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晓峰 《前沿》2013,(2):84-86
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然而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深人大开发西部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实施,会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及日趋严重的表现后,提出了针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的健康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延军 《前沿》2001,(7):29-31
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要取得成功必须走依法开发的道路 ,政府的总体决策以及开发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立法选择的依据。文章认为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西部大开发立法的重要原则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西部开发促进法》、《西部资源利用法》、《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西部开发重中之重 西部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国内主要水系的上游,也是许多跨国水系的上游,如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江、恒河等,此外,以新疆为代表的雪山融水内陆水系以及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生态环境的基础是水,没有水谈不上生态环境,而生态的失衡又会造成流域资源浪费和水系环境恶化。洪水泛滥和江河断流都与江河生态的失衡有密切的关系,水系上游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中下游的生存和发展。如果西部水系上游不采取保护和开发并重的方针,水系下游就会变成中上游…  相似文献   

4.
西部开发是中央关于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开发有自身特定的优势 ,但西部开发能简单地与沿海开放相比吗 ?又能与当年美国的西部开发并论吗 ?人们看到 :西部开发形成前所未有的热潮。西部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以及亟待开发的市场资源。仅西部水能资源就占全国的 80 %。然而 ,西部又是一片贫瘠的土地 ,这里不仅气候恶劣 ,水能丰富却年均降水量不足2 0 0 mm,大片地区年均气温在 1 0°C以下 ;地形复杂 ,90 %以上是海拔上千米的山地、峡谷、丘陵、沙漠和戈壁 ;交通闭塞。到 1 999年底全国电话数已达 1 .2亿部 ,而…  相似文献   

5.
目前,开发西部已紧锣密鼓。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转变开发思路和方法,以市场为导向,由过去主要开发自然资源转变为开发科教、信息、市场等多种资源,创造新的发展环境。但是,参与西部研究的中科院院士们提醒社会各界:西部大开发不等于西部大开荒,因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如果随意开发资源,将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西部开发的具体内容,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也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与重大机遇。但生态环境脆弱、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阻碍着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多管齐下、科学规划、转变理念,才能把握机遇、展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目前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如何开发西部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影响西部大开发的因素有很多,如地理位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民族文化,思想意识等等。特别是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西部开发的主要瓶颈。在关注西部开发生态环境脆弱诸问题的同时,不能忽视西部开发所应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使其必然依赖法治,并以法治作为其重要保障和基本内容,西部大开发必然包含法治的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必须先制定好“游戏规则”,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不能像当年东部开发那样“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市场经济的河流淌到今天,河水的深浅已大体知悉。因此,西部开发,法制必须先行。首先,从立法方面审视,笔者认为应当先立法后开发。全国人大应当制定《西部开发法》。在法律中应当明确开发的主体思路;开发者的权利义务,规范开发行为;为了强化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恣意破坏,推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建议制定《西部开发生态环境保障法》;制定《东西部关系法》,以正确处理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东西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伴随西部开发,黄土高原亦掀起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的热潮.但回顾历史,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防灾减灾至今仍是西部开发中的一个"坎".本文从制定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加强统一领导,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将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教育、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4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黄土黄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减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勤业  景可 《中国减灾》2001,11(1):19-22
伴随西部开发,黄土高原亦掀起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的热潮.但回顾历史,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防灾减灾至今仍是西部开发中的一个"坎".本文从制定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加强统一领导,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将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教育、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4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书方  赵紫兰 《前沿》2001,(2):32-35
搞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必须把战略重点放到开发人力资源,落实根本大计,实现"人的现代化"上,为此要确立"人力资源是我国第一资源","人才开发战略为现代化首选战略","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的投资应该成为最优先投资"的观点.落实计划生育和发展教育并举;开发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并重;开发技能和提高素质并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进;面对面教育和远距离教育并存等项重大措施,把"教育"这一根本大计落到实处,加速我国国民素质和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采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及其症结的论述,指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想。 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是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后遗症。这一切问题都有其症结所在:历史上长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态脆弱互为因果;“过分强调粮食自给”的发展模式导致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经济建设不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制度上条块分割,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难以落实。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由此,在西部开发中要坚持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的双重原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开发中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然而其开发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涵义 ,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从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及空间利用格局三个层面上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亮点在哪里?从实际出发,既有资源优势,又符合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我以为,做大小草产业,前景看好。这就是说,退耕还草,进而做好草业开发利用,是当前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经济增长点。这是由西部的生态现状所决定的。虽然西部地区的地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价值很大,但是,资源最丰富,毕竟是有限的,具有越开越少的不可再生性。而且,许多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需要相应的条件,如资金、淡水、交通等,广袤的西部,沙漠面积很大,干旱、缺水的生态劣势,使许多工业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变得困难重重,如果开发不适当,还会加剧环境与生态的恶化。在这种情势下,西部开发的明智之举,在扬长避短,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路子,而不宜一味把眼睛盯在搞项目,开采地下资源上。退耕还草,把小草做成大产业,一方面,所耗费的资金、水资源较节省,另一方面,小草产业化,又有利于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西部地区的农牧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西部一些地方的种草实践,已经证明小草产业化发展的前景比种树还要优越,成本低,见效快,显露出方兴未艾的亮色——  相似文献   

15.
信息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秀兰  乌日娜 《前沿》2002,(2):28-30
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大大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造成这种差距的诸多因素中 ,信息的严重滞后是更重要的因素。由于信息资源具有可扩充、浓缩、传递、分享、增值、可反复使用、可取代有形物质、能转变成智慧和知识等特点 ,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作为信息资源重要来源的高等学校图书馆 ,在信息资源开发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中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我们认为 ,转变观念是信息资源开发的前提 ,提高馆藏质量是信息资源开发的物质基础 ,科学化管理是信息资源开发的保障 ,人才培养是信息资源开发的关键 ,资源共享是信息资源开发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准 《求索》2006,(12)
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也就是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的指导思想是用资源特别是土地代替资本和人力。这一方式从总体上看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忽视环境保护,也造成了严重后果。由于中美两国国情的不同,中国的农业发展决不能走美国的老路,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走集约化、绿色化、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西部开发中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本文论述了西部开发中保护和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及举措。  相似文献   

18.
苏布德  吴海山 《前沿》2007,(6):191-193
西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开发与生态建设同举并重。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发才是成功的开发。目前,西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迫切需要恢复和保护。而西部地区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要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西部生态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保护水土资源、建设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和基础性工作,也是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健康有效地在西部地区推行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总结经验,防治并重,搞好规划,防止盲目行动或一哄而起。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治理保护的重点和方法应因  相似文献   

20.
资源开发是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里的资源是广义的概念 ,不仅指自然物质资源 ,应是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综合体。因此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 ,是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