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峰地处闽中腹地交通要冲,东连闽清下达福州,北通樟湖上至南平,是古代尤溪东部边陲的重要驿站。历史上往来于桂峰古道的人很多,官宦、商贾、学子、旅人纷纷在桂峰歇脚夜宿,带来了山外的文明,桂峰迅速繁荣起来。“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是桂峰全盛时期的写照。各地先进的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了一代代桂峰子弟,  相似文献   

2.
雨中琅琊漫步■沈运良秋雨霏霏,笼罩着青翠欲滴的群山,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用长条石和无数大小不同的石块砌成的古道,我一步步向着琅琊山巅走去。秋雨,在伞背上踩出沙沙声,清泉,在山峰间跳得叮咚响,古道边的岩石隙缝中不时传来阵阵雉菊的淡香。眺望远处,一片片林海...  相似文献   

3.
行走于怒江     
李月英 《今日民族》2004,(11):37-41
“三江并流”地区是茶马古道的发祥地,千百年来,一些密如蛛网的古道沿着高山峡谷里奔腾不息的江水,蜿蜒向西藏腹地延伸,古道上的马帮们,硬是从“三江并流”峡谷里,走出了一条前往西藏甚至印度、尼泊尔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七月的赞歌     
廖红荣 《中国保安》2014,(13):73-73
沿着历史悠远的古道,翻开一本红红的日历,吹来七月壮丽的风。七月,是一个充满壮举的岁月,风光无限,山河峥嵘。七月是可歌可泣的季节,激情如火,颂歌如潮。七月的风云讲述着血与火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有汽车的今天,时常想起过去人走马踏的古驿道,也会心血来潮地去走走,当然我所说的“走”,无非是开着车沿着过去古驿道所经过的村镇游历,而隐藏在荒山野岭、密林峡谷中的古道,只能留给那些专业人士去探究和考证。  相似文献   

6.
古道通天     
正环江有古道,这是我到了环江才听说的。一个春天的早晨,我们沿着环江至贵州荔波的二级公路往西北方向走。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距离环江县城55公里的川山镇社村旧屯,在一条叫古宾河的在建景区稍作停留,便马不停蹄地乘车去看古道。在此之前,我总是对各种各样的古道怀有深深的好奇和景仰。因为,自从有了人类,随着人们的交往,道路便应运而生了。正如大  相似文献   

7.
延安散记     
延安散记胡建峰7月下旬,有机会随党外专家考察团赴延安参观学习,多年的夙愿终得以实现。北方的7月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季节.出发时天就阴着,当我们沿着当年由包头到长安的古道向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进发时,雨便时断时续陪着我们,车行一路,...  相似文献   

8.
有“西南丝绸之路”之称的蜀身毒道,因从大理至保山须经过博南山脉,故又称“博南古道”。博南古道始于汉代,明清时期兴盛,是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历史岁月中来往的马帮在古道上遗留下了深深的马蹄足印,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被封存于史籍与记忆中。  相似文献   

9.
云水谣古道     
“云水谣古道”,恐怕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古道名字了。它在南靖县长教乡官良村。 这条古道,原本不叫云水谣,而是叫古幽道,古道始自何方,止于何处,谁也说不清。而“云水谣古道”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已,大约10公里长,是长教乡开基祖简德润于元至正十八年(1359年)修建的。当时沿溪只建2公里,后来慢慢向前后伸延,与外界古道相衔接,是南靖境内通往府地乃至进京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位于洛阳之南12公里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艺术宝库(其他三个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之一。笔者有幸领略了石窟的原貌,真叫人拍手称绝。 吃过早饭,乘汽车约20多分钟就到了龙门站,下车后仿佛进入了光怪陆离的古代社会,伊河流水、名山大刹、洞龛石佛、古道飞泉……一石一物,无不有浓烈古朴之气,给人以熏陶、感染。龙门一带,共有97300余尊佛像,2100多个窟龛,39座宝塔,3683个品题。佛像最高的达18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数量之多,差距之大,世界罕见。 我们沿着古道前行,不时攀登距离地面十几米高的栈道,对建造在悬崖洞…  相似文献   

