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位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鸦片和海洛因生产地.多年来,毒品不仅在缅甸国内泛滥,而且还被非法销往世界各地.面对毒品对缅甸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危害,缅甸长期坚持禁毒斗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字,1988年至1999年,在军队、警察和海关的通力合作下,缅甸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5万多起,抓获毒品案犯7万余人,缴获鸦片2.98万公斤、海洛因4448公斤、大麻6880公斤、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50多万升、兴奋剂5589万片,捣毁海洛因提炼厂110家.此外,缅甸还捣毁3.7万多公顷的罂粟,从而使鸦片产量每年减少400吨.  相似文献   

2.
"金三角"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销售、贩运的罪恶源头。据国际禁毒组织估计,进入90年代以来,"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已扩展到了19万公顷,鸦片年产量已达3000多吨,可加工提炼海洛因300吨左右,约占世界此类毒品总量的80%。在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缅甸境内毒品状况1.缅北地区种植大面积的罂粟 ,鸦片年产量最高达2570吨。缅甸地处中南半岛的西北部 ,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位于缅甸北部地区 ,特别是近10年来 ,“金三角”毒品基地范围不断向缅甸西北部地区扩展。目前已遍及缅甸北部地区掸邦、克钦邦、钦邦、实皆省、马圭省等6个省(邦)的18个县、68个镇区。此外 ,缅南地区的仰光、勃固、克伦、若开邦等省(邦)的部分县、镇区也有零星的罂粟种植。1992/1993年度至2001/2002年10年期间 ,缅境内年平均罂粟种植面积为132300公顷(1984500亩) ,鸦片产量约为1900吨左右 ;…  相似文献   

4.
正到了2002年,中国在联合国禁毒组织提出要替代种植,大面积种植茶叶。中国政府又出台了禁种罂粟的相关补贴政策。从罂粟到茶园,一场种植革命风暴,席卷缅甸。那一天,腊戍省长敏莱将军对王国达说:"敏伦,现在瓦家已经在当阳种植茶叶了,你们也可以试试看!"长官的话说到了王国达的心坎上了。之前,他已做过一些调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三大毒品产区中 ,印度洋地区就有“金三角”和“金新月”两个最主要产区。曾有广泛种植罂粟历史的印度 ,至今仍种植大量大麻、罂粟。印度洋已经成为世界毒品走私中最主要的海上运输路线。毒品走私同非法的武器交易与南亚国家的民族纠纷、宗教冲突、国家矛盾交织在一起 ,已对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印度、巴基斯坦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由于南亚地区存在各种矛盾和南亚特殊文化 ,禁毒工作遇到很大困难。一、印度洋地区的毒品生产与走私在世界三大毒品产区中 ,印度洋就有两个———“金三角”和…  相似文献   

6.
缅甸毒品问题由来已久,且与民族问题相互交织,屡禁难绝,给世界人民造成巨大危害。近年来,缅甸注重与国际社会、东盟区域及周边国家建立多边和双边禁毒合作机制,采取了系列有力禁毒措施,不仅有效打击了国内国际毒品犯罪活动,维护国内社会治安和促进边境地区发展,而且积极推动了其重塑国际形象、拓展外交空间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7.
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鸦片输入越南以来,毒品已经成为困扰越南逾百年的重大社会问题。历代政府也曾宣布禁毒,但时紧时松,了无结果。及至20世纪80年代越南罂粟种植泛滥成灾。20世纪90年代初,越南政府正式拉开了全面禁毒的序幕,经过近1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入21世纪,越  相似文献   

8.
提起泰国、缅甸和老挝交界的"金三角"地区,人们便很容易想到大面积的罂粟园和猖獗的贩毒活动.但就在泰国北部位于"金三角"腹地的旗山地区,泰国王室和政府却以坚定的决心和有效的措施,只用了13年时间就成功地帮助穷苦的当地居民摆脱了世代种植罂粟的谋生方式,靠种植经济作物摆脱了贫困,成功地开拓出了一条禁毒与扶贫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纵横》2001,(6):31-31
近年来,缅甸加快了公路、桥梁、机场和水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泥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产水泥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据缅甸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字,2000年1-10月,缅甸全国共生产水泥31万吨,比1999年同期增长15.2%。尽管如此,2000年1-10月,缅甸仍然进口了价值2315万美元的水泥。 为了解决水泥短缺问题,缅甸一方面增加水泥进口,另一方面则计划增建水泥厂。1999年6月,中国一家公司同缅甸签订了为缅甸建造一家日产500吨水泥的水泥厂合同。缅甸政府还计划筹集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张良民 《东南亚》2002,(1):52-56
地处印度支那半岛北部的老挝 ,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虽然它幅员较小 ,面积 2 3万多平方公里 ,人口 5 0 0多万 ,但它地理位置独特 ,战略地位重要 ,自然资源丰富。这个被称作“印度支那屋脊”的国家 ,不仅是“森林王国”、“稻田王国” ,而且又是世界上第三大鸦片生产国 ,仅次于阿富汗和缅甸。老挝西北部山区是世界著名的毒源地———“金三角”中的一角。该地区山峦重叠 ,覆盖着茂密的原始丛林 ,气候湿热多雨 ,无春夏秋冬之分 ,大自然赋予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作物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加上该地区的山地民族众多 ,生活十分贫困 ,种植毒品作…  相似文献   

