关利益主体的结构,以保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制度类公共产品。是政府等公共机构制定、实施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制定,从政策需求到政策形式的表达,经历了一个从需求知识、专业知识、技术知识到政策知识的转换过程。而公共政策的制定。则是公共政策网络中政策需求者、政策倡议者、政策设计者、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政策评估者的利益均衡与合作收益。只有实现公共政策当事人各方的利益均衡与合作收益。这一公共政策才会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7.
政府利益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者 ,是公共利益的代表 ,但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独立于公共利益的自身利益 ,并表现为多种利益形式。政府利益的存在无疑会给政策的执行带来较大的影响 ,使政策执行出现各层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 ,对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形成障碍。这就需要采取措施消除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给政策执行造成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政策执行力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由于利益错位以及政策执行要素缺失,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存在着政策僵化执行、迟缓执行、截取执行、变相执行等削弱政府政策执行力的行为。完善政策执行客观机制、提升政策执行能动因素是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是中央生态环保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过程中,却存在着观望性、象征性、选择性和变通性等执行偏差问题,致使中央生态环保政策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政策效能无法全面显现。从中央与地方生态环保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来看,中央生态政绩考核在地方的部分失灵、地方治理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财政压力、央地生态环保信息的不对称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执行的激励不足等,是造成地方政府生态环保政策执行偏差的成因。亟须通过完善中央生态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与机制、协调央地政府间利益关系、健全中央生态环保信息收集系统和强化中央生态环保政策执行激励等,矫治地方政府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的偏差行为,推动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政策过程的制定、执行和变化。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公民社会对政策过程的积极影响。但由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仍处于兴起阶段,对政策过程的影响较小,政府主导模式仍没有变化,所以公民和政府应共同促使我国公民社会的成熟,转变我国政府传统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