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说起《红河谷》、《黄河绝恋》和《紫日》,你一定会想到大导演冯小宁。也许,一直以来,你都是从这些震撼人心的影片里了解他的,而今天,我将带你走近一个电影之外的冯导……“我,是个‘假’台属” “你去过台湾吗?” “我是台属。” “真的吗?” “‘假’的。”  相似文献   

2.
拨通刘蓓手机的时候,她正在上海拍摄 20集电视连续剧《红色康乃馨》,并在剧中饰演一名律师。说到刘蓓,你一定不会陌生,就算你没有看过《一生叹息》,也不会错过《过把瘾》和《甲方乙方》吧,但你不知道的是:腕儿级的刘蓓在生活中可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生活中的我真是个胆小鬼。安全是我最头疼也是最在意的事,当然是事出有因。大家也许不知道我在 1993年拍《喋血嘉陵江》时,一个玻璃瓶破了,碎碴子打在我的脸上,这时候,这部戏才拍了一半,我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想想看,女孩子都很注重自己的外貌,更何…  相似文献   

3.
我办《山枣花》史小平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属于那一行,都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做过自己感到最光彩的事业。所以我最爱读《现代人事》杂志举办的“我的干部生涯”有奖征文,我也很感激,我们这些处于最基层的乡镇干部也可一吐为快了。1995年我还在永...  相似文献   

4.
“台湾风俗鲜,无桔不成年”,如果您有机会到台湾走走看看,就会发出这一由衷的感叹! 正月里,在台湾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要备办“大吉”(柑桔)迎客访友、拜年送礼。柑桔俨如吉祥物,也是最传统、最热门的节令佳果。 在台湾,崇桔习俗表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操办喜事时,处处可见桔影,可闻桔香。《台湾风物志》中记述“花轿到男家,要待新郎之弟端一盆桔子出来迎  相似文献   

5.
严俊 《台声》2004,(Z1)
朋子,你好。你问过我多次演艺圈两岸婚姻方面的故事,这封信就跟你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古今中外皆同理,明星从来都是大众瞩目的焦点,何况还是两岸婚姻这个新鲜的话题。网上和坊间报章杂志报道的,连小朋友们都耳熟能详,想你在大陆也听到过许多。追溯最早的两岸婚姻,大约要算台湾艺人凌峰了,80年代末期,台湾“解严”之后,因为拍摄台湾第一部介绍大陆风光的电视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凌峰来到大陆。那时不要说拍片,来大陆的台商都很少,和贺顺顺在大陆结婚,更可算开风气之先,这在当时的演艺圈很轰动。他们的故事,你一定知道很多,还是谈谈其他人吧…  相似文献   

6.
台湾有一种地方戏曲,叫歌仔戏。我们的主人公孙翠凤就是台湾歌仔戏界叫得很响的“明华园”当家小生。她因演歌仔戏而荣获过台湾岛内“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亚洲最杰出艺人奖”以及“亚洲终生艺人奖”。大陆的观众也该对她不陌生,她曾与张铁林、陈道明两位明星主演过古装电视剧《女巡按》……  相似文献   

7.
与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先生神交之始,当是1993年,那年,正值台湾秋水诗社20周年生日,我受《秋水》主编徐静怡女士委托,在祖国大陆出版了一套诗集。这套被我定名为“台湾当代新诗星群系列丛书”的三本书中,有我编辑的“秋水星群”──《盈盈秋水》。这本书共收录了60位在《秋水》诗刊上发表过作品的台湾当代诗人的佳作,其中就有林焕彰。他的诗我收录了三首,那首《晒衣服》印象最深刻──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晒在阳光底下。我印有地球的那件球衣,正好夹在爸爸妈妈中间,也在阳光底下。而我,仰着头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的衣服,看…  相似文献   

8.
左岸 左岸     
走进左岸,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当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相似文献   

