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金鹏 《西伯利亚研究》2007,34(3):93-93,95
汉学是海外研究中国学术的总称,它是“吸纳异国文化的智慧之后”,“既有中国文化的因子,又有异质文化思维的一种文化”。汉学一头牵动着本土资源,一头仰赖着国外学术背景,成为比较文化研究热潮中的宠儿。当今国内学术界对欧美、日韩国家的汉学研究如火如荼,但是对中国的最大邻国——俄罗斯的汉学发展情况长期以来乏善可陈,阎国栋教授于2006年岁末推出的这部《俄国汉学史》活时弥补了这一遗憾。  相似文献   

2.
雷丽平  李渤 《东北亚论坛》2011,20(4):112-122
中俄两国是最大的邻国,有着世界陆地上最长的海岸线,边界长达4 500公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为礼仪之邦。加强中俄两国的文化研究,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只有俄罗斯人懂得汉语,理解中国的文化载体,才能了解中国,才能成为中国的朋友,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加强文明间的对话,才能减少偏见,消除隔阂和误解。俄罗斯的汉学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国际汉学界独树一帜。对俄罗斯汉学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不仅有益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各领域合作,更能全面认识中俄关系,进一步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国际汉学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初,印度的中国研究开始起步。1947年独立以前,它以涉及中国文化的汉学研究为核心。独立以后,由于中印边界冲突和美苏冷战等复杂因素使印度的中国研究开始转型,汉学研究逐渐边缘化,让位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随着中印关系逐步正常化,印度的汉学研究重见起色。  相似文献   

4.
18世纪60-90年代,即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其中也包括通过西欧的“中国风”、俄中贸易、向中国派传教士和研究汉学著作等多种途径对中国文化进行的接触。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与吸收,促进了俄国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玫瑰之国"保加利亚的汉语教学是中国教师--抗日战争后迁居索非亚的张荪芬女士和北京大学的朱德熙先生开创的.然而,保加利亚的第一位汉学教授却是土生土长的保加利亚人了:那就是张、朱两位老师培养的得意门生,并在大学认真学了5年汉语,又到莫斯科大学获得汉学副博士学位的宝拉·白丽婉诺娃(汉名:白宝拉、白雪松).  相似文献   

6.
王玉强 《东北亚论坛》2012,21(1):122-129
以朱子学为核心内容的新汉学从镰仓时代开始传入日本。然而,日本的文化承载者禅僧们仅选择性地吸收新汉学的禅宗和诗文等部分而疏离朱子学,博士家同样对于新汉学的核心内容朱子学吸收有限。只有到了江户时代,随着日本朱子学者的出现,日本社会才得以系统地吸收朱子学,从而实质性地推动了新汉学在江户时代日本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苏联成立后,新兴的苏联中国学研究在承续俄国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步入崭新的苏联中国学阶段.俄国汉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十月革命后的逐渐结合,开始孕育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苏联中国学.  相似文献   