11.
西南亚“金新月”地区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接壤的部分地区 ,有 30 0 0多公里边境线 ,其面积约 2 0万平方公里 ,其中阿富汗占 70 %以上。进入 90年代以来 ,由于阿富汗连绵不绝的战乱与内乱 ,许多居民迫于生计大量种植罂粟 ,致使该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罂粟种植国和出口国之一。 1 996年 ,其种植面积上升到 5 7万公顷 ,产量达 2 2 5 0吨 ;同期巴基斯坦的种植约 1 0 0 0公顷 ,产量 30余吨 ;伊朗则是该地区毒品的主要转运地和消费国之一。十年来 ,作为“金新月”的主要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毒品的增长 ,一个原因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  相似文献   

12.
近一段时期,泰国和缅甸不断传出消息,臭名昭著的前“金三角毒王”坤沙获得缅甸政府的许可,将返回老家安度余生。 曾经横行一时 现年67岁的坤沙出生在缅甸掸邦当阳地区莱莫山寨的一个土司家庭。在坤沙降生的时候,英国殖民统治者不仅使缅甸陷入叛军并起、武装割据的内乱局面,而且使东北部掸邦等大片地区沦为罂粟种植的乐土。 为躲避部族仇杀,坤沙很小便离家出外闯荡,少年时代曾当过兵,1953年返回家乡拉起了自己的贩毒武装。1976年,坤沙武装南下至缅甸与老挝、泰国交界的“金三角” 安营扎寨,并很快将这片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带入毒品生产和贩卖的黄金时期。 进入80年代,缅、泰两国军队对“金三角”多次进剿。在频繁的战乱中,坤沙非但元气未伤,反而于1985年将其武装扩编为“掸邦联军”(又称蒙泰军团),并在缅甸毗邻泰国的荷美村成立了所谓的“掸邦独立国”。老谋深算的坤沙采取了军养毒、以毒扩军的策略,滚雪球般地扩充毒品生产与武装力量规模。为掩盖其罪恶实质,他还一再宣称,“掸邦联军的宗旨是为掸族人民的独产自由而斗争,贩毒是为革命运动筹措必要的经费。”在丰厚的毒品红利诱惑下,这些口号竟长期得到掸邦反政府者和无知百姓的拥护。至80年代末,处于鼎盛时期的坤沙集团已拥有配备美苏先进武器的军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禁毒合作由来已久。2007年,美墨双方正式开始名为梅里达计划的新一轮禁毒合作,旨在通过向墨西哥提供禁毒援助,达到遏制毒品犯罪的目的。梅里达计划是美墨禁毒合作的现实要求,自计划实施以来,虽然在剿灭墨西哥境内大毒枭和威慑毒品犯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暴露出相当的不足。美墨双方围绕禁毒问题还将继续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4.
对于缅甸来说,1995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由于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实行较为务实的政策,使缅甸在朝着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适逢缅甸国防军建军50周年,著名高等学府仰光大学建校75周年,缅甸电影事业75周年,政府为此举办了相应的纪念盛典。此外又举办了全国第三届歌舞、音乐、演奏创作比赛,给前进中的缅甸带来了喜庆和欢乐。1995年缅甸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地解决了16支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问题,基本实现国内和平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缅甸1948年独立后,居住在边境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拥有武装,不间断地开展反政府武装斗争。几十年来,反政府武装为维持生计,筹措购买枪支的经费,大都在他们活动的区域内种植罂粟,提炼毒品,武装贩毒。反政府武装和毒品问题,长期影响着缅甸政局的稳  相似文献   

15.
金三角告别毒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1月中旬,缅甸政府开展大规模村寨迁移活动,将1.5万名以种植罂粟为生的村民迁往他乡,以消除境内毒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金三角”的鸦片生产和毒品贸易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心的一个问题。长久以来,包括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了禁止这块地方的鸦片种植和毒品贸易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最近几年,缅甸政府共摧毁罂粟地5万5千多英亩。给予违犯禁毒法令者以严厉的法律制裁——至少判三至五年徒刑。为吸毒者提供免费治疗已花去1亿5千万缅元。此外,政府已决定在德悦兴建一所拥有三百张病床的大医院,专门治疗吸毒者。政府还决定在  相似文献   

17.
替代种植,是为了减少毒品危害,铲除毒源,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本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用其他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取代罂粟及所有可制成毒品原料的作物的种植。这里是特指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发展境外替代种植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稚 《东南亚》2001,(1):18-23
毒品泛滥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云南省紧邻世界最主要的毒品产地“金三角” ,随着境外罂粟种植的不断升温和国际毒品的泛滥 ,境外毒源对我国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与危害。鉴于“毒源不除 ,毒流不止”的情况 ,本着对毒品问题“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的精神 ,90年代以来云南边境各地州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开展了罂粟替代种植工作 ,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对方交通、水利、能源、加工业、旅游业和贸易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具有“替代发展”特色的替代产业 ,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联合国禁毒署及有关国家的重视和好评。事实表明 ,发展境外替…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纵横》2001,(9):23-25
从云南省会昆明市到德宏州潞西市的芒海镇,汽车足足需要24个小时。过了芒海口岸的检查站,就可以进入缅甸北部掸邦勐古特区。 提起勐古,普通人肯定很少知道──因为它大小了,小得几乎要用放大镜才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它。但对于全世界无所不在的贩毒者、吸毒者来说,它却又是那么的有名,那么的令他们神往──数十年来,美丽、娇艳的罂粟花在那里的崇山峻岭中常开不败。 复杂混乱的勐古 位于缅甸北部山区的勐古一直是缅甸一个主要的罂粟种植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整个缅北地区毒品的产量并不低于“金三角”。 原为缅共北方分局所在地的…  相似文献   

20.
韩国企业的投资增大 根据缅甸投资委员会公布的数字,1999年度(缅甸的财政年度,1999年4月—2000年3月)的外国直接资本投资额(批准投资额)为,投资件数14件、投资金额5561万美元,分别比1998年度增长40%和88.8%。2000年度上半年度(2000年4月—9月)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