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应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的邀请,从4月26日至5月6日,我随“大陆媒体台港澳记者访问团”在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访问。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这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从台北到新竹,从台南到高雄,有一群人始终吸引着我的视线,那就是台湾的社会义务工作者——台湾称为“义工。在我们参观过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民间机构团体中,义工的人数占有很高的比例。以设在台北的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为例,它的专职人员只有34人,而义工则有8O0多人。活跃在台湾社会各个领域的义工,主要由家庭主妇、退休人员和…  相似文献   

2.
唐风 《台声》2006,(9):82-85
漫步在北大的未明湖畔,徜徉于清华的运动场边,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长着一样的青春脸庞,操着闽南味的普通话,穿戴着一样的服饰,就是这样看似与我们别无两样的年轻人,他们就是来自海峡那边的台湾学生。由于职业的原因,记者和不少的台湾学生是好朋友,不经意间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我不想辜负这段青春年华”新世纪伊始,林华山到大陆求学已是两年多了。在一个初夏的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昌平的中国政法大学新区,探寻一位台生的心路历程。回想这两年多来的日子,林华山自称是百感交集,感触多多。但他认为这所有的一切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一场春雨,来自台湾的高雄市实验国乐团为4月的北京带来了一抹南国的春色──《乐韵中国·台湾情》音乐会。由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主办、中华文化联谊会协办的“台湾高雄市实验国乐团音乐会”于4月1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虽然只有一场演出,但却因该团的精湛技艺、高水准的演奏及独特的音乐风格,给北京的听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并得到了北京音乐界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赞赏。高水平的民乐演奏团体高雄市实验国乐团创立于1989年3月,是台湾目前演艺水平最高的专业民乐团体。从建团至今只有8年,但高雄市实验国乐团凭着其现…  相似文献   

4.
希望台湾早日采认大陆学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承铎 《台声》2001,(1):12-13
日前,台湾“教育部长”曾志朗面对媒体专访时,除了重申支持采用汉语拼音之外,针对记者问到是否认为开放采认大陆学历时机已经成熟时表示:现在已经成熟到必须好好面对的时候了。已有台湾学生可以到大陆北京大学上学,之后再到美国耶鲁大学念完书,然后回来问“教育部”承认不承认,承认哪一个?这会变成一个可笑的问题。现在台湾学生到大陆来上学已经形成一股潮流。这些年从台湾到大陆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人已经毕业,有的就快要毕业了,这些人除了留在大陆工作外,有的还会选择前往国外拿学历,然后回去让台湾承认,到头来还是必须得承认。绕了…  相似文献   

5.
交流短波     
台湾“北京音乐之旅”访问团来大陆交流 台湾“北京音乐之旅”访问团一行71人于4月初来大陆参加小型音乐会,他们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师生举行了多场座谈。 “海峡两岸高效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在海口举行 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海南省科技厅等单位主办  相似文献   

6.
蒋建春 《台声》2003,(12):20-22
我的祖籍地是台湾。为了赶上我家半个多世纪后的第一次隆重的全家大团圆,去年春节我和妈妈匆匆办好赴台手续,在除夕那天的清晨上路了。我们由北京乘飞机到香港后,因为办理换证的中华旅行社除夕要提前下班,所以又马不停蹄地乘公车赶去市中心把台湾发的通行证副本换成正本,换完证,我们又返回机场,候着华航除夕最后一班飞回台北的班机。“我们兄弟三人已经在桃园机场等着接你们呐!”长途电话里传来大哥激动喜悦的声音。“我们是开车从太鲁阁赶过来的……”。从台北打来的长途电话缓解了我和妈妈在香港候机转机的焦虑和不安。大哥从小被留在台湾…  相似文献   

7.
选后看台湾     
去年12月下旬,我们研究台湾政治的大陆学者一行四人,应邀去台湾进行学术访问,那时正适“省市长”选举之后,所以同台湾学术界座谈的主题多是“台湾选举与两岸关系”.除了学者以外,我们还同国民党、民进党、新党人士有过接触,对台湾政治增加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关键性的一年民进党人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在研究如何面对1995年“立委”选举了.在台中,有两位民进党员告诉我们,他们要参选“立委”.在花莲,我们得知民进党人已经在为许信良竞选“总统”作准备.国民党、新党也都已经行动起来,着手准备迎接这场关键性的“选战”.  相似文献   

8.
木鸣 《台声》2005,(9):12-12
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近日宣布,对在大陆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这是大陆继赠送台湾同胞一对熊猫、对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减化台湾同胞签证手续之后的又一优惠政策。台湾有关方面对此的回应是:拉拢台湾学生是大陆“统战”工作的一部分。今年4月以来,大陆方面如上所述相继推出了不少使台湾同胞受益的政策。几乎每一次,台湾当局的回应中都少不了“统战”二字,水果“统战”农民,学费“统战”学生……某种角度来说,此话说得不错,这的确是对抗“台独”的一种“统战”。但此“统战”非彼“统战”。台湾某些人口中的“统战…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我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纪录片《世纪黄埔》。2004年3、4月间,中央电视台有关人员与笔者应台湾卓越传播有限公司之邀,赴台采访。台湾那满目苍翠的自然风光与亲如一家的人文景观,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飞机降落在桃园机场。接我们的卓越公司经理崇先生兴奋地说:“你们终于来了。”标准的普通话,让我们体味到一种只有亲人之间才能感受到的温馨。车一到台北市,马上就感觉到一种喧闹:滚滚涌动的车流,尤其是满街奔跑的摩托车;还有各种招牌斑斓炫目,“我家牛排”“无限沙拉吧”“整人玩具”“槟榔…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北京前门外大江胡同(原大蒋家胡同)的台湾会馆,现已修复.北京的各地“会馆” 是清代各省、府绅商为本乡进京赶考学子而建的.台湾会馆建于何年何月已无可考.清政府自1687年起,在台湾施行考举制,在县里考秀才、省里考举人,到北京考贡士,再经“殿试”考进士.清代汉族台胞考上文、武进士的共有29名.前107年出进士16人;后43年(即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出进士13人.可见后4O多年台湾举子赴京赶考者大增.据此估计,北京台湾会馆有可能建于1851年至1894年之间,距今已10O至140年左右.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天,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籍进士、举人联名上书都察院代奏:“今者闻朝廷割弃台地以予倭人,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  相似文献   

