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意味着既不能走自己原来那种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老路,又不能照搬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模式,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和传统工业化都依赖资源和环境基础作支撑。新型工业化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完善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有利于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对于二元经济发展框架中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在三元经济发展框架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道路,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经济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依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而选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安排上,最核心的就是实施三大战略:一是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二是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三是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一个核心特征。绿色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步骤,在绿色化的引导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对立体便能和谐共存。绿色化能有效地克服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绿色化能有效地促进工业化,增加社会福利,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严峻。追赶型工业化、压缩型工业化、外来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叠加效应,促使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惟有如此,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趋势的要求,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  相似文献   

5.
赵锡信 《前沿》2003,(9):50-5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我国走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分析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余  詹懿 《求索》2013,(10):26-28
工业化城镇化是一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从“两化”互动的战略意义出发.从四个方面对“两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理清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以内需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合理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解玲 《宁夏工作研究》2003,(5):41-41,5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那么,我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底新在何  相似文献   

8.
谭云霞 《桂海论丛》2003,19(5):43-4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是全国的共同任务。广西处在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 ,要发挥比较优势 ,把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和医药为重点发展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索适合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新型工业化内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晓华  欧祝平 《求索》2007,(9):32-34
新型工业化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工业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经济跃迁过程。明确工业化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科学制定我国新型工业化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从可持续发展视角透析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规律,才能准确厘定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在矛盾,进而正确界定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找准新型工业化的“起跑线”,制定正确的新型工业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自十六大确立新型工业化这项重要战略部署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并呈现出由描述性分析向理论分析、量化研究过渡的特征,但就整体而言,尚未形成完整的框架体系。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相关性与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以及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区域模式等方面,梳理归纳了理论界研究的进展,推测未来相关研究将向具体化、实证化、微观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政治权威通常以政治权力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和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执政党掌握政治权力可以实施强制性服从,但其政治权威归根到底必须建立在社会公众的认同、拥护和自愿服从的基础上。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丰富和扩大执政党政治认同的文化、组织、政治、经济资源。如何进一步提升价值认同、制度认同、道义认同和政绩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权威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路径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廷 《理论月刊》2006,4(1):109-113
随着环境、资源等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已被确立为我国的经济模式。如何开展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就成为法学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循环经济立法的条件出发,结合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选择由局部向全局、由具体法律、法规向构建一个高端而完整的基本法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基础上 ,指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应从城市水资源系统本身及城市发展 2个角度考虑 ,提出水资源系统优化的关键是实现水资源的产业化 ,并探讨优化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郭媛媛 《前沿》2010,(2):125-128
由诸种媒介相互依存建构出的媒介产业,需要围绕符合具体媒介特质、符合资源最佳整合需要、符合受众接受习惯与需求的内容信息的生产,在新的产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肖和平 《湖湘论坛》2002,15(6):37-38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于高科技人才的竞争。目前,新一轮高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愈演愈烈。世界各国竞相制定争夺人才的计划,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人才争夺的重要目标,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制定有效政策,建立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良性机制。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与我国的现状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愈益呈现不断加速的总体态势,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趋…  相似文献   

17.
蒋玉凤 《桂海论丛》2004,20(1):83-85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为拓展人的生命空间,让人们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新人.创建的核心是提高学习力.学习力的形成源于文化积蕴,以深厚文化为根基培育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学习力,并促其转化为创新能力,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宪法可实施性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我们呼吁,上至党和政府下至社会组织、公民,都应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根除传统的"人治"流弊,提高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进一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期,是经济加速增长和资源消耗总量较大的时期,矿产资源需求的迅猛增长和结构性短缺,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必须从全球资源战略的高度在全球市场配置中寻求保障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分析全球矿产资源配置格局和中国在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中的地位,提出了中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开放式的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