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国际舆论界称为“中国北方经济黑马”的烟台市,也同样被台湾商界的有识之士看好,“抢滩登陆”的台商一波接着一波涌来,使烟台的“台资热”不断升温.只有赚钱的,没有赔本的谈起“台资热”,烟台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凤杰兴致勃勃地说,台商投资烟台是80年代中期由“三来一补”开始的,后来逐渐扩大到产业投资.1987年首批台资企业在烟台落户后,先后出现三次台商投资高潮,台资企业连年大幅度增长.尤其是1993年,全市新批台资企业230家,合同总额和台资额分别超过前6年的总和.截止到今年3月底,烟台批准成立的台资企业达到525家,合同总投资10.3亿美元,其中台资额5.2亿美元,台商实际投入资金1.8亿美元.投资项目以生产型为主,涉及水产、食品、服装、纺织、建材、机械、电子、塑料等几十个行业.目前,台资在烟台的外来投资中仅次于港资,已经跃居第二位.台湾地区继香港、韩国、日本之后,成为烟台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块热土,几年来,浙江省余姚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氛围吸引了广大台商,成为大陆台商集聚的65个城市之一。目前,在姚台资企业有130多家,台资企业总投资近5亿美元,常驻余姚的台商及眷属300多人。余姚市台办从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着手,开展服务台资企业的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以优质服务增强亲合力,创建台资企业温馨家园台商远离家乡创业,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余姚市台办从亲情服务着手,赢得台商的信任和依赖。一是建立台办干部联系台资企业制度,让每家台资企业都有娘家人。台办每位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 2014年3月19日,春日的海南繁花似锦、椰风暖人,海口观澜湖酒店内掌声阵阵、气氛热烈,海南省台商台资企业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十大明星台商”、“十大明星台资企业”、“海南省突出贡献台商”相继走上主席台,接受奖牌和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4.
浙江宁波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重点城市之一。到2008年底,宁波全市有台资企业2200多家,总投资168亿美元,其中协议台资106亿美元,占浙江省引进台资的一半。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宁波的台资企业如何应对危机?3月中旬,笔者跟随“台商与宁波同行”采访团一行,到部分台资企业作了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5.
葛凤章 《两岸关系》2006,(10):30-31
金秋时节,座落在上海嘉定的安亭汽车城热闹非凡,沪上台商发动组织的“台商庙会”于2006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一次两岸台商的盛大聚会。据组织者介绍,此次“台商庙会”有近千台商设展台展示其产品,上万台商前来观摩交流。逛庙会的民众更是摩肩接踵,估计有20万之众。这次“台商庙会”实际上是上海市台资企业协会嘉定区工委会和嘉定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一次台资企业产品展览会和投资交流会。为什么把一次台资企业的产品展销活动定位为“庙会”呢?这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台协嘉定工委会会长陈卢一解释说,参加这…  相似文献   

6.
蔡晨瑞 《两岸关系》2002,(11):50-50
9月16日至20日,“2002年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惠州市台资企业精品展示会”、“惠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馆奠基典礼”先后在广东省惠州市隆重举行。惠州台商与惠州人民一道以满腔的热情迎接各方嘉宾的到来,捧出共同创造的辉煌成绩展示给世人。  相似文献   

7.
王国胜  任友利 《台声》2001,(4):42-44
“有事找台办” ,这句话已成为在山东烟台投资台商的口头禅。“台胞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则是烟台市台办对在烟台投资的台商作出的庄严承诺。靠着这个承诺,近年来他们为台胞调解的 30余起各类投诉案,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得到了各方的好评,不仅维护了台商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使全市的对台经济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2000年,该市新批和增资的台资企业达到了 105家,总投资为 8458.48万美元,合同台资额为 6372.55万美元,创出了历史最好成绩。 调解纠纷 平等协商 1991年 ,台商谢先生来到烟台,与某工业…  相似文献   

8.
田英 《两岸关系》2003,(12):54-55
“市长接待台商日”是为加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与在京台商的联系而建立的,迄今已坚持8年。通过举办“接待日”活动,市政府领导面对面地听取台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为他们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目前许多区县也已建立了类似的制度。“台商接待日”制度是政府关心、支持在京台资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架起了市政府与台资企业的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高辉  李峰 《台声》2004,(7):37-39
自从1984年上海诞生了第一家台资企业开始。20年来,上海平均一天半就要新注册一家台资企业。特别是90年代中期,台商到上海投资最为集中,平均每天要新增3家台资企业。90年代末台商蜂拥西进抢滩,在台湾岛内开始形成了“上海热”。由于上海的投资环境比较优越和稳定,法制比较健全,台商投资的成功率比较高,出现了一批社会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台资企业和著名品牌。生产迪比特手机的大霸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甘铁生 《台声》2003,(2):14-16
在广东省台资企业的老板中,流传着一个响亮的名字:万海水。用东莞台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明致先生的话说:提起万老,不仅仅在广东台商中,就是“在大陆,无论哪里的台商举办活动,都会邀请万老。万老也会不辞辛苦地赴会,极少缺席。”万海水何以在台商中有如此响亮的名字?当记者在广东采访台资企业时,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常务理事张明先生告诉我说:“万老之所以如此德高望重,跟他无比热衷台商事宜、关注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大陆的经济建设并热衷于两岸的公益事业紧密关联……他的高风亮节,使接触过他的人都不由…  相似文献   

