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翔梧同志1907年生于河南洛宁县,刘志敏同志1904年生于河南省罗山县,他们分别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七年去苏联留学,一九二八年结婚。回国后先在上海,后到中央苏区江西、福建等地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翔梧,原名李凤周,1907年生于河南省洛宁县中高村一个贫农家庭。早年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被组织委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转到东方大学任翻译。1928年与河南罗山人、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共产党员刘志敏结婚。1929年李翔梧夫妇回国,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曾任红五军团第十四军第四十师政委、第十三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等职。红军长征后,任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坚持保卫苏区的游击战争。1935年3月在江西会昌壮烈牺牲,时年28岁。刘志敏曾任闽赣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闽赣省委常委、妇女部长。1935年6月在彰州英勇就义。可以告慰烈士在天之灵的是,198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纪念李翔梧、刘志敏烈士牺牲50周年大会,在洛宁烈士陵园修建纪念碑亭,杨尚昆亲笔题写碑文;家乡的小学改名为“翔梧小学”;《中共河南党史人物传》第四卷发表了《李翔梧、刘志敏传》;新修订的《河南省志》专门设立了《李翔梧传》。  相似文献   

3.
李翔梧,原名李凤周,河南省洛宁县人,1907年9月24日出生,1925年6月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同年9月加入共青团,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11月加入苏联共产党.刘志敏,河南省罗山县人,1908年7月16日出生,1926年河南第一女子中学肄业,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  相似文献   

4.
电文称:河南省纪念李翔梧、刘志敏烈士牺牲五十周年大会:值此李翔梧、刘志敏同志牺牲五十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两位烈士在福建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而顽强斗争的光荣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二年十月,红一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前夕,恢复了建(宁)黎(川)泰(宁)苏区。中央局为了巩固发展新的边区工作,抽调一批坚强得力干部,加强建宁中心县委的工作,由于反“围剿妒的胜利,上海许多地下党员和党的一些负责同志,来到中央苏区,后来有的由江西省委抽调加强边区,刘志敏等同志就在这时来到建宁中心县委工作。中央红军长征后,她留在建宁坚持游击战争。一九三五年在作战中被捕,牺牲  相似文献   

6.
实践标准越看越重要——内蒙古党校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研讨会纪要郭文祥5月15日下午,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行政学院的哲学教研室与理论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二十周年研讨会”。本校的王思浚、李瑞、孙兆文、张信等四位教授、刘志敏副教授和...  相似文献   

7.
李翔梧和刘志敏夫妇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夫妻英烈。2005年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以《用青春点燃革命烈焰的伉俪》,新华社以《革命夫妇留青史》为题播(刊)出了他们的英勇事迹。然而,作为党史工作者,我们在学习、整理和宣传他们的事迹时,总感到一丝缺憾:两人上个世纪20年代都曾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但对他们在苏留学时的情况,除了他们的老同学、老战友零零星星的回忆外,没有其他任何书面材料可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浅论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基本特征刘志敏决策是人们对未来进行的一种指向性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尤其是高层次的决策,其作用和影响就更大,有的甚至要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杰出的政治家都把决策作...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大旱之年夏粮再夺大丰收的喜庆时刻,在全省上下千方百计战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河南调研。作为在河南工作过近7年的老领导,李克强副总理对河南有着深厚的感情。7年时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河南的山山水水,他对河南的一草一木、对近亿河南人民充满无比挚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在连续六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今年小麦有望继续增产,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些年,河南农业为全国作出了重大贡献,河南粮食总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麦产量超过四分之一,邑经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2003年,河南粮食产量是714亿斤,从2006年开始连续四年超过1000亿斤,而且每年都增产,去年达到了1078亿斤。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12)
<正>2014年,鄂尔多斯市鑫亿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河南金茂工程有限公司未能按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工程进度完工诉至法院,要求与河南金茂工程有限公司解除施工合同。法院于2014年9月2日判决解除施工合同,被告河南金茂公司在判决生效起3日内退出原告鄂尔多斯市鑫亿达房地产公司施工场地。因被告河南金茂公司迟迟不履行生效裁判退出  相似文献   

12.
秋云 《理论导报》2013,(7):36-36
2011年,河南宋庆龄基金会(以下简称河南宋基会)建造的一尊高达27米的宋庆龄雕像,一度被称为郑州郑东新区标志性建筑。如今雕像已被拆除,而河南宋基会在其官网、年报中均未披露。据雕像的一位材料供货商透露,宋庆龄雕像造价在1.2亿元左右。(7月2日《环球时报》)早在2011年,河南宋基会就传出将建造一尊高达27米的宋庆龄雕像,一度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质疑该建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大跃进运动中,吴芝圃是全国的风云人物。在他的领导下,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出现在河南。吴芝圃提出:一个省可以单独进入共产主义,河南要在四年之内实现共产主义。吴芝圃的头脑发热,使河南人民付出了生命的沉重代价。吴芝圃的功过是非,值得我们沉思。反右倾斗争,为大跃进奠定了思想基础1906年3月,吴芝圃出生于河南杞县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12月,吴芝圃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吴芝圃等人被党组织派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这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的惟一一期讲习班。同年9月毕业后,吴芝圃被任命为中共杞县县…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只要提起朱梅,人们总会挑起大拇指头夸赞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人们所以夸朱梅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是因为她相继用了24年时间,在伺候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后又来伺候自已的婆婆。朱梅在一四三团生,长在一四三团,并于1984年在本团高中毕业,1985年嫁到了河南。1989年母亲患上偏瘫病。为了伺侯和照料母亲,加上她不习惯河南的生活,便与河南的丈夫离婚于1990年又回到了新疆,  相似文献   

15.
一、毛泽东在九大上向代表们介绍“老朋友” 1969年3月,纪登奎和河南代表团一起赴京参加中共九大。代表团一到北京,黄永胜即到住地看望。黄永胜对河南领导人说:毛主席和中央表扬河南解放干部多,是全国解放干部最多的,但解放出来的干部要换换地方,都在原地工作不好。毛主席要河南注意,不要一派掌权压另一派,注意补充一些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回顾党的光辉成就,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本刊与省委党殳研究室合作,特开设“见证河南90年”专栏,计划组织撰写一批反映党领导河南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文章,比彰系统地反映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河南的重要历史活动和妻践。希望通过这些文章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为河南持续蓉展提供资政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守堂,男,1944年生于河南方城,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1966年毕业于河南农大农学系。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曾在中国农科院、河南粮食厅任职。199O年调任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副主任、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裁,现任郑州商品交易所总裁兼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等职。受聘为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农大经贸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于2006年4月21日在接受全国20多家网络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时,重点介绍了河南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情况。徐光春用“全国每10个饺子里有4个是河南思念牌的,每10个汤圆就有6个是河南三全牌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已成为河南一大特色”,形象地道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私经济结构调整。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河南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倒逼机制,积极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颖超1904年2月出生于广西南宁,她成长、投身革命的地点在天津,但她的祖籍是河南光山. 邓颖超生前对"娘家"河南有着特殊的感情.1958年"大跃进"时,她向周恩来建议,让周恩来嫡亲侄儿周荣庆到河南焦作当农民,做一名普通的拖拉机手.周荣庆在焦作扎下根,找了当地一位女劳模晋菊清做媳妇.晋菊清随丈夫周荣庆第一次进京时,邓颖超拉着这位侄媳妇的手说:咱们都是河南老乡,又都成了周家的媳妇.不久,邓颖超又让周恩来的一位侄孙女周国盛也到河南焦作当了一名纺织女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