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8月16日上午,由中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政协报》《中华儿女》《新天地》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新世纪之声·美丽中国"征文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苏省苏州市高级刺绣师徐祥云女士被评为"建设美丽中国德艺双馨刺绣工艺艺术名家"。她走上主席台,从全国妇联副主席、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手中接过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2.
潇洒毕为民     
正2017年初,在北京朝阳大悦城举办了"古风遗韵·传统年画收藏迎春展记",一时间竟门庭若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头攒动、赞赏之声不绝于耳。收藏者为我老友毕为民。我们曾建议不如于展览名称直接将他名字表现,他本人考虑还是先让收藏品"说话",自己怎么也算崭露头角,不急于求成,酒香还怕巷子深吗?结果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次年又近年关,《中国美术报》以中国年画为主题专门采访了毕为民,同时网络播放视频:由于在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31日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5月31日,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了"中马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合作纲领",8月18日—20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率大型工商代表团第五次访华,两国在北京举办了大型研讨会—"马中论坛",马哈蒂尔发表了题为"马中关系面临的挑战"的演讲。这一系列活动,使中马友好合作关系掀  相似文献   

4.
《国际观察》2021,(2):85-102
中美建交40多年来,两国关系走过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战略协调、非敌非友、利益攸关及战略竞争四个阶段。中美关系不同阶段的性质塑造了不同的美国对华经济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实力差距开始明显缩小。在此背景下,美国两党就美国对华经济战略展开了辩论,基本上一致认为,美国在经济上奉行的对华接触容纳战略并没有将中国嵌入到美国领导下的霸权体系之中,中国反而利用美国提供的战略机遇迅速成长为挑战美国霸权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从而宣告了美国对华经济战略的失败。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美国不仅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及"修正主义者",而且还开始采取经济制裁措施来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当前,中美关系已经迈入战略竞争时代,美国已经将中国的战略角色定位为其霸权秩序的"战略挑战者",其对华经济战略的重心开始转向规制中国的经济竞争,旨在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对华经济战略重心的转变将会对双边关系的性质及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也会对世界秩序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庆超 《国际观察》2016,(2):154-157
正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王逸舟教授的新著《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正式出版,这标志着继《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和《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之后,其"创造性介入三部曲"创作的全部完成。以"创造性介入"作为核心概念和理念,三部著作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逻辑上,三者存在着层进关系,即先从"创造性介入"外交"是什么"开始,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它们共同构成王逸舟教授关于崛起过程中中国外交"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中拉经贸关系迎来了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贸易摩擦逐渐成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常态性问题。本文从制度演变视角出发,重点以拉美对华反倾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拉美国家发起的贸易摩擦行为经常与三个因素相联系:本国经济景气程度、货币实际汇率和关税水平。2001—2011年拉美国家对华反倾销调查具有如下特点:被调查中国产品覆盖面广、种类多,中国国家反倾销应诉地位受到变相"歧视",应诉企业遭受技术性"歧视"。2012—2015年拉美对华反倾销调查出现新趋势:案件发起行为不仅存在"示范效应",而且"产业链连锁反应"将逐渐显著;在全球化逆转态势下,拉美对华反倾销调查将呈扩大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加强中国政府在反倾销案中的"发声"和"存在感",二是打造多主体、多层次参与的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应诉基金,四是鼓励中国律所"走出去"和加强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中日"四点原则共识"是中日关系的历史性概括,具有针对客观现实的建设性和可行性。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曲折历程证实,坚持"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能真正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鉴于日本政府仍有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意愿,中国政府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角度缓和中日关系,并在日方承诺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的前提下,达成中日"四点原则共识",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力求实现中日"四点原则共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将成为中日关系未来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因海而生"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走过了十余年的非凡历程,目前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契机。笔者认为,中国与新加坡共建的"南向通道"将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泛北部湾区域交通网络发展;二是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三是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升级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枢纽区和"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核心区的引擎;四是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民心相通"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60多年来,红星二锅头这一地地道道的"民酒",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百姓闻之心醉的酒,成为中国的名酒,登上大雅之堂:星级饭店里、驻外使馆中、喜庆宴会上、迎亲送往时……尤其是北京人,对红星二锅头怀有特殊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它不但存储在那深绿色的酒瓶里,也存留在北京人奔腾的血脉中。难怪坊间有了"北京有三乐——登八达岭长城、吃全聚德烤鸭、  相似文献   

