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走私罪构成的客观方面必须是具有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的走私行为,而走私行为中只有“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走私罪。因此,研究并弄清楚走私情节,对于划清走私与非走私、罪与非罪界限,准确地定罪量刑,有力地打击走私犯罪活动,保卫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所有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是否都是走私行为?这是涉及如何理解走私概念,如何区别走私行为与非走私行为的标准问题。有的人认为:“区分是否是走私,主要以有无逃避海关监管行为为准。”这种意见,实际是把逃避海关的所有行为都视为走私行为。  相似文献   

2.
高斌 《政法学刊》2003,20(1):31-33
走私犯罪直接危及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对国家危害极大,因此各国一般作为重大犯罪予以规定。走私犯罪立法的科学性对打击走私犯罪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对走私犯罪的立法还不完善,要通过研究国外走私犯罪的立法,借鉴其科学、先进的东西,促进我国走私犯罪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伪报贸易性质走私犯罪是指将实际贸易方式伪报成其他贸易方式,利用国家的保税等优惠制度,达到偷逃应缴税额的目的,应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处罚.伪报贸易性质走私入罪的关键是:走私行为已经对国家贸易管制和海关监管制度造成了现实的危害,客观地造成了国家关税和增值税等的流失且数额较大,否则只是违反海关行政法规,属行政违法行为.认定国家关税和增值税等的损失额应当考察危害结果发生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罪与非罪的界限是走私犯罪侦查机构受案、立案的根本标准,从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来看,区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与一般走私行为的关键在于走私行为所造成的偷逃国家应缴税额的大小,也就是从所偷逃税额的数量来衡量是否构成犯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必须是偷逃应缴税额达到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才追究刑事责任,不足五万元的则作为走私行为按《海关法》有关规定作行政处理。但是,由于我国进出境管理及其活动的具体原因,使我们在实践中又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情况,而这对正确界定和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史研 《法制与社会》2012,(10):266-267
我国刑法中有关走私罪的规定经过了《刑法修正案(四)》 、《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八)》共计七个条款的三次修正,由此可见走私犯罪的立法不断向着立法轻刑化发展并且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更加贴合.同时也体现出走私犯罪的重要性与危险性,尤其是武装走私犯罪.武装走私是走私的从重处罚情节,分析来看这种情节与走私武器、弹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彰显了我国《刑法》对武装走私强有力,密而实的打击手段.  相似文献   

6.
走私罪是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行为。两岸立法分别采用刑法典和特别刑法的形式对走私犯罪进行了规定,但在走私犯罪成立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两岸走私犯罪立法基本上是以犯罪对象作为标准,体现了类型化立法的特点。但大陆刑法类型化立法不彻底,导致司法解释频繁。建议大陆刑法走私犯罪立法采用例示法,分别设立走私应税货物物品罪、走私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罪和走私禁止进出境货物物品罪,并通过发达之刑法解释确保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1999年9月,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查处工作大规模展开。根据举报,香烟是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走私的重点物品之一,从1995年开始的四年里,走私进口香烟赚取的利润起码超过25个亿。经认真分析研究,有关部门决定把香烟走私的调查作为查私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几名办案人员深入调查,历经一百余天,最终查实,1996至1999年,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以假转口和伪报货物品名的手法走私香烟163万多箱,偷逃税款人民币88亿多元。峰回路折初战受挫香烟走私的调查工作是从确认厦门地区是否存在大规模香烟走私开始的。举报信称,赖昌星…  相似文献   

8.
单位走私犯罪适用法律的几点思考单堂走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非法运输、携带或邮寄货物、货币、金银等进出国边境,逃避海关监督、检查,偷逃关税,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制,情节严重的行为。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走私犯罪曾一度猖撅,近两年来,走私犯罪有蔓延之...  相似文献   