11.
叶林 《两岸关系》2014,(5):26-27
<正>作为大陆主要台商聚集地,东莞台资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了更好地解决东莞台资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东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促进台资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由东莞市人力资源局、东莞市政府台湾事务局主办,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协  相似文献   

12.
《北京观察》2003,(9):10
台湾捷安特自行车厂落户江苏昆山,带动数十家中、下游配套协作台商接踵而至: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台资企业为主体的“自行车园区”、“电子产业带”、“家具城”和“鞋业基地”等星罗棋布,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突显的“群聚现象”正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量。台资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赢得了自身竞争力和效益的不断“升腾”。  相似文献   

13.
“洼地”效应,引来台商集聚 龙湖区是台商最早进入汕头投资的地区,自1987年全市第一家台资企业大发钟表有限公司在龙湖区注册成立以来,台商投资企业在龙湖区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3年8月,龙湖区历年累计批准注册的台资企业205家,占全市的38.8%(全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529家)。合同利用台资总额1.60亿美元,占全市的13%(全市合同利用合资12.3亿美元)。目前,台资占该区  相似文献   

14.
今年初夏,记者在漳州市,访问了十多位台商,他们都反映,由于福建上上下下把台资企业当成自己办的企业,并在政策上向台资企业倾斜,乃至于现在许多国有企业要求和台资企业一样的待遇。在吸引外资中,福建省一直采取对台资“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政策,尽力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及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台商前来投资,让在闽投资的台商赚更多的钱。至今,福建吸引台资合同总额已近10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近60亿美元,绝大多数台资企业盈利。亲情、友情、故乡情,枝枝叶叶总关情。台商在福建、在漳州投资的成功,与这些情结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陈筠 《两岸关系》2009,(2):33-34
“贾庆林主席在第四届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所提出的五点建议,肯定会受到台商的一致欢迎。”在大陆打拼十几年的台商、上海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李茂盛对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16.
10月 18日,近百名台商代表在东晖国际大酒店聚会,庆祝青岛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三周年。青岛市台资企业协会成立于 1997年。三年来,在沟通政府与台商的联系,维护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开展各项联谊交流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各项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协会会员企业已发展到 157家,代表着 210多家台资企业,占青岛市已开工台资企业的 42%,成为广大台商和台资企业信赖的“台商之家”。截至目前,来青岛投资的台资企业已达 l109家,总投资额达 17.5亿美元,合同投资额 13.l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纺织、铸造、建材、电子…  相似文献   

17.
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基础。为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排忧解难,帮助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发展壮大,是宣传对台方针政策,促进两岸交流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与台湾有着特殊的联系,湖北省台盟一直关注着台资企业在湖北的发展,关注着台商在湖北的工作、生活情况。多年来。他们经常走访在鄂台资企业,召开台商座谈会,深入调研台商投资环境,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台商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鄂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记者对此作了了解。现略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林俭 《两岸关系》2009,(8):30-31
山东省烟台市是泛渤海经济圈内的经济重镇,近几年来,台商、台资持续往这里汇集。2004年,山东省台办就向烟台市政府发出贺信,祝贺烟台市的五项对台经济统计指标跃居全省首位。目前,发展态势仍昂扬不败,全市共批准台资项目1500余家,合同台资额60.0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1.2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蒋晔 《台声》2005,(1):41-41
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第一家台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国祥股份去年底登陆A股市场,另外一家台资背景企业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也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正等待安排发行上市。此外,包括中华映管在内的多家台资企业纷纷表露出在A股市场上市的愿望。进军A股市场看来已成为当前大陆台资企业颇感兴趣的话题。 台资企业A股上市三大动因 目前,台湾地区对台商投资大陆从行业、资金等各个层面均有不少限制,比如投资大陆的资金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这使许多台资企业赴台湾地区上市的意愿大大降低。因为台商如果有在大陆进…  相似文献   

20.
《台声》1994,(5)
3月24日,二百多位在京台商与首都各界人士共四百余人欢聚在燕京饭店,共庆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四岁生日.四年前,大陆第一个正式备案的台商民间团体——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宣告成立.作为政府与台资企业之间的桥梁,台资企业协会积极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以促进两岸在经贸领域里的交流,而成为“台资企业之家”,目前在京的一千多家台资企业中已有近五分之一加入,另有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和驻京商社、办事处的台胞以个人名义入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