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夏初,厦门市台联组织了一场厦门市小学台商子女“我心中的厦门”作文竞赛。活动受到了来自厦门市台商子女、家长、老师以及台商协会、学校等各方面的热烈响应,有31所小学的113名一至六年纪的台商子女参加了竞赛。学生们以客观、真实的笔触,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他们对现在所生活的城市、他们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厦门的热爱之情,由衷地赞美那里人与人之间朴实、友善、和谐的关系。虽然他们的年纪不大,却能从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体会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人间美好的情感,领悟多姿多彩的人生。孩子们文笔稚嫩却不失文采,故事平淡却不显浅薄,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在祖国大陆充满童趣、充满竞争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在此,我们挑选了几位学生的作品介绍给读者,希望您能喜欢。  相似文献   

2.
今年夏初,厦门市台联组织了一场厦门市小学台商子女“我心中的厦门”作文竞赛。活动受到了来自厦门市台商子女、家长、老师以及台商协会、学校等各方面的热烈响应,有31所小学的113名一至六年纪的台商子女参加了竞赛。学生们以客观、真实的笔触,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他们对现在所生活的城市、他们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厦门的热爱之情,由衷地赞美那里人与人之间朴实、友善、和谐的关系。虽然他们的年纪不大,却能从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体会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人间美好的情感,领悟多姿多彩的人生。孩子们文笔稚嫩却不失文采,故事平淡却不显浅薄,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在祖国大陆充满童趣、充满竞争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在此,我们挑选了几位学生的作品介绍给读者,希望您能喜欢。  相似文献   

3.
今年夏初,厦门市台联组织了一场厦门市小学台商子女“我心中的厦门”作文竞赛。活动受到了来自厦门市台商子女、家长、老师以及台商协会、学校等各方面的热烈响应,有31所小学的113名一至六年纪的台商子女参加了竞赛。学生们以客观、真实的笔触,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他们对现在所生活的城市、他们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厦门的热爱之情,由衷地赞美那里人与人之间朴实、友善、和谐的关系。虽然他们的年纪不大,却能从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体会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人间美好的情感,领悟多姿多彩的人生。孩子们文笔稚嫩却不失文采,故事平淡却不显浅薄,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在祖国大陆充满童趣、充满竞争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在此,我们挑选了几位学生的作品介绍给读者,希望您能喜欢。  相似文献   

4.
《台声》2020,(17)
正陈秀瑜,厦门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美格农艺董事长。1993年,台企美格农艺落户同安。二代台商陈秀瑜、陈岱明姐弟陆续从父亲陈琰熀手中接班,不断求新求变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和父辈不一样的发展之路。台商二代陈秀瑜女承父业,扎根鹭岛20余年筑梦绿色环保事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批的台商到厦门投资兴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台商已经在厦门落地生根,他们的子女很多在厦门成长、接棒,融入了厦门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5.
李志宏 《台声》2003,(7):13-13
5月24日下午,厦门市台商子女“我心中的厦门”小学生作文竞赛举行颁奖仪式。至此,这场历时1个半月的竞赛活动圆满落幕。由市台联、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市台商协会共同主办的“我心中的厦门”作文竞赛旨在了解在厦台商子女用什么眼光看厦门以及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本次竞赛分低年组和中高年组两个组别,由厦门市教育学院初教室语文组和厦门市教科所老师担任评委,两个组别各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同时还评出3名优秀组织奖和8名优秀辅导奖。两个组别的特等奖分别被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一年1班的黄胤杰和立人国际小学五A…  相似文献   

6.
戴晓玫  李志宏 《台声》2002,(9):41-41
厦门首届台胞青年绿色环保夏令营于7月5日至8日举办。营员由在厦中小学就读的台商子女及在厦台籍子女共43人组成。在为期4天的夏令营活动中,小营员们分别参观同安小坪森林公园的空气监测站、火烧屿生态园及科技馆、大屿岛、鸡屿岛白鹭保护区以及污水处理厂等,还观看环保教育录像,参加废品利用小制作、环保知识小竞赛等。在联欢会上,营员们一起表演节目、做游戏,营地充满了欢声笑语。许多小朋友说,他们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也结交了新朋友,非常开心。(文/戴晓玫图/李志宏)厦门台胞青年绿色环保夏令营@戴晓…  相似文献   

7.
邓红华  谢聪璇 《台声》2007,(12):54-56
目前,广州的台资企业约2500多家,长期在广州居住的台商及其家眷超过7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越秀区就读中小学的台商子女超过200人。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少年随自己的父母来到广州,在这里学习成长,也慢慢地融入了独具特色的广州本土生活。 从陌生到熟悉,从抵触到接受,春去秋来,台商子女这个特殊的群体在羊城走过了一段段特别的心路历程。和许多大陆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背后,这群来自台湾的孩子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故事。  相似文献   

