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传输权设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品的使用包括对作品复制、发行以及将作品内容向公众进行呈现和展示等。针对网络中对作品的使用和网络作品①著作权的保护,是否增加作品使用的新权利以因应作品数字化进行超范围、高速度传播的性质,是否将此种使用作品的新方式、赋予作者的新权利归结为“网络传输”方式和“网络传输权”,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根据我国法律、国际条约和我国司法实践试对这一问题给予回答,以引他人之玉。一、伯尔尼公约与我国著作权法的现行规定传播权(RightofCommunicationtothePublic)在伯尔尼公约中散见规定在各个条文中,其…  相似文献   

2.
于丹 《法制与社会》2011,(23):266-267
互联网就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了许多的负面问题: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电子商务方面的问题、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等,这些问题让人们不得不认真审视互联网的发展与当前的社会规则之间所产生的冲突。本文通过讨论网络环境下现行版权制度在保护数字作品方面的乏力之处,旨在探寻技术保护措施在保护数字作品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版权作品的法律保护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字技术普遍应用的信息化社会中,任何作品(包括表演、广播电视节目)都可用二进制数字编码表现出来,所有的数字化作品均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存储并通过互联网传输。网络作品是指在电子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第3条列举的具体形式的作品,网络作品应当理解为已涵盖了数字化作品的形式,既包括已有作品的数字化上网作品,也包括直接以数字形式创作的作品。网络作品分为不受版权保护的网络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版权人主动放弃版权)和受版权保护的网络版权作品。更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和电脑存储能力与在网络上广泛的共享文…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作品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即网络作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网络作品引起的版权纠纷越来越多,这就给著作权理论和司法实践带来挑战,也给其发展和提高带来机遇。深入研究和探讨涉及网络著作权、邻接权权属、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不仅有利于这类纠纷案件的及时、正确处理,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人们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促进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社会氛围的形成和网络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电路集成化、信息载体数字化和媒体传播网络化组成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突进,人类社会进入了由信息技术为主导,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时代——信息时代,也有人称之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了一个网络社会,网络已经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的生产、学习、生活方式等也因此突破传统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技术不仅极大地推动了  相似文献   

6.
网络作品版权保护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中国的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保护网络作品的版权,成为众多知识产权法研究学者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分三部分提出版权保护策略:一、当前我国网络作品的版权保护现状;二、网络作品的特点;三、应对网络作品的版权侵权的重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使传统意义上的作品得以通过一种新的媒介——网络技术得以迅速传播,而且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创作方式.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繁荣,一批“网络诗人”、“网络作家”开始产生。但网络的虚拟、易变,又使得人们把“网络作品”纳入著作权法的视角进行观察时,不免产生了一些疑问:网上作品具有著作权吗?网上作品的作者身份、发表时间如何确定?网络作者的权利应否受到限制?侵犯网上作品著作权应如何承担民事责任及适用法律?这个案例讨论对这些问题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8.
由一起官司看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贾增岁 《河北法学》2005,23(10):136-139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作品创作和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与之俱来的是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形成了对传统著作权的巨大挑战。从一起相关案件入手,分析了产生数字作品著作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著作权保护问题应从法律及信息技术两方面寻求解决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著作权授权使用之合理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时代著作权授权使用合同的勃兴著作权授权使用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就著作权专有权的使用所达成的协议。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作品的数字化使得作品的利用方式已经变得无法预期。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不仅使得信息在储存、处理和传输上的进步日新月异,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史无前例地增加,更为政府、组织及个人在发展出如何取得、使用和传播信息的方法上留下了无限的可能。”2网络上的作品已经摆脱了载体的束缚,这也意味着其也不再受到著作权人的控制。网络上的自由(free)已经成为了免费(free)的同义词。只要有一个人获得了…  相似文献   

