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兼资文武此全才”黄子云陈毅上马杀敌,下马写诗,是一员咤叱风云、威名震世的元帅,也是一位博古通今、出类拔萃的诗人。他业余酷爱体育,写有许多关于体育的诗篇,更显示出著名诗人柳亚子对他所赞誉的‘“兼资文武此全才”。陈毅酷爱围棋。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在接见文武官员时,有一套他自己立下的成规。大部分蒋介石要召见的人,多是最近要调动职务的高级文武官员。有的人因为是第一次被蒋介石亲自召见,加上蒋介石有种不必造作就会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被召见人员有的会一时紧张,经常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总统"的办公室入口处有一道矮门槛,高度约一寸左右,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生性迟钝,也许是信息不灵,最近才听到一个新名词:“消闲文化”。“心之官则思”。一思、二思、三思、遂有下文,特地录供斟酌商榷。《礼记·杂记下》曰:“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要有劳有逸,只劳会累死,只逸会懒死,劳逸结合才对,毛泽东说得很实在:“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  相似文献   

4.
正《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写的一部著名的兵家专著,共分十三篇,篇幅短小却包含着深刻的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最杰出的军事名著。在管理方面,《孙子兵法》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文武兼治的重要战略思想,这对我们今天,大到管理国家、军队,小到维系家庭的和谐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孙子兵法》强调在管理中要做到"文武兼治",将"文治"与"武治"相结合,发挥二者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老段子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在雅典召开之前,清政府接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邀请函。光绪、慈禧及满朝文武均不知“奥运”为何物,未予理会。  相似文献   

6.
<正>兼之文武此全才,重向江东卷土来。我喜故乡消息好,前锋直指雨花台。这是"南社"著名创始人、闻名中外的诗人柳亚子的一首诗《寄陈毅将军》。陈毅上马杀敌,下马写诗,是一员咤叱风云、威名震世的元帅,也是一位博古通今、出类拔萃的诗人。他业余酷爱体育,写了许多关于体育及与体育有关的诗篇,在这方面同样显示出"兼之文武此全才"。从容对弈战火间陈毅在《冬夜杂咏·一闲》中抒发了这样的情怀: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  相似文献   

7.
“文折腾”     
秦泽忠 《前线》2009,(4):58-58
官分文武。分别精通文武之道,是为“文官武将”,两样皆擅长者被誉为文武双全。便是争斗,也分文武,斗智为文,斗勇为武。  相似文献   

8.
18年的勤劳和智慧,凝结出养殖种鸭1万只、年孵化禽苗100万只、产值120万元以上的大型种鸭场,这背后的艰辛只有响石镇老观音种鸭场业主--曾文武才能体会.  相似文献   

9.
高士振 《党史天地》2007,(10):16-21
贺龙文武并用降土匪 1928年,贺龙率部队来到鄂西走马坪整编。这支小部队只有百十来人,70多支枪,人虽然不多,但很精干。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夸奖谢振华"文武全能" 谢振华,1916年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8岁的谢振华就当上了中央红军的一名团政委.  相似文献   

11.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7,(1):46-46
清朝道光帝执政期间,正值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为挽救逐渐衰落的国势。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选拔任用治国安邦的文武贤才,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史上,肖克将军声名遐迩。他兼资文武,有“军人学者”之称。然而,他的二哥肖克允尽管也别有一番风采,却鲜为人知。肖克允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太短暂了。  相似文献   

13.
陈外欧还乡     
历来,武将还乡威风凛凛,文官还乡前呼后拥。陈外欧,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国家测绘总局局长,既是武将,又是文官,可谓文武齐备。可他还乡,既不威风,又无气派,平淡得简直就象街坊邻居串门子。1959年4月初的一天,陈外欧带着一名  相似文献   

14.
文丑与武丑     
戏剧舞台上的角色,一般地分为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他们之中实际上又有文武的区别。这些区别是必要的,因为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锻炼各有不同的重点。旧时代一些所谓“上流社会人士”中,有的把各种角色的演员,看成是品格不同的等次;有许多更把所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讲话》中说:"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并且说:"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  相似文献   

16.
正史中的周瑜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  相似文献   

17.
马彦超 《世纪桥》2011,(18):19-22
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的斗争有文武两条战线,一个是拿枪的军队,另一个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的军队。这支文化军队成为团结自己、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从而帮助中国革命。20世纪30年代,一些在黑龙江的:更化界人  相似文献   

18.
一代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谏唐太宗“宏兹九德”,其目的是实施“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因而对廉政建设和民风的改变均发挥了不小作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今天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袁长弓 《党建文汇》2011,(10):39-39
关宁铁骑的鼻祖是李成梁 明朝天启年间,面对后金对关外明军的进攻,北京的满朝文武一筹莫展,明熹宗朱由校甚至抓着大臣的手放声痛哭而不知所措。正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袁崇焕挺身而出,单骑出关,挽大厦于即倒。  相似文献   

20.
《资治通鉴》里有一个“唐太宗赐绢惩顺德”的故事,说的是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给人办事收了20匹绢绸,被唐太宗知道了。他没有让监察部门去查办,而是通知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到大殿开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