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就近年来担任安徽省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常年法律顾问中,所遇到的若干法律问题和解决途径,谈一点探讨性意见。(一)对外方投资者的资信调查及外商投资形式的转换中、外投资者在有意向合营该企业期间,中方曾委托中行某机构对外商的资信作调查,但该机构仅向外方投资者本人作了查询,忽略了其他调查渠道。就作出外商资金、信用可靠的结论。企业投产后,因外商所负的提供技术服务、返销产品等义务均未落实,而对该外商资信再次调查后,发现外方投资者仅有小额资本,经济处境窘迫。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营企业的外方人员挪用企业资金构成何罪?来信中外合营企业中的一些外方工作人员,利用其在企业中掌有经营管理决策的权力以及原材料和产品包销的便利条件,弄虚作假,挪用企业巨额资金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中方合营者的合法权益,可否追究其法律责任?江苏杨某复信...  相似文献   

3.
中外合资经营的生产型企业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生产出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后,必须将产品销往国外,并以外销利润使合营企业的外汇取得平衡。一般来说,外销比例越高,外汇平衡越有保证,合营企业创汇亦越多。目前,由于中方合营者尚缺乏国外销售渠道与经验,往往依赖外方合营者,因而合营企业的产品外销权无形中控制在外方合营者手中。外方合营者希望控制合营企业外销权的动机,除了从定价中取得最大可能的利益外,更重要的是取得对合营企业事实上的控制,尽管有些外方投资者处于少数股权的地位,但利用技术与销售等方面的优势,仍可取得对合营企业的事实上的控制。因此,如何撰写合营合同的  相似文献   

4.
铁案的代价     
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子:某中外合作经营公司的外方董事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刘某在担任中方董事与外方合作经营期间,向外方索要报酬10万元,并提供一张假发票以代收款签字。证据状况是,外方董事提供的中外合作经营公司支出10万元费用的财务凭证,外方董事关于到刘某办公室送钱过程的证言,外方董事助理关于从公司财务账上支取10万元交给外方董事并亲眼目睹外方董事走进刘某办公室的证言。  相似文献   

5.
外商出资的几个问题汪德明一、外方注资不足及其"假合资"当前,外商投资企业里注资不足尤其是外方出资不足的情况相当严重,弄虚作假已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效果。仅以深圳市为例,截止1990年底,该市外商投资企业仍有相当于93.6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苦涩的7:410     
据传媒披露,在中外贸易中,国外对华反倾销起诉不断增多,近年来就已发生410起:而相比之下,我方企业起诉外方的一共只7起,形成了7:410的强烈反差。而更令人深思的是,我方企业不仅起诉少,而且应诉也不积极,前二年外方向我提出反倾销诉讼中,竞有三分之一案件因无人应诉而造成我方败诉。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检察权(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客观义务与检察官的定位检察官的客观义务在我国既是一个新提法,也是一个老话题。说它是个新提法,是因为在我国,人们对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还不了解;说它是老话题,是因为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又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从国际通行的表述来说,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是指在诉讼活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6,(6):63-63
法官: 某市工商局决定吊销某中外合资企业的营业执照,该中外合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黄某是中方甲企业的董事长.他认为市工商局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他正想终止与外方的合作,及早清算,另外投资其他项目。于是黄某决定不对市工商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外方乙企业的投资则还未收回,不愿意终止经营,打算自行提起行政诉讼。因为经咨询,有人说乙企业不能以自己名义起诉.因为市工商局吊销的是中外合资企业而非乙企业的营业执照.乙企业不是处罚行为的直接相对人。请问,乙企业能否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市工商局?  相似文献   