9.
朱锡松 《法制与社会》2013,(35):26-26,42
司法实践中,时于各类走私犯罪行为如何定罪存在着诸多争议,这里,我们不对走私犯罪中的一罪和数罪问题进行探讨,而仅仅探讨走私犯罪中的一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牟取高额利润,不法分子竟然罔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从国外违法进口各种城市垃圾。2013年4月9日上午,江苏省苏州市中级法院宣判了近年来该省最大一起走私"洋垃圾"案,两名被告人和两个被告单位分别受到处罚。"洋垃圾"是怎样被走私人境的?不法分子又如何从走私的各个环节获利?应该如何防范此类犯罪行为再次发生?触目惊心进口"旧报纸"是生活垃圾2013年4月9日上午,苏州市中级法院在张家港市公开开庭审理崔某、合肥图腾公司和高某、加拿大高旭公司涉嫌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我国走私犯罪的现状和态势入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当前我国走私犯罪的猖獗态势和新特点以及对我国当前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所造成的特别危害。通过引入“无规范理论”和从供求角度考察,对走私犯罪的原因与对策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提出了有效遏制走私犯罪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放纵走私犯罪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私违法犯罪活动严重侵害着我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和关税征收制度,冲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虽然我国政府一直把走私违法犯罪活动作为重点打击对象,但是近年来,走私违法犯罪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剧,究其原因,这固然与走私暴利对人们的刺激诱惑,使一些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有关,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出于局部利益或个人私欲的驱动,包庇、放纵走私行为人,海关、公安、边防等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走私违法犯罪查处不力,在客观上起了纵容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放纵走私这种职务犯罪已成为打击走私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张剑  宋杨 《中国检察官》2023,(10):20-24
司法实践中对于涉走私洗钱犯罪的认定标准多样,准确认定涉走私洗钱犯罪需着重把握两点:一是把握违法所得的核心要求和走私行为的违法本质,准确认定涉走私洗钱行为对象,特别是明确走私违法所得的范围,走私普通货物的违法所得为偷逃的税款,走私禁止类货物的违法所得为货物本身;二是把握洗钱罪的掩饰、隐瞒核心特征,准确适用洗钱罪名。  相似文献   

14.
单位走私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走私犯罪的认定与处罚范方平,林阳近年来,以单位和各种组织名义进行走私犯罪活动十分突出,不仅严重地破坏了海关监管和国家对外贸易,而且也严重危害到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依法严厉打击这类犯罪活动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但是,由于这...  相似文献   

15.
上海海关是国家设在上海口岸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上海海关调查局担负着在上海关区查缉走私违法活动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我局在海关总署、上海市政府及上海海关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促进为主”方针和依法行政、打击走私两手抓,全面加强缉私队伍建设,潜心研究走私新动向,积极拓宽反走私情  相似文献   

16.
由于刑法规定的不明确,围绕武装掩护走私,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在厘清武装掩护走私的含义及认定的基础上,试图阐明这样几个问题:武装掩护走私不成立独立的罪名,而是各具体走私罪的从重处罚情节;武装掩护走私所掩护的是走私行为,而不要求是走私犯罪;必须严格区分武装掩护走私和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行为。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我们审理了五宗较大的走私案件,都是以来料加工为幌子进行走私贩私活动的。这五宗案件的走私总额共达人民币三百二十三万多元,最多的一宗达一百一十九万元。个人牟利内地走私分子最多为五万五千多元,  相似文献   

18.
"水货",一般指的是走私货,虽然不特指"水客"走私的货品,但其定义确确实实是伴随着"水客"而来。按"水客"走私的不同方式流程,可将其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走私集团直接雇佣"水客"进行走私,这种形式的走私,处于整个走私活动"购、运、储、销"一条龙环节中的一个;另一种是以单独雇佣"水客"或专门"水客集团"的形式进行走私。这两者是通关涉税走私,所不同的是整个"水客"带私货行为是否与购销相脱离。  相似文献   

19.
走私犯罪的主体身份、主观要件及走私犯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问题,一直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走私犯罪中身份犯的认定、主观故意及走私犯罪的认定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大规模的走私犯罪活动中,最令人发指的恐怕就是成品油(即柴油或汽油等)的走私,其数量之大、手法之诡秘,都令人难以置信。而为突破这一案件,我们的办案人员所花费的心血也值得在打私反腐的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初露端倪就在办案组在北京丰台秘密集结,制定行动方案的时候,反走私高手们除了把调查植物油走私情况确定为突破口外,对举报信中下列内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赖每月从厦门口岸走私成品油数量至少有25万吨,采取的方式一种是外轮到港后直接由锚地驳入等待的内陆油轮,外轮一走,一切一了百了,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