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台湾民进党当局上台不到3个月,围绕续建或停建“核四“问题,曾在岛内吵得沸沸扬扬。今年10月3日,“行政院长“唐飞因反对停建“核四“而下台,10月27日陈水扁、张俊雄又因突然宣布停建“核四“而面临被罢免、被弹劾的局面。岛内政局动荡,股市严重下挫,经济形势不妙,人心日益浮动。“核四“到底是怎  相似文献   

2.
台湾自陈水扁上台以来,可谓风波不断。从八掌溪事件到核四风波,从“罢免案”到“释宪案”,加之“绯闻案”、“尹清枫案”等穿插其间,整个台湾政局已被搅得动荡不安。其中最具杀伤力的,要数核四风波案,这枚在去年10月引爆的“超级政治核弹”,至今仍在岛内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核四”争议由来已久 电力不足一直是台湾产业发展挥之不去的梦魇。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当局于70年代相继兴建了3座核能发电厂,核能发电一度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并驾齐驱,占台湾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80年代初,台湾当局又提出兴建第四座核能发电厂,…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时期,台湾岛内重大弊案层出不穷,弊案波及到了陈水扁妻子吴淑珍,亲家黄百禄,亲信陈哲男、马永成以及民进党多位“立委”“。第一女婿”赵建铭的炒股案更引发了泛蓝阵营大规模的倒扁浪潮。一宗接一宗的弊案和丑闻,特别是“第一家庭”和陈水扁亲信卷入其中,凸显了陈水扁的政治无能和无信。所有这些弊案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陈水扁治党不力、理政无能的反映。曾几何时,民进党以“反腐败、反黑金”的利器攻击国民党,吸引了许多选民。2000年大选时,正是出于对国民党贪腐的不满,打着“清廉”旗号的陈水扁才取得了多数选票。令台湾民众没…  相似文献   

4.
2000年 10月 30 日,台北。台湾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大会通过决议.全力连署在野党派——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和其无党派建立联盟,推动罢免陈水扁。翌日,逾百位“立委”在“立法院”连署罢免陈水扁。 11月 7日,在野党联盟正式提出“罢免案”。一时间,“罢免”风暴席卷台湾政坛—— 20世纪末。就在代号“象神”的热带风暴肆虐我国台湾岛之时,一场更为猛烈的政治风暴在台湾政坛骤起。执政的民进党和在野的国民党、亲民党之间围绕“核四”问题频频交手,使台湾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痕:社会急剧动荡,造成股市狂跌,…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陈水扁公然宣称:“应承认台湾人民在自身前途问题上拥有决定权。”这一声明实际暗含着可能对“台独”问题进行全民“公投”的意图,而这一点同民进党的基本主张是相符的。还有一件事例,那就是国民党的前领导人李登辉也曾经发出过“台独”的信号,如果说民进党与国民党的主张还不完全相同的话,那么前任领导人与现任领导人倒是一脉相承,公开一致。陈水扁最近的立场并不令人感  相似文献   

6.
当前台湾局势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8日,台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中,一举击败国民党候选人连战、独立候选人来楚输等,以39.3%的得票率当选为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使得连续统治台湾达50多年的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一朝倾覆。-‘陈水房何以击败国民党民进党经过14年的发展,实力有较大的增长,但从国、民两党的基本力量对比来看,民进党并不具备在这次选举中击败国民党的力量。陈水扁当选,有其非常复杂的原因。第一,在李登辉长期纵容、扶持下,民进党得以逐步坐大。李登辉上台后,一改过去“两蒋时期”对“台独”进行坚决镇压的强硬政策…  相似文献   

7.
李伟 《统一论坛》2013,(4):46-48
苏贞昌于6月上旬赴美国访问前,谈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时称,民进党的政策就是“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早已独立,现在最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台独”,“台湾不必再喊台独,要往前走”。在7月4日举行的“华山会议”第一次会议中,苏贞昌再称“‘台湾前途决议文’是民进党的核心思维,民进党的‘对中政策’必须要和国民党有所区隔”。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民进党在台湾执政的第7年。前6年中,由于陈水扁热衷于拼政治、拼选举和搞贪腐,台湾经济不仅远不如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国民党当政时期,而且落在了亚洲经济“四小龙”的最后边,年均经济成长率只有3.6%,是  相似文献   

