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八二宪法修改的基本特点是循序渐进。就形式而言,三次修改均采用了“宪法修正案”这种比较温和的形式;就内容而言,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都可以在宪法的原有规定中找到痕迹,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宪法修改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一是因为八二宪法确认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正确的,不需要全面修改;二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本身就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三是我国几十年来立宪和行宪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对现行宪法进行第五次修改,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立法活动,事关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大制度安排,事关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战略举措有效落实的顶层设计,必须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在宪法修改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共同审视,保证宪法修改方向的政治正确,保障宪法修改有序推进。在宪法修改的过程中共同审视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现实逻辑,主要表现为:宪法修改建议的提出必须坚持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的理论逻辑;宪法修改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逻辑;宪法修改内容的确定必须坚持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与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有机统一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前提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我国今后的法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适时修改我国宪法,努力保障宪法内容的与时俱进;继续加强立法,构建与宪法发展相配套的下位法体系;强化宪法配套实施法规立法工作;健全宪法实施技术性配套措施。四者之间必须紧密配合方能起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宪法修改的概念,认为宪法修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宪法修改即有形修改,广义的宪法修改则包括有形修改和无形修改,而无形修改又被称为宪法变迁;剖析观念性修宪和制度性修宪这对概念,分析我国采取政策性修宪总体模式下,修宪的内容包括观念性修宪和制度性修宪;宪法修改的理由以及宪法修改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刑事拆讼法修改主要内容评述姜小川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适时修改和废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刑事法律。在总结16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宪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同时借鉴国外刑事诉讼中有益我国的立法内容,...  相似文献   

6.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修改宪法是国家立宪活动的一个方面 ,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统一的原则。本文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就修改宪法的原理、修改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提出了完善我国宪法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九九年宪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我国为迈向法治国家而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 1 982年以来 ,我国先后 4次对宪法内容进行部分修改 ,每次修改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认识的一次升华。新的宪法修正案 ,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 ,使我国宪法更加完善 ,更加符合国情 ,更加反映时代精神 ,更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 ,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 ,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纵观本次宪法修订 ,…  相似文献   

9.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修正案》,以修究为契机集中开展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活动,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人大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月9日,省人大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 习宪法,就此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各项修改对人大工作提出 的要求,目前宪法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和工作措施等进行了认真的 学习讨论,本刊择要刊登发言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现行宪法的某些规定同现实情况已不相适应,需要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实践的发展作必要的修改。今年三月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宪法修正案进行了审议,并获得通过,主要内容是: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宪法;增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确立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确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等六个问题,在宪法中加以明确规定,从而能更好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宪法的不断修改体现了宪法与时俱进,但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过程中有些问题还值得思考。中国未来的宪法修改就内容来说,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从注重宪法建设的政治性逐渐地向注重宪法建设的法律性转变,从注重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逐渐地向注重宪法的实施转变,从注重立宪、修宪本身逐渐地向注重立宪、修宪的程序性规定转变。  相似文献   

12.
宪法正式实施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会出现宪法的部分或全部规定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这时就要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的修改。宪法修改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种:1.颁布新宪法的修改形式;2.保持现有宪法的修改形式①,即宪法修正案式。 宪法修正案是指在基本“不触动宪法原文的情况下,把按照特定程序通过的修正内容按  相似文献   

13.
宪法的不断修改体现了宪法与时具进,但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有些问题还值得思考.中国未来的宪法修改就内容来说,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从注重宪法建设的政治性逐渐地向注重宪法建设的法律性转变,从注重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逐渐地向注重宪法的实施转变,从注重立宪、修宪本身逐渐地向注重立宪、修宪的程序性规定转变.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现行宪法修改的原因及其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宪法学研究领域,宪法的规范性和社会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是宪法学家们困惑的诸多问题之一。如何协调这一矛盾,宪法修改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对我国现行宪法修改的原因及其重大意义的探讨会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宪法修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这一方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宪法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二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宪法的目的是实现民主和法治,其本质在于保障人权。我国宪法的修改应当反映宪法的本质要求,删除那些不属于宪法内容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修宪建议是宪法修改程序的准备阶段,相对于宪法修改程序这样具有非常严格规范要求的研究对象来讲,它又具有非正式性,这种非正式性与制度的灵活性非常适合。另外,非正式性对于吸引众多主体参与并展开更加充分的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制度主义的三种分析路径对于探究修宪建议制度化都具有重要的启示。综合三种分析视角,基于修宪惯例、公民利益和社会文化等要素来思考修宪建议的制度化问题,进而确保在新制度创设的过程中兼顾历史的传承,确保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健康持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法治国。我国现行宪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宪法,党和人民对现行宪法作了修改,充分地体现了与时俱进和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有机统一,也为宪法立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听取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新中国宪法的历程是一部立宪和修宪的历史。我们在修改宪法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自1954年宪法以来的修宪历程,并着重剖析历次修宪的意义与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我国宪法修改的经验和局限性,从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修宪程序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宪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八二年宪法经过了三次修改 ,其修改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发生了变化即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本文具体阐述了这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引起的相应的宪法修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