9.
案情1996年3月,南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以下简称中方)与美国太平洋华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方)就中方向外方派遣劳务人员达成协议并签订了《建筑劳务合同》。合同约定,中方选派60名符合外方要求的人员出国从事建筑劳务,合同期为一年六个月。外方定期按标准向中方支付管理费等费用,中方负责向外方支付派出人员的违约担保金。在国外,劳工人员的收入按个人劳务合同规定实行记帐、分期支付、回国时结清的管理办法。中方外派人员如通过不当途径从外方获取利益所造成外方直接损失的,外方将从中方违约担保金和管理费中扣除,中…  相似文献   

10.
庞宁 《经济与法》2001,(12):35-35
就像不久前续签了合作协议的北京吉普一样,一批在80年代初期合资的企业,已相继协议到期,进入后合资时代。是增资,是撤资?是继续由中方控股,还是外方增持股比?是继续保持原有的管理层.还是更多地引进外方管理专家?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外合资企业产品内外销比例上,中方合营者缺乏经验不能识透外方压缩外销比例的意图有之;把我国经济特区作为外销市场有之;双方擅自变更合同内外销比例有之;更有甚者,为追求小团体利益主动放弃外销渠道。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外方资本的先行回收是合作经营企业资本方面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它是指在合作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并盈利后,在收益分配中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比例,由外方先分、多分利润,直至外方收回其投资原本的做法,其目的在于降低外商投资的风险,保证外商能够保本获利。这种做法源于实践,受到外商的欢迎,是合作企业发展迅速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已成为合作企业的通行做法。但这种做法虽在实践中得到  相似文献   

13.
所谓的违约责任指的是合同责任人不遵守合同相关内容,甚至违反。违反责任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合同义务,合同义务无法顺率履行是因为违约责任。文中通过对违约责任有关问题的探讨,目的在于使合同当事人更好地履行合同,保证我国经济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外开放中,我们既要积极引进外资,吸收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同时也不能忽视本国利益的自身保护,对各种风险应及时预防调控,建立维护投资环境的公平合理制度。位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列的广州,近年呈现由外方合资者(下称外方)承包经营的新趋势,其运作有关风险的法律防治系统尚在发展中,成为虽待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谨从公证实践出发,针对外方承包合资企业期间借贷风险法律调控体系中的公证对策作些探讨。一、借贷风险法律调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广州,试杆外方承包合资企业始于1987年,至1991年广州已有1/6合资企业实行外方承…  相似文献   

1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的出资问题及其思考吕涛与传统的国营企业相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资本构成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直接与其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在我国引进外资的十几年实践中,许多中方企业对此重视不够,也有一些外方企业趁机行骗,由此所产生的出资纠纷屡见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安防产品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说大是因为有大大小小上万家各类安防产品制造企业,有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说不是强国是因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太少,没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企业决策层的意识非常重要。《电子知识产权》(月刊)曾经登载过关于日本企业在专利评估指标方面的一些相关文章,其中,企业高层会议是否将知识产权作为重要事项进行决策是其评估指标之一。但在我国比如一些通信领域的企业,其高层领导很少关心知识产权事务,一旦遇到与外方商谈合作事  相似文献   

18.
“三资”企业人员侵财案件研究伦朝平“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方独资企业。据统计,北京市自1978年至1993年5月,登记注册的外资企业已达5000家,其中1200家已正式开业,有14.5万人在“三资”企业中从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许瑞华 《中国公证》2008,(12):61-61
2008年7月2日上午,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拜耳公司下辖的又一家分公司在江苏省启东市宣告成立。外方公司对启东的投资环境非常满意,同时称赞启东市公证处的服务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20.
周友军 《法律科学》2014,(4):127-132
在侵权法上,生产者负有产品跟踪观察义务,包括狭义的产品跟踪观察义务和警示、召回等反应义务,它属于安全保障义务的次类型。在我国,该义务的主体应当限于最终产品的生产者、零配件的生产者、拟制的生产者和准生产者。该义务的确定应采个案判断、综合判断等原则。生产者还应当对特定类型的、他人的附属产品负有此种义务。违反产品跟踪观察义务的责任属于过错责任,在产品存在发展缺陷时其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