11.
论茶马古道的起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4,30(4):44-50
茶马古道的兴起经历了不同的原始形态 ,包括直立人古道、早期智人古道、晚期智人古道、新石器古道、民族古道、盐运古道和马帮古道 ,这些古道的原始形态是茶马古道兴起的必要条件。最初的古道是因古人类的移动路线而产生 ,之后则是因民族的迁徙而沿袭。距今 1 90 0年前西南地区有了盐运古道 ,唐代形成了滇藏茶马古道。与其他古道相比较 ,茶马古道生命力更强 ,网络分布更细、路况更艰难  相似文献   

12.
《北京观察》2012,(10):61-61
日前,门大沟区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开“京西古道文化研讨会”第二次筹备会,就如何保护和开发京西古道,推动门头沟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研讨,并商定《京西古道文化从书》的出版发行事宜。  相似文献   

13.
区县动态     
《北京观察》2012,(10):61
正门头沟区政协组织委员考察"京西古道"日前,门头沟区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召开"京西古道文化研讨会"第二次筹备会,就如何保护和开发京西古道,推动门头沟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研讨,并商定《京西古道文化丛书》的出版发行事宜。多年来,区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对京西古道进行了数十次实地考察,对京西古道的起源与发展、功能与分类、现状与开发进行了系统的挖掘与整理,编辑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成功打造了"京西古道"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闽东两题     
杨家溪旧事台风刚走,我们就来到了霞浦的杨家溪。风景区里冷冷清清的。我们沿着溪滩的石铺小径漫步,时见溪山耸翠,清水舒缓,溪边地平草绿,周围不见人烟,只有几根戈的造型石柱挺立在沙滩上。我便独自走向山边,沿着荒草掩映的石径,想去看看传说中的杨家将遗迹。路面高低不平,石阶的边角磨出了豁口。这是什么古道?如此寂寞,怕是荒废已久了吧。当地人  相似文献   

15.
正仪式感,是把一些普通的事做得隆重。仪式感让生活更加庄重、神圣、有秩序。2018年2月,我们从云南茶马古道上最后的集市——大理沙溪出发,沿着旧时的盐马古道,和马帮一起穿越到马坪关,体验了一个充满了仪式感的别样春节。抬着年夜饭拜本主云南大理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沙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保存了完好的山乡古集风貌。大年三十的下午,我们到达沙溪古镇,巷道里人们端着各家的年夜饭,去往本主庙,或者刚刚从庙里出来回家。刚煮好的大块肉,和鲜艳的各色  相似文献   

16.
走过一条古道,便能从遥远的汉代悠悠地走来。这便是处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广西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黎明关古道。它深藏在云贵高原的南麓,蜿蜒悠长,犹如绿海中盘旋的斑驳银带。古道虽说缠绕在崇山峻岭之间,却显得平整大气。沿途的每块石头、每根青草,都散发着幽幽的古思。  相似文献   

17.
盐运古道是必要的生存古道,但不是远征古道;丝绸之路是远征古道,但不是必要的生存古道。吐蕃、回鹘等民族恃茶行为的兴起和扩散,产茶区和耗茶区远距离的分离,导致了茶马古道在唐代的兴起。茶马古道彻底消除了欧亚连接地带经常受阻的状态,并进一步使盐运古道、丝绸之路转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既是必要的生存古道,又是远征古道,这使得茶马古道能够最终取代盐运古道和丝绸之路,成为欧亚大陆的连接命脉。三种古道类型的更迭关系,为研究古道类型学提供了窗口。  相似文献   

18.
《松州》2010,(3)
<正>东方集市上不同的语言喧嚣了数个世纪,数百年来商队沿着尘土飞场的道路给西方人源源不断带来了贵重的丝绸和宝石,香料和染料,金与银,以及南方的珍禽异兽。这条古道不仅是通商之路,在这里,东西方文明发生碰撞,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科技成就发生着交汇,这就是"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9.
西南史上的古道交通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时西南地区川滇黔、滇黔桂、滇川藏古道交通分别作了纵向考释,分析了这 些古道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部由著名导演田壮壮执导的纪录片,穿越了时空交错的千年古道,穿越了终年积雪的碧罗雪山,带着浓墨重彩的历史痕迹与风土人情,在声声梵乐中揭开了神秘而纱,来到人们中间。它就是《茶马古道》之《德拉姆》。古道·赶马人·原住民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两条和域外沟通的陆路干道,一条是著名的北地丝绸之路.而另一条就是地处云南滇西北怒江流域的茶马古道。许多年来,关于《茶马古道》的系列丛书陆续出版,而茶马古道的概念亦逐步为学术界所认可,不过田壮壮用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