10.
晓沙 《台声》2008,(2):21-23
2008年1月12日,攸关台湾地区政党版图重划和未来政局走向的第七届“立委”选举揭晓。国民党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岛内唯一“超级大党”,民进党遭受创党以来最严重的挫败。民进党败选后,党内也展开检讨,有责怪“小选区制”不利选情,有责怪“行政院新三宝”应负责。但怪来怪去,就是鲜少有人责怪陈水扁及其家人的贪腐。 据台湾媒体分析,技术性问题只是民进党败选的部分原因。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表示,这次选举结果表达了台湾社会对民进党的不满,首先是对民进党在统“独”议题上走冒进路线的不满;其次是对民进党执政8年无法给台湾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不满。2008“立委”大选一役,说国民党打败了民进党,不错,但还不够准确。真正打败民进党的是其自已。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台湾“行政院长”张俊雄召集紧急记者会,以“不建核四不会缺电”等 6项理由,宣布停建核四电厂,此举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台湾朝野各党派间的矛盾更为尖锐,政治、经济形势动荡加剧。一场新的政治风暴席卷台湾。 “核四事件”引发台湾岛内严重的政治风暴   “核四”,即兴建核能第四厂计划,是台湾在经历了 1979年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其能源多元化政策的组成部分。该计划于 1992年 2月经台湾“行政院”核准, 1994年由“立法院”通过预算案。但民进党表示坚决反对,该党还将“废核”写进其党纲。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核四…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4):52-52
据台湾TVBS报道.3月22日上午.曾控告过陈水扁家庭的岛内“揭弊大王”.国民党籍“立委”邱毅.因在2004年不满“总统大选”结果.冲撞高雄法院的案件,经三审定罪被判处1年2个月有期徒刑,就要入监服刑:邱毅闻讯后.痛批陈水扁对他司法迫害。  相似文献   

13.
何标 《台声》2006,(12):17-18
主流民意是民众主体意向的综合表现,民进党执政6年来岛内社情民意变化迅速,有必要从较深层次,对台湾主流民意做贴近现实的概括和诠释。现从“要民主”、“要和平、”“反动乱”、“反军购”四个方面提出以下看法:台湾当局一贯把“直选最高领导人”吹嘘为台湾民主的重大成就,事实上,选什么“当家人”和决定“当家人”的去留更为重要。6年前,台湾选民抛弃在台执政50多年与民众积怨甚深的国民党,把希望寄托于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成为“台湾人出头天”的象征。事后证明,陈水扁在“爱台湾”的口头禅掩盖下,为自己、亲属和亲信大肆贪腐,比国民党的“…  相似文献   

14.
冷波 《两岸关系》2006,(10):12-14
4月7日,陈水扁的亲信陈哲男因政治献金弊案被收押。4月8日,国民党民意代表李全教召开记者会,指控陈水扁妻子吴淑珍收受太平洋SOGO礼券,并消费数十万元。5月25日,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困涉嫌“台开内线交易”等案,被台有关部门收押禁见。蓝营出现“倒阁”、罢免声浪,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表示,若案情升高至陈水扁本人,不排除推动“罢免案”。5月26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表示,陈水扁的执政权力来自于全民的交托,绝不容民进党私相授受;陈水扁当局已经无能,台湾不能空转,当前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罢免陈水扁。5月29日,国民党民意代表发起“全民联署:阿扁下…  相似文献   

15.
一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不仅全盘接受了李登辉本土化的政治遗产,而且进一步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继续走“台独”路线,他完全违背“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大搞“宪改”,向“法理台独”迈出危险的一步。“住民自决”、“公民投票”是陈水扁和民进党一贯奉行的政治理念,既是其谋求“台湾独立”的重要手段,又是对抗“泛蓝”阵营与反制中国的工具,工具性和目的性兼而有之。而台湾部分人的非理性政治心态,恰是陈水扁和民进党推行“公投”的社会基础。陈水扁和民进党为了实现其政治理念,利用执政优势精心设计议题来挑动选民最敏感神经,借机煽动民…  相似文献   

16.
沸沸扬扬的台湾“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于3月18日当选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这给人们带来深切的担忧──但愿不要成为灾难。人们的担忧来自陈水扁一贯的“台独”主张。陈水扁在竞选中仍然宣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互不隶属、互不统治、互不管辖的国家”,仍然高喊“台独万岁万万岁”。陈水扁的这种“台独”主张,将给未来的两岸关系和今后台湾的发展投下阴影,给人们带来危害。只要陈水扁一天不改变“台独”主张,台湾就一天得不到安宁。陈水扁为了安抚台湾民众,争取支持,在选战后期作了…  相似文献   

17.
近日,陈水扁出席“独”派团体活动时,抛出完全否定“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四要一没有”,岛内为之哗然。陈水扁提出的所谓“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同时宣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从2000年的“四不一没有”到如今的“四要一没有”,让世人不难看出陈水扁的承诺是假,大搞“台独”、推进“法理台独”是真。  相似文献   

18.
民进党从创党初期就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政治诉求,并以此为号召与国民党进行竞争,获得了岛内一部分民众的认同,形成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2000年,随着陈水扁上台,民众曾热切希望民进党能带着全新的执政理念,给台湾带来新的气象,然而陈水扁两个任期即将过去,人们不仅没有看到期望的愿景,反而看到的是在陈水扁的强力操弄下,民进党政治理念的扭曲。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正近段时期,台湾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大搞"台湾正名",推动"制宪公投",在"台独"绝路上"飙车",这是极不理智,也是极其危险的。一、"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台湾正名""制宪公投","谋独"行径花样百出民进党当局多次大放厥词,升高"台独"调门,针对国民党籍"立委"关于"台湾不是一个国家"的言论,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恶言攻击,台行政部门发言人在脸书上公然叫嚣"台湾当然是国家,名字叫台湾"。民进党"立委"炒作所谓"台湾正名",要求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