10.
唐艳 《知识产权》2012,(1):46-52
首次销售原则对数字化作品的适用,应依照数字化作品的不同类型以及移转、传播的不同方式来具体判断。通过网络传输的数字化作品原则上不应适用首次销售原则。在数字化作品复制件的有形占有发生移转,但伴有许可协议的情形,作品复制件的所有权是否移转,建议借鉴美国沃纳诉欧特克案确立的三步检测法来判断,只有作品复制件的所有权发生移转,才能适用首次销售原则。我国著作权法在修订之时,应将首次销售原则予以明确规定,并针对数字化作品细化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1.
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许多方便和愉悦的同时,也给法律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给著作权制度带来了挑战.习惯上,人们将以印刷出版物形式登载的作品作为发表,而否定在网上张贴作品是一种发表形式.在网上擅自张贴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而引发的纠纷,不仅原告没有主张对其发表权的侵犯,而且法院还认为为了陈述事实将他人尚未发表的作品张贴在网上是合理的.对此问题,从作品与普通商品、作品与作品载体、网上张贴作品的性质等方面进行讨论,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版权保护的趋势与发展——兼论合理使用的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互联网横空出世,传统意义的作品经数字化为人们所应用,遂有了网络版权与合理使用之争。而随着信息网络在世界各地的迅速延伸,更由于网络经济杠杆的作用,版权人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手段提高网络版权保护水平、挤压合理使用范围的趋势日趋明显,且卓有成效,然而,其间却也充满着合理使用之进取与抗争。  相似文献   

13.
林竹静 《法制与社会》2011,(34):251-252
数字化作品的传播渠道主要有两种,即传统流通渠道和网络传输渠道。针对两种不同传播渠道下,数字化作品著作权犯罪的定罪标准,相关司法解释先后确定了违法所得额、非法经营额、实际点击数,注册会员量等作为定罪的量化标准。本文对包括上述标准在内的数字化作品著作权犯罪定罪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4.
数字作品与权利用尽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大众间 常常使用的信息储存媒介 已发生根本变化,不再主要依赖以前的有形物理媒介,如纸张、录音、CD等,代之而起的是Computer to Computer间的信息传递,几乎所有文字、数据、图画、声音等各种形式的作品都能够以数字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无可否认,把数字化作品上载到计算机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郭素竹 《法制与社会》2012,(10):234+250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无线网络的无限复制性、交互性以及广泛传播性给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随处可见,严重侵犯到人们的合法权益,为此,进行法律思考来保护网络知识产权、规范网络行为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在微信日益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与媒介,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趋势下,微信用户公众平台的打造不仅可以使用户借此进行产品与企业宣传,而且还可以即时交流信息与传播作品.但是,微信作为一种手机应用,通过公众号进行的作品上传或转发毕竟不同于传统的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而进行的互联网传播.因而,通过微信公众号上传或转发作品的行为是否属于信息网络传播、该未经许可而进行的作品上传或转发是否构成对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以及微信软件能否因其公众平台的提供或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构成帮助侵权等都是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与界定的新问题.而这不得不令我们思考在文化消费日益走向网络,个体如何规范其网络传播行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这个空间的过分依赖和充分享用,使互联网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个虚拟的世界而成为一个人文化和现实化的交流界面,在这个界面里人与人之间结成了形形色色有别于传统的社会关系,对原有的现实中权利义务提出了挑战。网络法于是应运而生,迅速的将网络纳入法律规制范围中。本文对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网络隐私权从与传统隐私权的不同、其内容以及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信息获取越来越方便,网络正在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作品、音乐作品和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在网络上的到迅速传播,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作品的产生和传播变得便捷,但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也使得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频频发生.本文针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的认定及网络著作权保护,如何在促进网络文化迅速发展,支持网络作品合理使用权的前提之下保护作品著作权和著作权人合法利益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著作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新问题,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建立数字化著作权管理系统等,加快作品合法传播与保护,促使权利人、传播者、作品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发展著作权产业和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20.
试论著作权法对网络版权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燕蓉 《知识产权》1999,9(5):35-39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Internet几乎已经进入了每一个社会领域,甚至正在进入每一个家庭。网上的信息量不断地扩大,据调查,目前至少有约3.2亿个网页,使得网络成为一个空前庞大的信息源。它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在版权方面,由于计算机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作品的传播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传播的速度更迅捷,传播的范围更广泛(甚至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而对网上作品的著作权的保护更加困难。但是,当我们还在讨论是否对网上作品进行保护、如何进行保护、是否应对著作权法加以修改、如何修改才能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