8.
在厦门,许多台企发展超过了20年。越来越多的第二代台商接棒企业,他们与在厦门创业的第一代台商一样,同样拥有拼搏进取的精神。两代人之间的传承,让老台企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2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出现了一所温馨的学校———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来自东莞、深圳、广州、珠海、惠州、中山、上海、昆明等地700多名台商子弟在这里学习、生活。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32名老师来自台湾,他们是从台湾  相似文献   

10.
在厦门投资的台商有一个温馨的家,这就是1992年12月20日成立的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 4年多来,厦门台资协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开始的120个团体会员单位,发展成为已有342个成员的大家庭。说明“协会”在厦门台资企业中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为台商分享欢乐、倾吐心声、  相似文献   

11.
7月28日至8月5日,2000广东台商子弟夏令营在广东举行。在广东深圳、珠海、中山、东莞投资台商的子女共49人参加了这次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相似文献   

12.
如今,来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兴业的台湾朋友越来越多了。据统计,常驻张家港的台商约有700多人。有人说,是事业把他们的命运与港城编织在一起的,可是,他们却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那么就让我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去寻找新的答案吧。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人在不经意中发觉身边多了一种特殊的新群体一台商。这些投资上海的台商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而且使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也随之出现一系列新的色彩:现在,如果你走在上海的街头,常会听到身边带有浓重闽南腔的普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14,(2):F0002-F0002,1
<正>1月1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会见了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叶宏灯董事长率领的毕业班学生"北京文化之旅"参访团。张志军充分肯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为培育大陆台商子女成人成才、促进台商家庭在大陆欢聚团圆、增进两岸青少年同胞感情、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作出  相似文献   

15.
厦门城市建设从海岛型 向海湾型发展,向世 人展示了一幅厦门未来宏伟的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图。描绘这一宏伟蓝图,构筑东南沿海一座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厦门经济特区20年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台商投资,吸收更多的台资参加海湾型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艳 《两岸关系》2006,(10):36-36
为了帮助在苏投资台商子女认识江苏、了解江苏,由江苏省台办主办的2006台商子女锦绣江苏夏令营活动于8月9日至13日在南京、无锡、苏州等地举行。共有150余名在苏投资台商子女及大陆中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增进了台生对第二故乡的  相似文献   

17.
投资与法律     
《台声》1996,(8)
我们的记者在与台商交往中,常听有人抱怨祖国大陆法制不够健全,一些人有法不依。这给他们的投资事业带来了许多麻烦,有的甚至因此而蒙受损失。于是一些后来者为了能顺利投资兴业,不得不用很大的精力甚至还要花钱,去经营关系学,以为在这里要想办成事,一定得有关系,特别要有权力大说话算数的关系。 应当说,这些台商朋友的抱怨并非没有道理。 在祖国大陆生活着3万多名台湾同胞,他们亲身经历了我们这个社会由“无法无天”到逐步建立和健全法制的过程。如果晚于他们从岛内而来的台商问起这个过程,他们会讲出许多亲身感受。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祖国大陆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按照邓小平的理论,民主与法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与十几年前相比,这方面确实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向他们讨教怎样在投资中使用“关系学”,而不是如何在经营中运用法律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恐怕就不对了。台商中一门心思钻关系,结果反被“关系”所累所害的事,已经发生了不少。 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有必要告诉已经在大陆投资办厂,或者正想踏足海峡这边的台商朋友们,所以在本期我们刊发了本刊记者采写的《祖国大陆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文。文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从今年6月中下旬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全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社会,离婚案件越来越多。单亲家庭无疑会给孩子一生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来自父母情感的缺失将影响他们一生。而作为离异父母所应该做的就是最大程度还原子女所应该享有的爱,尤其是来自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这也正是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过程中所应该坚持的原则之一。我曾经诉前调解过一起特殊离婚案件。女子库某与男子陈某是一对某省到京务工的夫妻。两人年龄不大,膝下却已有两个女儿,一个9岁,一个5岁。两  相似文献   

19.
9月3日,祖国大陆第二所台商子弟学校——华东台商子女学校正式开学。为了解学校的准备情况和师生、家长对学校的反映,笔者日前走访了该校。为了台商子女记者了解到,学校座落在昆山境内,南临吴松江,北与新加坡梁顺才先生投资兴建的硅湖高等专科学校毗邻。学校占地110亩,7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4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业已竣  相似文献   

20.
2月9日上午8时30分,在厦台商盼望已久的从厦门到台湾直航的心愿终于实现了。181名台商及家属持台胞证和“金马专用单次出入境证”,乘坐金门“太武”轮经由金门乘机直航台湾回家过年。台商及家属正在等待上船。执行直航任务的﹃太武﹄轮厦门台商直航金门返台@李志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