9.
多年前,我随大陆盲人团一起赴台湾参加会议.期间一位台湾盲人前辈教我们唱了一首叫作《绿岛小夜曲》的歌. “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姑娘啊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钟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我们都以为这是一首有关爱情的歌曲,而那位盲人前辈却说,这是一首与盲人有关的歌.他告诉我们,绿岛又叫火烧岛,在台湾是专门用来关押囚犯的.这首歌表达的是囚犯们渴望自由的心声.话音一落,大家都沉默了.许多年过去,那天的情景在我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6)
正近年来在北京求学生活,我发现两岸流行文化有越来越同步的趋势。越来越多台湾电视台愿意转播大陆电视节目,宫廷剧《步步惊心》《甄嬛传》以及《琅琊榜》等,几乎是进入了"循环播放"模式。同样的情况还有大陆选秀竞赛类节目《我是歌手》等。这些都代表台湾观众对于大陆节目接受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台湾观众也能透过电视节目开始了解对岸,成为增进彼此认识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8,(23)
正2001年5月17日,我第一次赴台驻点采访,这也是大陆报纸类媒体的第一次。记得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台湾《联合报》刊发了消息和图片。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今年,每年我都赴台驻点采访。足迹几乎遍及台、澎、金、马,319个乡镇,我去了274个。驻点采访,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见证并记录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驻点采访,让我提升了能力,也收获了友谊。这里我分享一段驻点故事。驻点采访十几年,多次有机会在台湾过春节。同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台湾著名导演带着他的“表演工作坊”来到北京和上海,上演了相声剧《千禧年,我们说相声》。一时间,在演艺圈和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说到相声,大家都不陌生。不过你可不要在相声和相声剧之间划等号,因为相声剧与相声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台湾文艺界人士创造的独特的表演形式,称得上是台湾艺坛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潘国芳朋友: 你好!读了你9月23日和12月4日写给《中国残疾人》编辑部的两封来信,我沉思了许久。北京有句俗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忍受别人的不幸并施以劝解。而我在此特别声明,我是“坐着”说话的。我是个截瘫患者,而且,瘫痪的程度很严重。所以,我认为我可以和你以平等的身份谈谈,但愿能对你多少有点帮助。 我十分理解你想工作想有所作为的心情。因为,这心情我也有过。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台声》2022,(21):62-63
<正>曾以趣谈漫绘的形式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创作了《庄子说》《老子说》《禅说》等漫画作品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在杭州受访时表示:“我自从2009年入驻杭州以来,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在这里。我早就说过,我生于台湾,老死杭州,葬于少林。”他说,未来会扎根杭州,继续深挖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创作内容,计划要画超过150本的禅宗故事,希望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我有过32年军旅生涯.经受过33年中共党内生活的锻炼.也听过无数次不同形式的党课,但《红色箴言》对我而言无疑是最直观、最震撼、最生动的一堂强化理想信念、促进党性修养的特殊党课。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最不愿意写的文章之一,和温世仁道别。他倒下的前一天,仍极关心这场大选,对北京政治及两岸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当时太忙了,只匆匆和他说“改天再和你谈”,便挂了电话。隔天,我被朋友通知,温世仁中风病倒了,辗转得知,他早在抵达医院时,瞳孔已放大,无生命迹象。他长得很胖,但活得轻盈。说50岁后不做商人,就真的不做。退下来短短5年,他写了《成功致富又快乐》、《台湾经济的苦难成长》、《你能懂东亚金融风暴》、《领袖》、《媒体的未来》、《网路创财富》、《新经济与中国》、《英语直通车》、甚至包括武侠小说《秦时明月》等。我和温世…  相似文献   

17.
“我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因为这,很多人打击过我,赵宝刚就曾相当直接地对我说‘你长得太难看了’。虽然备受打击,但是我从来没觉得我的长相对我的演艺事业有局限,我很清醒地知道演员的形象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你的才华和演技。现在时代进步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变了,越来越多的小姑娘喜欢我了,我想我也能挤进偶像派行列了。”从《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征服》,到《半路夫妻》、《刀锋1937》、《大工匠》、《潜伏》,孙红雷走了一条由坏变好、由鲁莽硬汉到斗智斗勇的特工人员的戏路。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只是你没有上去过。往往当你终于尝到爱情滋味时,已经错过了,这是最让我怅然的。”被誉为电影魔术师的华裔导演李安2005年再度推出力作,他的最新作品《断背山》在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摘  相似文献   

19.
王晓波 《台声》2006,(10):22-23
在2000年底,日本出版了一本畅销漫画书,书名叫《台湾论》,著者是日本右翼人士小林善纪,他在书中大肆鼓吹日本军国主义,歌颂日本对台的殖民统治,称日本的殖民统治是“最有良心的统治”,甚至称抗日义勇军是“流氓”“、土匪”。《台湾论》的内容是小林善纪在台湾访问的一些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接受“皇民化”的老台湾人,如李登辉、许文龙、金美龄等人。次年初,《台湾论》的中译本在台发行,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林宪老先生的电话,说有事要来台大看我。林老已年高八旬,爬上哲学系馆三楼来看我。原来是他对《台湾论》有意见,要我把他老人家的意见发表出…  相似文献   

20.
司马岩 《台声》2006,(9):81-81
“找到一个心灵相通的伴侣,好过一个地址相同的老公。把自己的未来、生活先规划好,如果这辈子注定一个人过,至少可以跟妈妈说,女儿会过得很好。”近日,一则寿险广告引起台湾各界诸多议论。以往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但台湾在工业化程度日益加深后,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产生了所谓的“新四不现象”。“新四不”的种种表现据《联合报》报道,所谓“新四不”,是指“不婚、不生、不立”及“不畏离婚”。“不婚”,顾名思义是指年轻人到了结婚年龄却不急于成婚,晚婚、不婚日益流行。据《联合报》统计,20年前,台湾还是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