10.
旧京花木业     
北京养花由来已久,《明宫史》中就说:"凡内臣多好花木,于庭院之中,摆放多盆。"逢年过节,富贵之家也要摆放时鲜花果,旧历年摆松、竹、梅"岁寒三友",大条案上摆放个大花盘,内放玉兰、迎春、牡丹,名为"玉堂春富贵",摆放九番石榴花,"榴开百子",象征多子多福。即使是平民百姓也喜欢养些花草,图个喜庆吉利。但是在北京花木业成为一个行业而兴起,却是和北京人的饮茶习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中美贸易战是2018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对中美两国将产生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不可避免地扩散到两国之外。作为介于中美之间的"第三方",东盟国家即使希望但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已经并将继续在贸易及其之外的更多领域表现出来。展望未来,南海问题、"印太战略"以及美湄合作等有可能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后手拳",这必将进一步考验中国-东盟关系。在此背景下,尽可能地减少中美贸易战的"外溢"效应,避免中美关系对中国-东盟关系产生连锁负面影响,甚至反过来将中国-东盟关系打造成贸易战的破局点,形成"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有利格局,是当前中国外交的迫切任务。中国应通过深入对接中国-东盟发展战略,扩大对东南亚的市场开放,加快推进RCEP顺利达成协议,加强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式,抓住"战略机遇期",构建中国-东盟的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仕凭  阿友 《新青年》2015,(3):18-19
2013年底,第六届"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湖南日报》社岳阳记者站站长、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荣膺"2012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生态人物奖",这是徐亚平获评"中国十大责任公民"后,再次获得全国环保大奖。面对接踵而至的殊荣,作为一名从业20年获奖逾百的正处级干部,还享受全国劳模待遇和湖南省政府一等功荣誉,却常自诩"江豚徐亚平"。如今48岁的徐亚平牵头成立中国首个民间江豚保护协会,几年间运作投入举债170  相似文献   

13.
《海内与海外》2008,(4):22-22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北京青春鸟影视艺术发展中心承办的“2008·第四届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国赛区选拔与交流活动将于5月1日至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4.
一、我在北京当"地主" 在北京,我在自己的沙发上,先后接待了4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沙发冲浪客",不但了却了我为奥运服务的心愿,还使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小"地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国际形势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是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主持会议并发表了主旨报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会长、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6.
从晚清到民国,出现了一股持续半个世纪的"先秦国际法"研究思潮.丁韪良试图通过附会"中国古世公法"使中国人接受近代西方普遍主义公法观,置换中国人传统的"世界图景",从而将中国纳入到正在扩展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晚清士大夫试图通过对儒家经典的重新阐释,建构新的"世界图景",以儒学的内在脉络作为建立普遍主义世界观和公法观的依据.陈顾远试图在坚持中国文化本位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国际法概念的部分对接,重建中国人的"世界图景",在西方普遍主义与儒家普遍主义之间寻求折衷.这些不同关切的实质都指向了如何重建中国人的"世界图景"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蔡英文上台后完全摒弃马英九时期的"外交休兵"策略,以"踏实外交"为名,实质上重启陈水扁时期的"金元外交",通过高层互访和经贸往来等方式,不断强化台湾与拉美"邦交国"的利益关联,减少这些国家与台湾"断交"的意愿。在积极"固邦护盘"的同时,蔡英文还酝酿谋划"开拓新邦",意图在拉美地区与中国大陆展开对抗。蔡英文此举将给两岸关系带来巨大变数,两岸"外交烽火战"有可能被重新激活。另外,美国长期视拉美地区为自家"后院",因而对于中国大陆在拉美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抱有较高的戒备心理,未来美国或将协助台湾巩固"邦交国",压缩中国大陆在拉美地区的发展空间。中国大陆应该加强三重防范:一是防范蔡英文当局挟美自重,背靠美国进一步强化与拉美"邦交国"的关系;二是防止"台独"势力因为"断交潮"而铤而走险,彻底滑向"法理台独";三是防范台湾的拉美"邦交国"在两岸之间左右逢源,坐收渔翁之利。  相似文献   

18.
所谓"边海困局",既应包括"边",也应包括"海"。所谓"边",在近代左宗棠等先辈那里被称为"塞",即陆上疆界。这些年,中国"边"的问题解决得较好,现在主要是中印陆地边界麻烦未解决;中国与不丹的边界问题也未完全解决,但麻烦不会太大。今后中国虽然不能排除陆地边界另生麻烦,但总的看来,陆地边界主要是中印边界问题。"海"的问题,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结果却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双起翔是泥彩塑行业的佼佼者,1944年,双起翔不到14岁拜师学艺入行,2003年被授予北京民间工艺美术一级大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被授予北京市特级工艺大师;这其中越过一个甲子。从坎坷举足到走向辉煌,特级工艺大师是如何炼成的呢?  相似文献   

20.
正经充分酝酿,并报请中国国际关系学会批准,2016年1月8日,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研究会(筹委会)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研究会的前身即"全国国际关系及政治学类学术期刊研讨会",由《国际观察》《世界经济与政治》及《国际政治研究》等期刊共同发起。首届研讨会于2007年在上海外国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