11.
陈筠 《两岸关系》2008,(8):18-18
“F4”?别误会,这回可不是台湾那四大帅小伙组合,而是人气百分百的四种非常美味的台湾水果——菠萝、番石榴、杨桃和芒果。火热的8月一开始,台湾财团法人农业发展基金会就在北京隆重推介这四种已“入驻”北京奥运村的奥运特供水果,以飨奥运健儿们。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在那鲁湾,我的家乡在海的那一边,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轻轻地唱出我们的歌声……”,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会想起和台湾朋友们朝夕相处的欢乐日子。 今年2月4日至13日,我作为记者随研习营采访,认识了30位来自台湾台东和花莲的少数民族教师(主要是卑南族和阿美族)。从北京到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到处都留下了台湾少数民族教师们活泼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 “把椅子抛起来!” 2月6日晚上,北京长安街上华灯初上,位于西单的民族饭店灯火辉煌,一层的宴会  相似文献   

13.
何标 《台声》2000,(12)
林海音是情系台海两岸的台湾作家,她的这个“情”是来自她心灵的、明确而理智的两岸观。她曾经说过,自己“比北平人还北平”;也说过,自己是个“番薯仔”。我们的父辈--老北京台湾人,往往自称是“番薯人”,因为台湾岛形似番薯,台湾人在历史上经历过任人宰割的心酸,所以都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有一颗中国心。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中国是台湾的祖国”,这在老一辈“番薯人”心目中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 1895年 4月 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台的《马关条约》时,在京参加会试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痛心疾首地上书光绪,斩钉…  相似文献   

14.
初冬时节,我们贸促会代表团访问了台湾。代表团共17人,安成信副会长为团长,余者都是贸促会各部门和一些分会的负责人。团中那些挂着“部长”、“主任”、“会长”、“总经理”头衔的团员们,很多已走遍五大洲,可谓见多识广。但访问祖国的宝岛,除了负责台湾事务的邓公与潘兄(台湾朋友这样称呼他俩)之外,大家却都是头一回。 看看手中的访问日程,那么多要拜会的单位,那么多要见面的老朋友。打交道多年,都是他们来北京。“下次台湾见”这句话年年说,说了七八年。老朋友在台湾等了七八年。这次才真的“台湾见”了。  相似文献   

15.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16.
冯洁 《民主与法制》2014,(20):48-49
他们是一批被台湾本省人称为“老芋头”的大陆老兵。35年前,他们跟随蒋介石集团溃退到了台湾,以为不久便可以“光复大陆”;35年后,他们中的多数人已在台湾娶妻生子,但却日夜思念着海峡那边的亲人和故乡。35年前。他们的父母尚在壮年;35年后,他们的父母已到古稀耄耋之年,有的至死也未能再见儿子一面。老兵们在台湾遭遇着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因为没有文化,退役后干着社会最底层的活。他们还要动辄遭受威胁和恐吓,以家人为要挟来互相检举揭发不忠的行为,他们只能乘出国之机悄悄潜回大陆探亲。  相似文献   

17.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18.
易靖茗  彭飞 《台声》2013,(11):71-71
10月20日下午,“筑梦大陆职场领先”台湾新鲜人就业分享会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层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你好台湾网”承办,来自台湾的几位职场达人和专家教授,与北京各大高校的几十位台湾学生分享了他们在北京的奋斗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11日上午,北京八十中学校园里,彩旗飞扬,鼓乐声声,来自台湾岛内的12个中学生参访团的400余名师生与北京多家学校的师生们欢聚一堂“,第七届京台青少年交流周”在这火热的季节拉开了帷幕。“京台青少年交流周”至今已举办了六次,此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北京市旅游局、共青团北京市委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此次交流周与往届最大的不同就是突出奥运,以“相约2008”为主题。开幕式上,北京副市长陆昊、国台办主任助理叶克冬向台湾学生代表赠送了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据记者了解,台湾学生在此之前从…  相似文献   

20.
我与电影     
清朝末年,我的祖父从晋江石狮塘边村迁到台湾新竹。我父亲出生于此,我们兄弟姐妹的籍贯也来源于此。小时候,我对于自己的籍贯不甚了了。读初中时,有一回与同学吵架,我的这位对手,姑且称之为“坏小子”,指着我骂:“你们家是台湾人,我打一支牌让你到!”(到,就是麻将中的和HU,闽南话,那意思大致相当于北京人所说的“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不理解身为台湾人竟会成为被人恫吓的理由,于是告诉大人。大人默然。不久对我说,以后如果填什么,你就填你的籍贯是泉州。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家的孩子们在籍贯上既有写台湾的,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