8.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林杰 《东北亚论坛》2007,16(5):110-115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是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建交15年来,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交流协议,中国出现了"韩流"现象,韩国也掀起了强劲的"汉风",中国的韩国问题研究和韩国语教育发展迅速,韩国的汉学研究和中文教育持续升温,来华韩国留学生和赴韩中国留学生的人数稳居所在国外国留学生之首。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经贸合作的稳步增长以及两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外对中国的研究开始于欧洲传教士来华, 迄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期间经过了 欧洲汉学和美国中国学两条发展路线。国内对国外中国研究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 从80年 代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我国学界在国外中国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在该领域 的性质、学科理论和主体意识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20 世纪初期的中西碰撞对于成就兼容并蓄的大家品格是一种难得的际遇。朱光潜正值此际,西学素养尤其是英国文化的熏染与其深厚的国学根基共同铸造了他治学治艺的风格。英国文化对朱光潜的影响有学理上的,如阿诺德关于文明演进的观点和布诺对“心理距离说”的阐述都成为他的理论援助,但这只是外显层次的。英国文化对朱光潜的影响,以精神内核来看,是对其人生境界和学术品格的规定。正基于此,英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道不仅构成了朱光潜学术视野的地平线,也左右了他对人生进退出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东亚秩序的形成与维系,同历史悠久的朝贡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有效揭示古代东亚秩序的内在逻辑,应当批判地借鉴以历史主义见长的英国学派的分析方法,探讨朝贡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内在本质。在古代,中国与朝鲜长时段的朝贡体系实质上是一种由中国主导并以其特有文化为基础、周边诸政权普遍认可和积极参与的特殊国际制度。就中国而言,完全独立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等级制的世界观,使其对外部的需求仅限于其他政权对其至高无上地位的承认及其对相关制度安排的服从。而对周边诸政权来说,只有与实力超强的中国建立朝贡关系,它们才能获得合法性和安全保障,并取得与中国贸易的机会,从而实现生存与发展两大目标。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缺乏文化共识的前提下,由地区强国主导,可以促成某种功能性的国际制度,使地区秩序得以维护,并在交往过程中反向促成文化认同。这一结论修正了英国学派关于共有文化与国际制度的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小平 《海内与海外》2008,(12):49-52
法国至今不肯归还从中国靠炮舰掠夺的无数珍贵文物 1742年,并未完全亲历中国的英国海军上将安森在其所著《环球旅行记》一书中,以“日不落帝国”式的傲慢,形容中国是“卑劣、堕落、偷盗、恐怖、暴政”。可惜,这样的词汇不仅恰恰形容英国这个疯狂掠夺扩张的殖民帝国行径恰如其分,用来形容法国这个侵略扩张者也非常适合。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 言 在新加坡各种族人口比率中,华人所占的比率大约保持在76%前后。这也因为有政府的不懈努力和政策(1)。苦于华人国民的海外流失和少子化所引起的人口减少的新加坡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在香港回归中国之前,积极地接纳了以移民身分从香港来的高学力人员及其家属(2)。其后,新加坡的各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接纳了从中国到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留学并获得学位的中国人作为研究人员和专家。此外,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急速的经济发展不仅加快了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而且加快了两国间人与文化的交流。1965年独立后极度警惕被称为“…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越南是东南亚诸国中唯一属于中国文化圈的国家,处在中国政治统治下达千年之久,种种方面受到中国的显著影响。但是,唐末(越南独立应为宋初968年——编者)独立以来经过长期岁月,到了阮朝统治下的越南,与以往相比,能看到其中怎样的变化与差异呢?相反,或者说是进一步支那化呢?我准备着眼于这些方面,考察有关法国势力东渐初期清越间的文化交往,首先探讨阮朝诸帝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关心,或者皇帝自身的汉学修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图书交流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现在有史料可查的俄国第一批汉籍获得于1730年,而后又经过俄国早期来华使节和汉学家们的努力,终于使俄国的中国图书收藏在18世纪初具规模,为19世纪上半期俄国汉学的成熟奠定了文献基础。与俄国的汉籍收藏相比,传入中国的俄国文献则显得微不足道。中俄早期图书交流所呈现出的是一幅失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Sinology)亦称中国研究、汉学和东方学。它是外国研究中国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地理等学科的总称。中国学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是由在中国居住过很长时间,对中国国情相当熟悉的传教士为研究中国而开创的。从19世纪中期起,中国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英、美、俄、日、意等国相继成立了一批中国学研究所、协会和其他研究机构,西欧涌现出了一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的中国学学者,出版了不少资料翔实、影响深远的中国学论著,如法国伯希和(1878-1945)的(郑和下西洋),…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之一 ,因它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氟化物、叶绿素、醣类等 ,适量饮茶对人体健康、防治某些病非常有益。因此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众所周知 ,除了中国人外 ,英国人就可能算是世界上最爱饮茶的民族了。中国茶传入欧洲 ,是在17世纪中期。1637年 ,英国有个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 ,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回一批茶叶。1644年 ,英国有一商人在厦门设立商务机构 ,专门从事贩茶。1662年 ,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 ,便成了英国第一个饮茶皇后 ,从此 ,饮茶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18.
印度政府反贫困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政府反贫困的政策杨文武一、反贫困的战略思想早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国大党及其它著名的爱国人士就提出要求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曾经三次担任过国大党主席的达达巴伊·瑙罗吉,他在所著的《印度的贫困和非英国统治》中第一次计算出印度人年收人才26卢比,认为印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国智库对当代中国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相对于传统汉学和学术界的中国研究,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体现出了前瞻性、及时性、实用性、多样性、互动性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A.B.鲁达科夫对中国东北进行了四次考察,奠定了他在俄国汉学史上的地位。其主要成就:(1)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义和团运动史的著作;(2)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奉天皇宫的著作;(3)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当时中国吉林省的著作;(4)使俄国东方学院图书馆汉学文献收藏跻身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